从宗炳的《画山水序》看中国的山水画
2018-11-21王美琪朱平
王美琪 朱平
【摘要】六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独具风采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顾恺之“传神论”的提出,艺术进入了美的自觉阶段,摆脱了政治教化的作用,开始了具有审美性的艺术创作。宗炳正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澄怀味象”“畅神”等美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收录在《画山水序》一文中,这篇理论文章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开端,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文试从宗炳《画山水序》中体现出来的“澄怀”“畅神”、“卧游”、“远映”的绘画美学思想入手,探讨其对后世山水画的影响,以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郭熙的《早春图》、倪瓒的《渔庄秋霁图》为例,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宗炳;绘画思想;山水画
宗炳,字少文,今河南人,终其一生不愿做官,“每游山水,往辄忘归”,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隐士。他虽崇释,但其绘画思想又多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以“洗心”“澄怀”来品味人生之道。《画山水序》是宗炳绘画美学思想的总结,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山水画论,其包含着对自然美的认识,又有不限于自然美的普遍意义。在宗炳的绘画思想中他把“画”和“道”联系起来,以“画”来体现“道”,以“道”来体味人生,“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①就是他以“山水”来“媚道”的表现。宗炳的这种对待人生、对待绘画的态度不乏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正如宗白华所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因此也就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②。在这样的环境中,文人们放弃了对时代的责任感,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心,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畫山水序》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画史上最早的一篇山水画论,虽近人多认为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是最早的,但其中所述与云台山并无太大关系,仅以此作为构思山水的背景,是一种理想意义上的山水画论,与自然中的真山无关,因而不能算是真正的山水画论。而《画山水序》中对山水的描述,以庄学精神体现出来,把山水的形质看作是对“道”的追求,以有限的景象通向无限的想象,把山水比作是人精神上的满足,画山水画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理想中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山水画之所以存在的最本质的意义,为之后山水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自然山水成为观者眼中美的对象,进而形成美的观照,因为美才能产生创作的冲动,切实的表达内心的审美感受。“庄学之道,实即艺术精神”③,《画山水序》里面的思想如“澄怀味象”“质有而趣灵”“以形媚道”“远映”“畅神”等都是受之于庄学的熏陶,将其转移到山水之上,以此作为安顿精神的神。纵观中国的山水画,无论是宋代的文人画、元代的士人画还是明清时期的山水画,画家作画的目的都离不开主观精神的表达,或多或少的都会同宗炳一样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从哲学、美学上来把握山水画。而宗炳的这些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在很多山水画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
一、以《潇湘奇观图》看山水之乐
山水画“畅神”的功能最早是由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到,“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④是说我们在观看山水画或是在画山水画时,客观景物会与主观精神相融合,引发人们的向往和思索,带来精神上的愉快,而精神上的愉快就是我们画山水的目的所在。“畅神”是在体验山水之乐的基础上,畅人的神,即使人融入于美的对象中,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扰,得到自由的解放。山水画发展到宋代,文人、士人也纷纷参与其中,米氏父子正是北宋画坛上的一束奇葩,其绘画美学思想以“平淡天真”为主,而“淡”“天真”可以看作是一种返朴,“以淡为宗”“以画养身”正是道家所推崇的,也与宗炳的“畅神”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追求的山水画不是劝诫的工具,亦不是供人赏阅的玩物,而是自我抒情、自我愉悦。“畅神”也就是后人所推崇的文人画的精髓,“寄兴游心”就是畅神于画,是一种娱乐性的表达,没有功利性的掺拌。在米芾之子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游戏笔墨的表现,米氏父子喜以特有的“米点”来作画,不刻意追求画面的构图,也不追求精工细画的物象,只是随意自然的点染、皴擦,好似在一种轻松愉快、漫不经心的状态下完成的,对于画中笔墨的运用发挥了“米氏云山”的特点,用浓、淡、干、湿的墨色塑造了画面的简淡、朦胧之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种笔墨的自由可以传达出画者的内心感受,是一种“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只求神似的精神所向。《潇湘奇观图》中的山和水没有一根线条,只是运用线空勾,又进行了渲染,远山和坡脚都是用没骨法横扫,画中的树先用没骨画出树干,树叶用或浓或淡的墨笔堆点而成,整个画面给人以空濛、湿润之感。“墨戏”与“畅神”在这幅作品中完美的体现出来,流露出画者的真性情,使观者也有轻松愉悦的审美感受。
二、以《早春图》看山水之远
“远是对近而言,不囿于世俗的凡近,而游心于虚旷放达之场,谓之远”⑤。“远”在中国山水画中已不仅仅是空间概念,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已经超越世俗,上升到神、灵的层面,“由远以见灵”,是对人生意境的表达。“远”从宗炳的“远映”发展而来,山水的“质有而趣灵”“澄怀味象”“以形媚道”,其中的“灵”“味象”“媚道”都是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精神,是一种“远”的自觉。“远”在中国山水画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它代表着文人士大夫对社会生活的理想追求,在现实社会满足不了的情况下,只能由山水画中的“远”来体现他们脱俗的人生追求。“山水画中能表现出远的意境,是山水画得以出现,及它逐渐能成为中国绘画中的主干的原因”⑥,因而“远”在历朝历代都被重视,郭熙把“远”进行了成熟的总结,并用于他的山水画创作中,《早春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被认定为是郭熙真迹的作品之一。描绘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早春景象,以全景式的构图,完美地体现了郭熙“三远法”的空间意境,以“远”呈意,以“远”取势,以“近”取质,把“春山早见气如蒸”的景象,用虚实相生的笔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充分发展了宗炳的“远映”的美学思想,赋予了“远”以更高、更深的意义,在观察体悟自然时把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通过心象把物象重新排列组合,最终呈现在画面上的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在《早春图》中,郭熙以“取其质”的思想理念,把枯树新芽的早春意境融于画面上,“穷其要妙”“夺其造化”,与宗炳的“质有而趣灵”的思想一脉相承。以山水画中的“远”来看人生境界的高远,是对“远”的一种审美观照,是士人之所以游于自然山水的目的所在,对于“质”“妙”“神”的表现,就是出于对自然本身的生命构造而得的自然情态,也就是所谓的“得其情而尽其性”。最终又回归到道家所强调的“无”上,以有限到无限不乏是一种形与灵的统一。
三、以《渔庄秋霁图》看山水之道
与宗炳同样被认为是道道地地的隐士的还有“元四家”中的倪瓒,他不肯从俗,元代的社会制度又不能使他轻而易举的进入朝堂,因而他隐逸终生。早年他的思想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以“自逸”为主,画风趋向简练平淡;晚年,由于长期的浮游生活,使他的思想開始变得愈加空寂、静谧,于是佛家思想又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与宗炳的经历不谋而合,因而两人的绘画美学思想也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在倪瓒的山水画作品中看到宗炳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影射,例如,宗炳的“澄怀味象”“以形媚道”是对山水画精神的发展,倪瓒的“胸中逸气”“简淡超逸”同样也超出了山水画的本身,上升到精神层面,画山水画不在于形似,而在于以形来求“神”抒“逸”。“逸”也是“神”的表达,是画者胸中所存,通画以现的,目的也在于自娱而已。《渔庄秋霁图》是倪瓒画风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上海博物馆,全画只以近处的小土坡、远处的低山丘及六株树组成,体现了倪瓒所追求的简淡、清幽和静谧。整个画面又分了近、中、远三景,这种空间感的营造愈加给人以空、远之感,所以整个画面显得萧疏空灵,反映了画者的精神状态及艺术修养。受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倪瓒所追求的是一种清净无为、淡泊幽远的生活态度。什么是“淡”呢?“淡由玄而出,淡是由有限以通往无限的连结点”⑦,在览观《渔庄秋霁图》时便能深深地感受到,它是一种顺乎事物的自然之性,而不加以人工修饰之力的感觉。几株枯树构成的画面,既简又淡,反映了画者的内心世界,同样,与宗炳的“澄怀味象”相一致,是在澄洗怀抱后达到的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以朴素无为的心境来描绘画面,才能在山水画中更好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怀。倪瓒在《渔庄秋霁图》中所展现出来的绘画思想,与宗炳的绘画思想都发展了道家所崇尚的“道”,而“道”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在山水画中,既是指画的精神,亦是指人的精神,因而倪瓒的山水画创作也体现老庄的艺术精神。
结语
以宗炳的绘画美学思想来看中国的山水画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绘画思想的确对后世的山水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中国的山水画在创作中一直秉承着庄学的艺术精神,而宗炳的思想又受之于庄学的思想,所以或多或少的可以看到他的思想在后世的发展。宗炳的“澄怀味象”“以形媚道”“畅神”“远映”的思想从艺术的本质精神出发,提倡主客观相融合的艺术追求,把中国的山水画带入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意境之中,从而确定了山水画的发展方向。
注释:
①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④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⑤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⑥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⑦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5]林琨,译.林泉高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