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实证研究
2018-11-21周小单
周小单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准确把脉,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探究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运用量化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为测量工具,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式,抽取部分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
关键词:大学生学校适应;抽样调查;影响因素
doi:10.16083/j.cnik.1671-1580.2018.09.022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9-0081-04
一、研究设计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西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南宁和桂林两个城市。为方便数据采集,遵循分层抽样的原则,此次研究主要在综合类、理工类、文史类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6所高校中进行,抽取各年级全日制在校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各个变量均衡分布。为了让测试结果更加科学可靠,量表的测试采取集中当堂测试的方式。
在正式测试前进行了预测试,正式测试时,发放问卷的总数为900份,回收854份,回收率为94.89%。在回收的问卷中,共有819份有效问卷,有效率回收率为95.9%,符合样本分析的要求。
(二)設计方法
研究主要运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一共60个项目,包括“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这7个一级指标。除满意度外,其余6个指标各自有两个二级维度,即现状和调节。利用SPSS17.0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总体特征
由于问卷既有正向题又有反向题,因而在进行数据处理的时候将所有的反向题进行反向计分。在此基础上,对问卷的结果计分,从“不同意一不太同意一不确定一比较同意一同意”,分别计1、2、3、4、5分,获得的分数越高,适应状况越好。同时,为更清楚地了解大学生对每个项目的适应水平,通过“高(M≥3.5)”“一般(2.5≥M≤3.5)”“低(M≤2.5)”来给每个项目的得分划分等级。结果表明,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总体水平一般,得分主要集中在2.5~3.5之间。
调查对象的得分均值为3.3182,居于3.0~3.5以内。7个维度的适应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情绪适应最好,均值为3.3978,但大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均值小于3.0。其余6个维度的适应状况均处于一般水平。
(二)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1.性别差异。变量的差异分析主要是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男女不同性别上,各个观测量的方差检验结果皆齐性,使用第二列的T值检验结果。而在同质性检验中,由于学习适应和校园生活适应非齐性,故使用第一列的T值检验结果。总体适应的P值大于0.05,没有呈现太大差异,即男生和女生的总体适应水平相当。但在择业适应上,表现出比较显著的性别差异,t(819)=-2.126,p<0.05,女生的均值显著高于男生。自我适应程度也有较大区别,t(819)=2.15l,p<0.05,男生的自我适应比女生要好。满意度t(819)=2.806,p<0.05,性别差异也显著。
2.民族差异。使用第二列(假设方差相等)的T值检验结果表明,各项得分的民族差异显著,总体适应状况差异显著t(819)=3.845,p<0.001,汉族大学生均高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满意度的差异并不显著(t=-1.453,p>0.05),人际适应、校园生活适应、自我适应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小于0.001,学习适应也是一样。
3.生源地差异。对生源地的差异分析发现,在自我适应(F=3.075,p=O.002)和满意度(F=2.271,p=0.023)这两个维度的p值小于0.05,可以推断来自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这两方面的适应情况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性,而在其他方面的适应情况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4.是否独生差异。通过T值检验结果看出,独生与非独生的大学生仅在校园满意度(t(819)=2.806,p<0.01)这一维度有差异性,其他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就总体适应水平来看,非独生子女要好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这些方面的均值也高于独生子女。
5.年级差异。方差检验发现,各年级大学生的总体适应水平差异较显著。为进一步探究“年级”变量对适应水平的作用大小,从而利用事后多重检验来分析。由于方差检验结果不齐,采用TamhaneT2法,结果发现,大二与大三的年级差异比较显著。
6.学科类别的差异。结果分析,大学期间学习不同的专业,会对学校适应的总体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专业差异显著。根据事后检验结果,体育艺术类(简称“体艺类”,以下同)与理工类学生的p值为0.037,总体适应水平差异显著。文史类与理工类、“体艺类”与文史类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7.是否是学生干部的差异。以“是否是学生干部”为变量进行分析,发现学习适应和满意度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其他方面的适应差异均显著,在总体适应水平方面,学生干部>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从这一差异推断,学生干部的学校适应性比非学生干部的相对好一些。
(三)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交互作用
通过建立不饱和模型并对民族和生源地、民族和年级、民族和专业作三组多因素方差比较分析,从而确定民族与这些变量的交互作用是否会对大学生学校适应产生显著影响。
1.民族与生源地。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民族与生源地虽对学校适应的各个维度产生明显的交互影响,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互作用。在交互作用情况下,各个适应维度的情况如下:总体适应F(民族*生源地)=0.185,P=0.667;人际适应F(民族*生源地)=1.402,P=0.237;学习适应F(民族*生源地)=1.579,P=0.209;校园生活F(民族*生源地)=1.066,P=0.302;择业适应F(民族*生源地)=1.244,P=0.265;情绪适应F(民族*生源地)=0.117,P=0.732;自我适应F(民族*生源地)=0.460,P=0.498,各个数据的p值远大于0.05。
2.民族与年级。从学校适应总体水平上来看,不同民族和年级大学生交互作用的p值接近0.05,两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从多因素分析结果来看,年级变量对学校适应水平的作用程度要大于民族这一变量,因而它是主效应。
3.民族与科类。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仅在学校的总体适应上,民族与科类产生着一定程度的交互影响,F(民族*专业)=2.202,P=0.111。而在其他7个适应维度,这两个变量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
4.年级与科类。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和科类这两个变量对大学生学校总体适应的影响是交互产生的,年级变量占主效应(F=0.453,Sig.=0.843)。大一刚入学和大四毕业前期,文史类大学生的总体适应得分高于“体艺类”和理工类。而到了大学二年级,理工类学生的适应状况最好,文史类学生则相反。三年级的“体艺类”学生适应得分最高,理工类最低。
三、结论
调查对象的总体适应水平良好,数据分析结果大体呈现以下结论:
(一)调查对象的总体适应水平良好,各维度比较不平衡,在情绪适应方面表现较好,对学校的整体满意度不是很高。学习、就业、人际关系这3个维度是大学生学校适应不良的突出方面。
(二)在性别、院校、年级等变量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校适应性差异。总体来看,性别差异较小,女生的适应水平略高于男生。但在择业、自我适应和满意度方面,男女生的差异较大。民族方面,汉族大学生的适应水平较少数民族学生要高。除了择业、情绪适应维度外,城市生源大学生的适应状况比农村生源的大学生要好。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两个变量并无显著的差异。但总体来看,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学校的适应水平略低于非独生子女。这些变量中,年级变量的影响最为显著,适应水平从高至低依次是:大二、大四、大三、大一。理工类大学生与“体艺类”大学生的适应状况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而文史类大学生的适应水平高于理工类学生。
(三)民族与年级、民族与科类,对部分学校适应维度的交互作用比较显著。在学习适应、择业适应和满意度3个维度上,年级的主效应大于民族变量,且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在人际关系、自我适应和满意度方面,民族则与科类呈现着明显的交互作用。
四、原因与对策分析
为深入了解问卷分析结果呈现的适应现状,探究背后的影响因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随机抽取部分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合前期的数据分析与后期访谈文本,分析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和可行性建议。
(一)学校适应过程受多因素制约
客观因素如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依赖性及自主性的矛盾、期望值偏高与现实状况的反差、恋爱引起的情绪波动、人际交往受挫、重要丧失等。青年期自我认同迷茫、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思维方式的不成熟、经受挫折能力较弱,比较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在大学里,不管是学习、生活、工作,都是“集体性”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不论是生活经历、行为习惯,还是性格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因此学校适应过程也存在着差异性。
在相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进行自身有目的的活动和行为难免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或是对目标的实现起着阻碍作用,或是制约着某种需要或欲望的满足,或是对目标的实现起着有利的推动作用,因此这些因素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二)学校适应其实是一个“未完成”的社会化状态
从研究来看,不同年级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侧重点不一样,产生的困难和矛盾也不一样,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实质是一个随时间因素而呈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对大学新生的访谈中发现,刚进人大学校园时,面对大学校园新的生活和学习,会感到手足无措,在刚入学的一学期甚至是一年,对大学校园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不太适应。且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受长辈宠爱,有些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也导致在校园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矛盾。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不适应,特别是在刚入校后的一年里,不能很快地适应生活中有更多的空余时间,缺乏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大一学生在专业认同、学业规划、军训困惑、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社团参与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年级差异显著,说明学校适应不单是大一新生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不同阶段、不同年级大学生需要不断完善的“课题”。对于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若从教育学意义上给予指导,可以开辟新的路径,沿着“聚焦不同群体——绽线适应境遇——挖掘适应诉求——提供发展支持”这样的主线,达到“回归群体生活——给予学生关怀——满足学生诉求——提高学生适应水平”的目标。
(三)大学生活情境中人、事、物的感知和体验是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主要来源
大学生学校适应,说到底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和经历,从社会系统支持来看,大学生是社會人群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走向成熟青年的阶段,心理问题处理能力有。不过时间上较为充裕,遇到心理问题如果可以得到专业辅导,对他们今后的职业与生活发展将大有裨益。而从感知、理解和体验方面来说,最重要的是大学生本人学会自主、自助式的适应方式,这就需要他们尽快扔掉过来人或旁观者递过来的“拐棍”,自我成长,自我探索。
[责任编辑: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