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窝下直、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2018-11-21刘宗良
刘宗良
摘 要 目的:探讨腋窝下直、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发性气胸患者10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胸腔镜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腋窝下直、小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止痛药物用量、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采取腋窝下直、小切口临床效果明显更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腋窝下小切口 自发性气胸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21-0042-02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with small incision under the armpit
LIU Zonglia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ny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Linyi 2760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with a small incision under the armpit. Methods: A total of 104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study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52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y while the study group with a small incision under the armpit.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the analgesics dosage, the time for intubation and hospital stay and the treatment cos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with a small incision under the armpit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and the treatment safety is higher.
KEy WORDS sub-fossa sub-incision;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clinical effect
自发性气胸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肺部疾病,指的是因肺尖部发育不全形成肺大疱,当肺大皰破裂及各种诱因,造成黏连带撕裂肺组织漏气而导致的肺部疾病。此疾病的患者大部分是患有肺大疱疾病以及慢阻肺疾病,其症状主要为胸闷、突发性胸部疼痛以及呼吸困难等[1]。因为胸腔穿刺或者封闭式引流治疗后复发率在80%以上,当今大部分建议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胸腔镜手术治疗和腋下小切口治疗两种术式[2],笔者通过对两种术式的比较,认为两种术式各有利弊,但对基层医院来说,腋窝下直、小切口更值得在临床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04例,通过CT或X片确诊,全部为多次发作的气胸。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其中,研究组男33例,女19例,年龄19~72岁,平均为(43.2±2.5)岁;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20~73岁,平均为(44.5±3.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患侧腋中线第6或7肋间做1个长度为15 mm左右的切口置入电视腹腔镜作为观察孔,对胸腔及肺部病理改变情况予以观察,在第4及第5肋间腋前线与腋后向均做1个10 mm左右的操作口,置入不同的操作器械,关闭胸腔之前进行常规漏气试验,用碘伏固定胸膜[2]。对手术中出现的胸壁黏连带和出血点采用电凝及结扎的方式止血。
研究组采用腋窝下直、小切口进行治疗,全身麻醉,单腔气管插管,腋下背阔肌前缘做一直、小切口,长度在2~3 cm左右,将阔背肌与胸大肌之间的间隙进行分离,沿着前锯肌肌肉间隙钝性分离至肋间,特殊情况时进行少量的肌肉横断,第5肋上缘骨膜下进入胸腔,将肋间有效撑开,用器械探查胸腔,探查结束后,缝合结扎孤立的肺大疱,对肺断面进行交叉褥式缝合,后期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缝闭肺大疱及肺的漏气处[3]。常规试水鼓肺观察是否漏气后,在胸腔中使用雾状喷洒碘伏的方式进行胸膜固定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止痛药物用量、带管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术中出血量、止痛药物用量及带管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止痛药物用量、带管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1)。
2.2 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2)。
2.3 不良反应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切口愈合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大部分因肺大疱或者先天性泡性肺囊肿破裂,肺泡中的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以男性居多[3]。以往主要采取胸穿或胸腔封闭式引流等保守治疗方法,不但治疗效果不明显,住院时间较长,同时复发率相对比较高[4]。
目前,对自发性气胸采取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可靠,其中包括胸腔镜及小切口治疗两种方式[5],除了严重黏连的气胸患者需要采取开胸手术外,其他均可采取以上两种手术方式。小切口治疗方式较胸腔镜治疗方式,患者术中出血量、止痛药物用量、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降低。相关研究表明[6],对自发性气胸采取腋窝下直、小切口治疗的效果显著,其优势包括:①胸部肌肉受损程度相对较小,电刀分离黏连的速度相对比较快,可以给予有效止血;②术后患者的疼痛感较轻,基本无需采取PCA进行镇痛;③切口在腋下相对较为隐蔽,可以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④对手术设备的要求不高,可以在各大基层医院广泛开展,手术费用较低;⑤特殊情况时可延长切口或改变进入胸肋间,操作较为简便。但是,也有容易造成肋间神经损伤,手术视野相对较小,分离黏连时暴露不好等不足之处[7],因此,临床医护人员一定要明确掌握手术适应证,以免发生危险。
综上所述,腋窝下直、小切口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明显减少手术对患者带来的影响,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经济负担,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周钢, 战鹏, 史红宇, 等. 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189例分析[J]. 中国微创外科, 2010, 10(12): 1138-1139.
[2] 米林, 哈那提别克, 邢超.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不使用一次性高值器械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研究[J/OL].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 3(3): 11-12.
[3] 赵霖, 莫伟明, 陆佳昕.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与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效果比较[J]. 医学综述, 2016, 22(7): 1445-1447.
[4] 徐勇, 周秀芳, 徐淼, 等. 探讨腋下小切口應用于自发气胸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11):65-66.
[5] 龚立宏, 王有钰, 罗伟彬, 等.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选择性不留置胸腔闭式引流8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 2016, 16(8):761-762, 768.
[6] 刘代强, 康世洲, 赵鹏, 等. 胸腔镜与传统小切口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比较[J]. 现代医药卫生, 2016, 32(7): 1076-1078.
[7] 陈磊, 朱士彬, 支青, 等. 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肺大疱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6, 32(21): 3344-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