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叁章 示范区创建丰富群众文化

2018-11-21

云南画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曲靖市曲靖农村

按照“两馆一站”免费开放要求,曲靖市不断规范服务项目、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自项目实施以来,累计下达中央、省、市免费开放经费3663万元,“两馆一站”服务人数年均超过700万人次。

多年来,曲靖市持续开展珠江源美食文化节、“欢乐珠江源”广场文化艺术周、农村文艺展(汇)演、历史文化大讲坛、道德大讲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了一批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反响较好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文化引领作用明显加强。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树立“服务到家”的理念,积极开展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活动,文化阵地前移、服务重心下沉,深受广大群众拥护和喜欢。

曲靖市把农村文化户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来,把农民群众从公共文化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参与者、文化产业的受益者。

(一)硬件升级提升群众满意度

创建工作以来,全市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建成了一大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市本级高标准新建了包含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在内的“五馆一院”重大文化设施;各区县文化馆、图书馆都达到创建工作要求,县级(含)以上文、图两馆达标率均达到100%: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率达到91%。文化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强化民族记忆 书写家乡情怀

曲靖市博物馆关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特色情况汇报

曲靖市博物馆坐落于曲靖市麒麟区珠江源古镇旁的文化体育公园内,该公园内还分布着曲靖市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规划馆和体育中心,位于曲靖市麒麟区和沾益区的交汇处,作为未来的城市中心,作为五馆一中心的一员,共同构成了曲靖市新的文化空间体。

曲靖市博物馆始终将自身定位于代表公众利益并致力于公众服务的公共机构。以人为本的宗旨,打破了博物馆仅为收藏、保护、展示藏品而存在的观念束缚,让博物馆的工作不局限于传统的藏品研究,而是从心怀公众、关心公众、理解公众、帮助公众的角度出发,不断扩展服务广度和深度,形成了博物馆的存在是为公众服务的认识。

在2016年12月30日试开馆以来,在运行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博物馆为更好的体现博物馆公众理念,提出了馆校合作,为公众服务的理念,把博物馆作为向公众提供历史教育的第二课堂,把馆内的第四展厅——三江烽火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曲靖市作为爨文化的中心,爨文化文化氛围浓郁,博物馆以爨文化、历史民族文化为核心,串联区域内丰富多样的遗址古迹、自然保留区、公益性单位、产业文化及公共资源,联结高中小学校、各类公务单位、社会团体,希望为文化体育公园和公众带来更加美丽的春天。

在践行此项理念的实际行动中,博物馆以教育推广创新,亲和公众的形式,把馆内的场地巧妙利用,各种服务公众的资料放置有序,面对各所学校、单位、团体。尽管依然是从文物、展览出发,以公众为关注点,但形式的不断创新让学习体验活动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比如:在普通展览参观的基础上,与曲靖市的特殊教育学校、北关小学等开展“拓印的力量——石刻拓印”系列活动,通过介绍拓印的步骤和技术,让大家了解、学习这项古代盛行的金石拓印技艺,探秘曲靖的石刻艺术;与各所幼儿园合作,不定期的引導小朋友参观博物馆,让他们了解曲靖的历史文化,增强家乡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要从娃娃抓起;与各类单位合作,在本馆的第四展厅进行党员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的近现代革命史诗中国人不屈的历史,是我党艰苦浴血的奋斗史,要不断强化民族记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类如这样的活动在曲靖市博物馆很多,这些现象和过程,是曲博人将有限人力与资源结合无限创意,深入与公众心声的对话,完善及永续关注观众需求,不断扩展服务广度和深度,为博物馆、社会和公众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对话、体验、交流、合作的平台,曲靖市博物馆也因此成为当地公众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自身也在文化和社会资源配置多元化背景下获得了持续发展动力的重要支撑。正如著名学者古德(G.B.Goode)所说:“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作了什么。”

提示公共服务质量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曲靖市图书馆关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典型经验的情况汇报

曲靖市图书馆自2016年、2017年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馆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示范区创建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汇报如下:

以总分馆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健全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截止2017年6月,全市共建成16个分馆、1768个基层服务点,共有422余万册图书统一编目数字化、统一管理的总分馆制,在全市实现总分馆全覆盖,为实现通借通还打下坚实的基础。市图书馆在各县(市、区)建立一个直属分馆,开展试点工作,拓展读者服务。于2017年9月29日至30日,在市图书馆举办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暨数字阅读推广业务培训。进行授牌仪式,市图书馆与各分馆负责人签订总分馆合作协议,共同承担工作职责和义务。在分馆建设中,市图书馆为分馆提供了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在分馆和服务点设立终端,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图书和借书证,实行通借通还,统一标识,统一规章制度。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共享数字资源访问地址,提供流动展览等业务。曲靖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成后,全面整合各级公共图书馆丰富的讲座、展览等服务资源,实现优秀展览、讲座资源的全市共享。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公共数字文化工程、项目和资源,打造县域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综合服务平台,及时公布总馆和分馆的服务目录和具体安排,为基层群众提供点单服务、网上报名、网络购票、数字阅读、在线培训、文化娱乐、公共信息等服务。

以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为驱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

曲靖市图书馆作为曲靖市确定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单位。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筹备,于2017年6月20日,在曲靖市图书馆五楼会议室举行了成立大会。会议通过《曲靖市图书馆理事会章程》,理事长由举办单位任命,会议选举产生副理事长。曲靖市图书馆理事会由9名理事构成,由专家代表、社会人士和图书馆代表组成。9名理事中,专家代表3名,主要来自于市文化体育局、高校图书馆、情报科研所;社会人士3名,分别来自于社区人大代表、志愿者和读者代表;曲靖市图书馆3人进入理事会,分别是馆长、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和职工代表。理事会建立后,曲靖市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层的班子成员为管委会成员。曲靖市图书馆理事会定位为决策和监督机构,主要职责是审议决定曲靖市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工作报告、建章立制、财务预决算执行等重大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履行监督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职责,曲靖市图书馆管理层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由行政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构成,管理层对理事会负责,主要职责是按照理事会的决策,行使日常业务和人财物的管理。曲靖市图书馆第一届理事会胜利召开,标志着曲靖市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以为读者服务为导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由曲靖市文化体育局主办、市图书馆承办的第十七届“爱书、读书、用书”大型灯谜活动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为曲靖市民呈现了一次视觉盛宴。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在曲靖市少儿图书馆(曲靖市图书馆老馆)院内挂满了1000条谜笺,灯谜的内容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可谓丰富多彩,整个场面洋溢着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今年春节,曲靖市图书馆在传统的猜谜平台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利用目前用户极为普遍的微信平台,依托曲靖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开发了一套春节灯谜微信平台,每一条谜语下方都有一个相应的二维码,读者只要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功能,扫中二维码,就可以使用平台中售票、猜谜、对谜、兑奖的多种功能,免除了往年读者“大排长龙”的对谜之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读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创新服务模式 履行服务职能

曲靖市文化馆全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为进一步打造富有曲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曲靖市示范区验收工作增光添彩,曲靖市文化馆健全服务项目、增强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模式,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全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

一、曲靖市青少年曲艺(故事)比赛被表彰为“云南省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曲靖市青少年曲艺(故事)自1993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二十二届,是全市广大青少年、老师、家长们特别关注的一个赛事,在201 2年被云南省文化厅表彰为“云南省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青少年曲艺事业”作为文化馆创立这一活动品牌的初衷,经过历届主(承)办单位十余年来不断探索、打造、完善,通过一年一度的竞赛,曲艺传统艺术形式已在广大青少年中产生巨大共鸣;社会各界与主(承)办方上下互动,各级教育部门、机关工委、团委、文化部门乘势助推,使得曲艺这一古老的说唱艺术在滇东大地生机勃勃,后继有人;正以“短、平、快反映现实生活”的喜人态势走向纵深。

曲靖市曲艺比赛的参赛选手从最初的几十人、仅集中于城区的几所小学、幼儿园,发展到今天的干余人、选手来自周边县(市)区至广大青少年,由最初以公办学校为主体发展到今天各级各类民办园校,争要“指标”和以个人名誉参赛者届届均有。参赛形式也从最初的单一故事為“主讲”,发展到今天相声、小品、快板、哑剧等门类,满台争辉,百花齐艳。近年来,曲艺专业含量较高的“评书”已有选手涉足并“闪亮登场”,初露锋芒;参赛选手的快板表演奏技巧日趋成熟, “绝活”不断;部分选手多次参加各类文艺展演或被电台录音播放,或参加省级才艺展示。参赛作品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呈“多样化”反映现实生活的纷彩态势,声情并茂,个性张扬;在语言的驾驭能力上,普通话与方言依形式和内容而巧妙结合,妙趣横生,令人捧腹之余,备受教育。

二、春节火型游园活动成为市文化馆传统群文品牌活动之一

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三,文化馆在文化路步行街连续多年举办春节大型游园活动,该活动由市文体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是市文化馆的传统群文品牌活动之一。该活动投入力度大,活动影响面广,参与人数多,游戏项目趣味益智,游戏形式丰富多彩,游戏内容益智有趣,游戏对象老少皆宜,极好地营造了喜庆欢乐、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大力推进了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建。今年2月16-18日(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三),文化馆举办的“犬守太平世梅开如意春”春节大型游园活动,每天吸引了万余市民群众来到现场,气氛热闹非凡、喜庆祥和,新增的“趣味射箭”“愤怒的小鸟”“仙人指路”等项目更是极大提高了游园项目的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

三、曲靖市文化馆文化团队工作成绩斐然

曲靖市文化馆现有4个文化团队,包括合唱团、京剧团、舞蹈团、洞经音乐团。多年来,我馆文化团队经常性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成效显著,成绩斐然。

(一)曲靖市文化馆合唱团多次代表省市参加交流演出。2017年8月,市文化馆合唱团作为云南代表团赴昆明参加“魅力夕阳红-印象云南”全国中老年文化艺术节合唱比赛,与来自全国各省份30多支代表队同台竞技,以两首饱含深情的曲目《把一切献给党》《九儿》荣获银奖;9月上旬,受邀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云南省第五届聂耳合唱周,并入选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湖南省文化厅、株洲市政府、中国合唱协会承办的“永远的辉煌”第十九届中国老年合唱节,于9月20日-26日,作为云南省文化厅选送的两支队伍之一,千里奔赴株洲合唱盛宴,与来自全国29个省(市、区)的50支合唱团、共3000多名老年朋友完成了交流展演,受到组委会的一致好评。

(二)曲靖市文化馆京剧团进校园、跨省联谊。曲靖市文化馆京剧团已连续9年到曲靖师院演出,充分发挥国粹艺术对学生鉴赏、审美素养的熏陶作用,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深受师生们的好评和欢迎;举办京剧演唱会。2017年9月23-25日,在文化馆六楼小剧场隆重举办了“迎国庆、中秋、十九大京剧演唱会”。此次联谊演唱会包括来自贵州的安顺、六盘水、黔西南州、兴义市、毕节和云南的昆明、大理、玉溪等十一个京剧团队,共奉献了130余个节目,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国粹饕餮盛宴。

(三)曲靖市文化馆舞蹈团惠民演出频繁。市文化馆舞蹈团自2013年成立以来,多次组织进校园、到工厂、下部队,向群众展示文化艺术的多彩魅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并多次参与高雅艺术剧进校园活动系列到曲靖师院、医专、技工学校等各大院校演出,并经常性参与道德讲堂、社会公演等演出。

(四)曲靖市洞经音乐团推动传统古乐传承。作为曲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块瑰宝,曲靖洞经音乐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它以悠扬飘渺的传统音乐旋律而备受人们喜爱,曾经盛极一时。2014年7月29日,曲靖市洞经音乐传承基地在市文化馆挂牌成立,为曲靖洞经音乐这一传统古乐搭建了传承平台。为传承民族文化,陶冶市民情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为进一步推进曲靖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曲靖市洞经音乐团经常性在南城门开展洞经音乐演出活动。曲靖市洞经音乐团以精湛的演奏技艺和古典的音乐风格赢得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喜爱。2017年9月12-18日曲靖市洞经音乐团到保山腾冲进行交流演出,进一步推进了两地洞经音乐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起到促进作用。

四、曲靖市摄影艺术展已成为全市摄影展事的品牌活动

为充分发挥文化馆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鉴赏能力,曲靖市文化馆积极发挥组织举办群众性美术、书法、摄影等文化活动职能,积极倡导全市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以及广大摄影爱好者坚持“二为”方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从不同角度描绘曲靖山川的美丽景象,反映曲靖独具魅力的风俗民情,讴歌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记录曲靖发展进程的精彩瞬间,书写曲靖人民敢为人先的壮志豪情,自2012年曲靖市文化馆首次举办摄影艺术展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五届。2017年12月,文化馆在三楼美术书画展厅举办主题为“看见.曲靖之美”的摄影艺术展。影展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艺术手法强调艺术与纪实并重、彩色与黑白共存、历史与瞬间交融,深受摄影爱好者及市民喜爱与好评,已成为曲靖市摄影展事的一个品牌活动。

五、连续举办了六届风景画写生作品展

曲靖的风景写生画展自2007年始,至今已有十年,在这十年中已组织举办了六届展览。曲靖本土画家不分画种、成群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活动以蔚然成风。经市文联与市美术家协会批准,特成立“曲靖市风景画学会”,并于九月在曲靖市文化馆举办了“美术写生创作示范基地”和“曲靖市风景画学会”的挂牌仪式。第六届风景写生画展共收录了全市各县(市)区69位作者的作品174件,入选展出作品72件。参展的油画、水彩画作品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融入了画家们的人生体验和心灵感悟,集观赏性和感染力于一体。曲靖市风景画写生作品展为全市广大美术工作者、爱好者的风景写生创作提供了展示平台,是曲靖市群众文化事业的一个缩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一块高地,是曲靖市又一文化品牌,将为推进曲靖市文化艺术从“高原”走向“高峰”,促进曲靖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为建设文明和谐曲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六、筹备了“文化和自然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为热烈庆祝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展示曲靖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提高市民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结合曲靖实际,文化馆与市滇剧花灯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麒麟区文体局共同举办宣传展示活动。活动紧紧围绕“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非遗”为主题,从2017年6月10日起,在曲靖市珠江源广场、曲靖师院、曲靖工业技工学院、大、中、小学校举办,共历时四个月。通过举办展演、展示、标语、海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了活动的内涵,增加了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体现了曲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确保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圆满完成。

七、首次筹备并成功举办了全市非遗田野调查

为推动曲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传承和发展,提高全市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田野调查、影像采集、和田野调查报告编撰能力,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奠定基础。由曲靖市文化馆董念馆长带队、云南大学民族学院专家、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师宗县非遗保护部工作人员组成的调研组一行,赴师宗县龙庆乡黑尔村开展前期摸底调研。调研组到黑尔实地考察了黑尔壮族黑沙支系民族服饰、唢呐、双管竹笛、碗舞、金钱棍舞、牛头舞、壮族小调、黑尔刀等项目,走访了张有常、张乔存、张第四、田秀林、赵庆国等多位传承人,对非遗项目保护现状、文化内涵、价值、影响等综合因素进行调研评估,初步筛选了培训地点及试点项目。经过分组调查,入住农户,将理论讲授与田野调查实践相结合,将实际操作与现场指导相结合,让非遗保护工作者能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细化并落实到今后的工作中,提高田野调查项目的遴选能力、撰写能力、申报能力及影像采集能力。

八、创建了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示范点

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曲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努力建立多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文化馆紧紧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努力打造“文化曲靖、魅力曲靖”民族文化资源名片。2017年3月,在師宗县创建了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示范点,这是曲靖首建并挂牌落地的非遗示范点。开展各类代表性传承人交流学习活动,进一步丰富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方法,提升群众对非遗传承保护意识,积极探索非遗产品市场化,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师宗县示范点创建工作分阶段有序进行,到今年年底将完善规模、验收成果,并积累经验辐射周边县市。下一步,文化馆将深入调研,完善机制,制定建设非遗示范点和产业发展基地的实施标准和具体规范,结合地方特色,依托各生产企业及地域建设示范点和基地。

(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活跃

曲靖市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积极打造基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流动文化服务持续开展,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较高,参与力度大,基础好。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树立“服务到家”的理念,积极开展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活动,文化阵地前移、服务重心下沉,深受广大群众拥护和喜欢。

宣威流动图书车 阅读推广的好帮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而在过去的两三年时间里,宣威市图书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整合资源,把“延伸服务触角,播撒阅读种子”作为宣威市图书馆推动书香宣威建设的新常态,通过积极利用流动服务车将阅读的种子送进家庭、学校,送进偏远山区,只为宣威市在创建国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进程中飘满书香。

利用流动图车开展阅读服务是宣威市图书馆近年来开展阅读推广的重要途径,它有效的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让“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主动服务新模式打开了良好局面,更让读者与图书馆的空间距离大幅度缩小,甚至使市区的一些人民群众感觉到图书馆就在身边。

流动图书车服务是宣威市图书馆创新流动服务的主力军,具有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的特点,针对不同环境区域、不同的需求者施与与之相适应的阅读宣传服务活动,让读者能最大限度的享受阅读文化大餐,同时把阅读的种子快速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生根发芽。例如:图书馆针对流动服务车进企事业单位,就积极策划开展以“重温阅读时光,铸就内心繁华”为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让忙碌的工作人员感受快乐阅读的美好时光,找回丢失已久的阅读向心力。针对流动服务车进校园,就以“春天里、阳光下,阅读的种子生根发芽”为主要引导宣传,帮助孩子们从小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针对流动服务车进广场,图书馆以“读者至上、服务更优”的态度,尽职尽责的服务好每一个读者,并根据大家的喜好需求,积极开展菜单式服务。

自2015年8月以来,历时两年半,流动服务车进乡村服务69次,接待读者63080人,赠送图书4500多册,报纸9420份。流动服务车进广场126次,接待读者161237人(次),办理借阅证(卡)812个,借还图书58310册(次)。流动服务车进校园12次,开展“诵读经典、百科知识竞答、我爱阅读演讲比赛”等形式的宣传活动,共接待小读者20000多人(次)。硕果累累的服务数据,不仅反映出流动服务车每一次出行的意义和目标都圆满完成,更多的是展现出“书香宣威”建设的成果与辉煌。

让阅读走进家庭,走进偏远山区,让宣威飘满书香是以“阅读推广+蒲公英计划”为终极目标,以“流动图书车助力阅读宣传”为抓手,以“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求”为着力点。宣威市图书馆将继续围绕着这一新思路开拓创新,不断根据读者需求,完善流动服务主题、模式.方法等,最终实现服务品牌化、全民阅读成果化。

(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显现成果

曲靖组织开展了历史文化大讲坛、青少年曲艺故事比赛、百乡千村文化惠民演出、“欢乐珠江源”广场文化活动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了一批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反响较好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曲靖市还从“企业与社区共建,促进公共文化建设”“流动服务、广场文化等多形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与文物保护、旅游、体育相结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乡贤书院 留住乡愁、增强自信”“图书总分馆特色分馆拓展服务空间”“高校与社区联合共建,开展四点半课堂服务”等多方面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充分发挥了文化的引领作用。“欢乐珠江源”广场文化活动持续开展了近20年,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美奂山·大家乐”广场文化活动被评为全国十八个特色广场文化活动之一。

发挥“种子”作用 满足多元需求

宣威市“美奂山大家乐”广场文化活动拓展服务空间

宣威市文化馆将“美奂山大家乐”广场文化活动作为开展文化惠民的重要窗口,10年来始终坚持立足本土特色,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实实在在办群众自己的文化,打造成群众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

宣威有153万人口,市区占地780亩的美奂山广场是全省最大的文化广场,2007年初宣威市启动了“美奂山-大家乐”广场文化活动,首先是由文化馆辅导人员编排舞蹈节目,每晚19:00至20:30,用一只简易的小音箱播放音乐,在美奂山广场讲解示范舞蹈动作,组织群众跳广场舞。这种活动形式逐渐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参与热情越来越高。活动开展10年来,每天晚上都有文化馆的辅导人员现场组织、亲自示范,除了遇到特殊的雨雪天气从未间断。从最初两个轮子的音乐盒子,到三个轮子的电瓶车车载音响,再到如今四个轮子的文化大篷车,伴随着器材的换代升级和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自发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每天几十人发展到几千人,盛夏时节的傍晚,到广场参加活动的群众甚至达到上万人。2009年10月中旬,由全国广场文化学会、文化报社举办的首届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暨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评选在广东东莞举行,宣威市美奂山广场文化活动成功入选全国侣个特色广场文化活动名单。

宣威市文化馆始终秉承群众文化“大家乐”的活动宗旨,立足群众需求,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带动辐射功能,不断将活动向纵深推广普及,将触角延伸的鄉村。认真抓好基层的辅导培训,每年组织全市范围的广场舞骨干培训班,通过重点培养发挥“种子”的作用,组织专业辅导人员和文化志愿者下到基层“补课”,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导培训,同时每年还组织各种广场舞比赛活动,通过比赛加强交流学习,促进共同提高。通过10年的推广普及,现在宣威28个乡镇、街道都有一个广场舞活动示范点和一支稳定的骨干队伍,全市356个行政村(居)委会中有近300个村开展广场舞活动。使广场舞活动进一步规范管理,活动组织井然有序,形成了群众自我展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能够取得这些成绩,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广场文化活动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宣威市委政府和文化部门始终把广场文化活动列为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重要纽带的一件民心工程来抓。通过多年的探索,以广场舞为龙头的广场文化活动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

每年年初,市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紧紧围绕当前工作重心,结合人民群众实际需要,认真研究一年的活动规划,并以市委政府文件出台《美奂山广场文化活动方案》,列出详细的时间表,将任务细化分解,明确具体职责,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在重大节假日,由市委政府、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组织专题文化活动。同时广泛吸纳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入,为广场文化活动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馆结合实际,以广场舞活动为引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将更多文化惠民活动搬到广场。通过在广场举办“百姓大舞台”、书美影展、山歌(民歌)大赛、新年音乐会、新农村文艺汇演、才艺大舞台、游园活动、春节为群众义务写春联、拍摄全家福照片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进来。逐步形成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年年有突破”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拓展了群众文化活动空间,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有效促进了全民艺术普及活动的开展,为逐步构建相对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让全市153万人民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丰富业余文化 展示快了生活

经开区依托高校成立“涛声”艺术团进行基层文艺骨干培训

经开区充分挖掘区域人才优势,依托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为班底,加入企、事业艺术人才和文艺骨干成立“涛声”艺术团,并通过政府购买形式,经开区管委会划拨资金用于艺术团训练、演出和文艺骨干培训。进一步形成文艺演出的长效机制,打造经开区专业艺术队伍。“涛声”艺术团的成功组建,既填补了经开区无专业艺术团的空白,又吸引聚集了区域的优秀艺术人才,整合了社会艺术力量,形成艺术优势,带动本区域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推进了经开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工作。

2017年通过“涛声”艺术团对经开区区域内的社区基层文艺骨干进行培训两期,共培训文艺骨干100余人次。每期培训都根据参训人员特长,分别开展了舞蹈基本功、舞蹈编导、声乐技巧、小品创作编排、节目主持等系列培训。培训结业后,组织开展了送戏下乡、广场舞比赛、农村文艺汇演等活动。有效的培养了农村艺术人才,更好的服务于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

自2016年来,每年的8月8日“全民健身日”之际,经开区都会组织一次高规格高标准的广场舞比赛。2017年广场舞比赛活动群众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影响广泛,参赛队伍队员上至70岁高龄老人,下至5、6岁的小朋友,真正做到全民健身、老少成乐;真所谓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赛场上大家盛装出场,精神饱满,热情似火,动作整齐优美,充分展示舞蹈的精髓,展示健身的快乐。为保障比赛公平公正进行,活动组委会还专门聘请了5名市文化馆及曲靖师范学院的专业评委进行现场评分。经过紧张激烈的比拼,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广场舞比赛旨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掀起全民健身活动新热潮。

为丰富人民在群众文化生活,经开区以“泰丰公园”广场为群众文化活动点,把区域中的文艺骨干、群众歌手、器乐爱好者组织起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进行文化展演,从而丰富区域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经开区文化部门积极支持,划拨一定的经费用于活动的开展,并完善了公园广场的灯光,电源及其他设施,保障群众文化活动顺利开展。2016年8月13日正式拉开了群众文化生活序幕,目前已演出上百场,并且定于每周六和周日晚七点半演出。活动得到了当地文艺爱好者积极响应,主要分为两类:西洋乐(萨克斯、小号、中音号等)和民族乐器(二胡琴、筝、箫、笛、琵琶、丝竹、鼓等),其中部分拉二胡的是退休人民教师,他们兴趣浓厚,也参与了文艺演出。让人记忆犹新的是第一场演出的场景:当天驰宏公司管乐队率先演奏了喜闻乐见的曲子《欢乐颂》《歌唱祖国》等深受群众喜爱的曲子,少数民族歌手深情演绎了脍炙人口的《卓玛》,声音醇厚优美。云南人家的舞蹈队也带来了他们精彩的演出,男女声合唱声音动情优美,吉他手演唱搖滚歌曲《海阔天空》,赢得了群众的热烈掌声。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还能提供了文艺爱好者相互交流,展示才艺的平台。泰丰公园位于经开区外滩,比邻曲靖万达广场,游人较多,很好的宣传了经开区建设成果。

(四)农村文化户效果好

曲靖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工作,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自办、市场推动等方式,大力扶持农村文化户,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断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目前,全市有农村文化户(文化联合体)1800余个,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开展活动20万天(次),年实现经济效益1.5亿元。

打造云南亮丽文化名片 领军 本土文化市场

曲靖农村文化户“现象级”发展

曲靖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为其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也孕育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广阔市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曲靖的师宗、陆良等农村地区,产生了曲靖最早的农村文化团体,村里个别有些文艺细胞的能人便把一些青年男女组织起来,购买了简单的音响设备,组成各种演艺队,在劳动之余,聚在一起演唱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歌,还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学着电视里和县文工团的演员们自编自导自演一些方言小品,幽默的、讽刺的、悲的喜的,进行演出,自娱自乐,丰富了自己和周边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农民也从文化生活的观众变成了主角,并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业生产劳动之余,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和迫切,并且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一批具有市场意识的文艺演出队利用农闲时节、传统节日和村户的红白喜事等机会,走村串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和礼仪接待,在娱乐的同时开始收取适当的费用。同时,还有一些具有市场意识的村民充分利用充裕的房舍、宽敞的庭院、有利的区位条件和各种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图书音像制品租借、文化娱乐、影视放映、文艺演出和网络服务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这些文艺演出队和个体经营者既为乡民提供了服务,又获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成为“精神上解闷,经济上解困”的乡村文化的带头人。这些农村演艺群体和经营群体开始被人们称为农村“文化户”或者“农村文化联合体”。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乡村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高涨,一些走在前面的农村文艺演出队开始呈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并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在政策、资金和业务等方面的扶持。曲靖市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在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自办、市场运作等方式,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由单一的演艺业为主,逐步发展为图书音像制品、影视放映、工艺美术制作、手工刺绣、根艺(奇石、盆景)、休闲娱乐等多元化行业模式,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态势。

经过近20年发展,曲靖市的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参与的文化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开展文化活动的品味也日益提高。农村文化户(联合体)既能把民间民俗的传统文化和各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呈现在观众面前(如:传统的山歌、花灯歌舞、舞狮、舞龙、高跷、划旱船、扭秧歌、小脚乐、方言小品、地方小戏、民间杂耍、原生态说唱),又能与时代发展人民衍生的文化需求有机的结合。逐步形成既能表演,又能承接各种庆典工程策划、场景设计施工、产品促销、开盘、开业庆典等大中型演出活动和影视媒体广告等。而一些规模较大的文化户已经树立了明确的市场品牌,成为本市文化市场上的领军企业。

目前,曲靖市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已发展到1800多户,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经营总收入近1.5亿元,其中年经营收入15万元以上的有172户,成为农村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文化力量。曲靖市农村文化户(联合体)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其中一部分文化户由一户联合体发展成为独资公司、股份制民营艺术团,经营项目也从单一走向多样,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生力量。

以演艺为主的曲靖市农村文化户(联合体)的发展已经成为曲靖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曲靖市农村文化惠民及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得到了中宣部和文化部的充分肯定。针对这一区域性特色农村文化发展现象,2014年2月15日,曲靖农村文化户发展情况再次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嘹望>、人民网、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家级新闻媒体曾多次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媒体将之称之为“曲靖农村文化现象”。

到2018年,曲靖市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共有1 800余户,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收入达1.5亿元。尤以师宗、陆良、罗平三个县发展最为突出。在这三个县的部分乡镇,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已经形成一支不可小觑的农村文化产业的生力军。

曲靖农村文化户大多自发组合,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白天农活,晚上排练,形成一支活跃在农村的基层文艺力量,而且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农村文化产业生力军。现在他们大多由最初自发组合、自娱自乐的形式,开始走向经营性质的模式,还有产业化、公司化的趋势。他们服务的对象也由乡村农民向城镇居民拓展,甚至走向国际市场。

曲靖农村文化户迎来的新契机。一方面,政策机制引导的大好环境。随着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出台,云南各州市县以此为契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强县的步伐,将农村文化户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很多地方对农村文化户加强了管理和扶持力度,比如以奖代补的方式重点扶持奖励农村文化户。一些地方出台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意见;一些地方完善机制创新管理,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一些地方制定文学艺术精品奖励办法,还积极搭建平台,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曲靖市又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具体要求,以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朝着珠江源大城市的目标,为努力把曲靖市建成特色明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高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而努力。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创建,必然会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多措并举加强基层综合文化阵地建设,以曲靖农村文化户演出月活动培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这些政策都是曲靖农村文化户迎来的大好发展时机。

另外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前景值得期待。随着农村物质文化生活生平的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自觉性在提高,农民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调查显示,现在曲靖的农村,有很大一部分群众喜欢文化户的演出,有绝大部分农民看过文化户的演出,不少家庭请过文化户演出,还有一些农民参与到自娱自乐的演出节目中去,如结伴跳起了广场舞,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还有市场机制的引入,政府倡导文化部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这也为农村文化户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曲靖一些文化户朝着公司化、企业化方向发展,市场前景越来越乐观。节目也应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有小品、有山歌、有舞蹈,还有各种民族风情的节目,还有适应年轻人的流行时尚音乐舞蹈,服务的对象不仅在农村,也瞄向了城市,甚至走出国门。一些地方农村文化户的经济收入占到全县收入的2%,还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农村文化户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传统美德、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在曲靖农村,文化户多是一群热爱文艺文化的人,他们自身有很好的文艺天赋和文艺爱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他们往往善于把电视上的那些新鲜的东西带进农家小院,在全村推广开来,所以他们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者。他們在接受一定的文化培训之后,更有自觉地为人民工作的意愿和想法,所以自觉走在了娱乐大众、为大家带来欢声笑语的路上。相比农村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文化户往往更富于艺术的细胞,更能号召当地群众,更了解农民的需求,所以,他们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弄潮儿、引领者。正是因为农村文化户的感染力,一批又一批的农民自发走上了文艺演出的道路。

2.成为乡村原生态文化的挖掘者

曲靖农村文化户不少节目都取材于农民生活,取材于农民身边的人和事,这种接地气的形式最容易打动农民。在农村题材的挖掘中,农村文化户很善于挖掘农村最原生态的乡村元素,尤其原生态的语言,还有原生态的素材,如孝亲友邻,如敬老爱幼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彰显。他们还往往是优秀曲艺、技艺的传承人,注重把本民族的特色节目精心打造成精品节目奉献给观众。

3.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

在农村,曾一度出现了农村文化阵地失守的问题,党的方针政策难以在农村落实,难以为群众知晓。随着曲靖农村文化户雨后春笋般的产生,当前农村的很多文化户积极响应党的方针政策,他们宣扬党的富民政策,促进党的基本路线在农村阵地的有效落实。甚至一些农村文艺演出队将党的方针政策写进小品、相声,让农民在喜闻乐见中感受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文化户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它的活动场所灵活机动,大到干人的广场舞台,小到农家小院;甚至可以深入偏远山区、村寨,二是他们熟悉农村情况,了解民众的需求,所以他们源源不断为村民带去了快乐,也为村民及时送上了党的方针政策,普及了法律法规。

4.成为农民文化权益的保障者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曲靖农村文化最大的需求其实就是婚丧嫁娶、红白喜事,而农村文艺演出队满足了农村市场的需求,他们根据农民自身的需求,量身定做各种节目,吸引了不少观众,把快乐播撒在农户心中。“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迅速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既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出了新要求。在广大农村,农民与各种思潮的碰撞是以文化的形式出现的,农民迫切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农村文化户了解农民的需求,了解农村的市场,所以能最大程度满足农村的文化需求。

总之,农村的事情还是得农村人自己来办,农村的舞台应该属于农民。曲靖农村文化户在当下的农村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得到了农民越来越多的支持与喜爱。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曲靖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的大好机遇面前,曲靖农村文化户将保持其地域特色,并且继续发展壮大,打造成为云南乃至全国一道亮丽的文化名片。

猜你喜欢

曲靖市曲靖农村
曲靖市成立“珠源少年宣讲团”
蒋正永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创新 创新 再创新
The Analysis of Catherine’s Personalities in Wuthering Heights
曲靖市总工会:市餐饮行业工会成立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曲靖韭菜花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