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秋沙鸭人工巢制作及安装的若干技术问题

2018-11-21王卓聪罗玉梅邱宝鸿史国强陈庆红朴正吉

吉林林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白河长白山河流

王卓聪,罗玉梅,邱宝鸿,史国强,王 超,陈庆红,姜 泉,朴正吉

(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 长白山 133613)

中华秋沙鸭(Mergussquamatu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列为全球濒危鸟类[1]。在国内,对于中华秋沙鸭繁殖生态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报道了其繁殖分布、数量和保护策略、繁殖生态[2-6]等。中华秋沙鸭的繁殖区十分狭窄,主要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7]和中国的东北(长白山区),越冬地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西和韩国部分地区[8]。据初步估计,该物种在全球的种群数量有2 400~4 500只个体[9]。近年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境内中华秋沙鸭主要繁殖地为吉林长白山地区和黑龙江伊春地区,而松花江的四条支流漫江、松江河、富尔河和西林河是中华秋沙鸭在长白山地区的主要繁殖地,种群数量估计为150~190对[10]。黑龙江伊春的永翠河是该区域的主要繁殖地,每年约有60余只中华秋沙鸭[3,5,6,11-14]。现今濒危物种大多由适宜栖息的繁殖地或者繁殖条件改变、消失引起的。中华秋沙鸭同样面临繁殖栖息地缺乏、繁殖栖息环境改变、人为活动干扰严重等问题[15]。 中华秋沙鸭在繁殖地的威胁主要包括巢洞缺失、巢洞干扰、狩猎、非法捕鱼及河道航运,其中,森林采伐导致巢洞的缺失是对中华秋沙鸭的繁殖造成较大的影响因素[16]。

长白山森林有着丰富的河流,是中华秋沙鸭繁衍的重要栖息地[6]。长白山区域随着林区木材生产、农业用地、水力发电等经济活动的开展使河流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该地区的许多河流水生生物资源能够基本满足中华秋沙鸭繁殖期的食物供给,但由于大径级老龄树的采伐和自然死亡使河流两岸缺乏可供中华秋沙鸭营巢的天然树洞,而中华秋沙鸭繁殖具有专营树洞巢的习性[3],严重缺少适宜营巢条件是限制鸟类种群繁殖的因素之一[17],可直接影响中华秋沙鸭的繁殖和种群数量的稳定性。本文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头道白河和非保护区的古洞河布放30个人工进行招引试验和试验区域内天然树洞巢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人工巢的制作、选择场地及安放技术要点,其宗旨是通过适度布放人工巢,改善中华秋沙鸭营巢繁殖的必要条件,探讨人工辅助方法对增加中华秋沙鸭繁殖的空间和提高种群繁殖数量的可行性和具体技术方法,为缺乏营巢条件的河流开展中华秋沙鸭繁殖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1 试验区概况

研究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本区水系丰富,是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的发源地,主要河流有头道白河、二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白河、五道白河、古洞河、富尔河、清水河、松江河、锦江、漫江等[18],其余为间歇性河流或小溪沟,如图1所示。

人工巢试验选择的河流为长白山北坡的头道白河和古洞河。头道白河河流区域主要的生境类型是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和农耕地。古洞河为次生杂木林和农耕区生境。两个生境沿河岸植被主要树种有红松(Pinuskoraiensis)、山杨(Populusdavidiana)、白桦(Betulaplatyphylla)、色木槭(Acermono)、椴树(Tiliaamurensis)、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榆(Uimuspumila)和赤扬(Alnussibirica)等[19]。

图1 人工巢试验地点Fig.1 Artificial nest-boxes experiment location

2 人工巢的制作方法

2.1 材料选择

人工巢制作的材料主要包括木板、空筒原木、复合材料、树皮、铁钉、铁丝线和木屑等,选用不同材料时应当考虑它的厚度、隔音、防潮、防雨、保温及材料气味等因素。木板厚度大于2 cm,木材须是干透的板皮或板材,自然圆筒空心木内径在20 cm以上,树皮最好选择当地主要树种,皮色一致,木屑选择粗糙的为佳。

2.2人工巢类型

人工巢主要有箱型和圆筒型两种巢型。箱型巢以长方形居多,以木板或其他合成复合材料为主,厚度在2 cm以上,巢箱洞口中心距巢底面高40~45 cm,具体尺寸如图2所示,巢箱表面附贴树皮或喷树皮纹理的伪装色漆达到接近天然洞巢形态,制作的鸟巢要无缝隙、不透光,巢箱顶盖稍倾斜利于排水(最好做防水处理)。

圆筒型巢的材料以天然的空桶原木为主,将壁厚10 cm以内、内径25 cm左右的木段截高60~70 cm段,两端堵口上段留门,在木段上部10 cm以下处凿口,洞口大小为10 cm×12 cm的椭圆形或直径12 cm的圆形,洞口据巢底高40 cm左右,如图2所示。制作的鸟巢须无缝隙、不透光、不漏水。

3 人工巢布放场地选择

试验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秋沙鸭雌性巢址选择对小于60 cm胸径的乔木选择性不显著,而高于15 m、直径大于60 cm的河边独树对其吸引力较大,因此,可在大径级离河近的乔木上布放人工巢。

图2 人工巢Fig.2 Artificial nest-boxes

中华秋沙鸭巢址选择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趋向有人居住的河流附近或公路环境,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天敌捕食卵而运用的一种策略(人类活动可能减少天敌的干扰和捕食)。因此,布放人工巢时可以考虑在人类居住地附近(村庄或自然屯)安装人工巢,距离100~200 m(据河流河岸边50 m以内的距离为最佳)。

4 人工巢的安装

4.1人工巢安装密度

中华秋沙鸭活动频繁的河段可根据其种群数量确定安装人工巢的密度,试验表明每公里安装1个巢密度较为合适,如果食物量丰富可以增加安装人工巢的密度,巢之间最近可以为100 m左右。

4.2人工巢外部安装

人工巢分为箱型和圆形,箱型人工巢一般安装在树主干上,巢箱垂直于地面;圆形巢可以安装在主干或较粗侧枝上。由于中华秋沙鸭通常沿着河流寻找河岸乔木的洞穴[6,20],因此,人工巢的巢口需面对河流,人工巢安装适宜高度在8~12 m,巢口至河面视角范围不要有小乔木和灌木遮挡,为了孵出的幼鸟离巢时安全落地及便于进入河流,巢下需少杂木且草本丰富环境。

4.3人工巢内部铺设

人工巢的底部铺垫物以粗的木削为主,最底部四周铺垫细枝条和禾本科茎叶使其呈浅窝状圆形,然后在中间铺垫一些木削和树叶,铺垫物厚度在5~10 cm时达到即保温又透水为好。

4.4人工巢固定

一般采用铁线捆绑和铁钉固定。铁线要选择暗色,在巢上部和巢下部均用铁钉牢固。固定后,需要对巢下和周边进行清理,尤其是白色物体(白色会影响鸟类进驻)。

安装完毕后,记录人工巢安装点的编号、地理坐标、生境类型、河流的名称、河宽、及安装日期和地点名称等相关数据。

5 人工巢安装的若干问题

人工巢安装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大径级乔木的河流中,适当布放人工巢可以为中华秋沙鸭的繁殖提供营巢条件,同时也存在来自人类破坏或天敌捕食的损害。因此,人工巢安放措施中需要考虑中华秋沙鸭繁殖阶段的安全性问题。根据我们观察的结果提出几点值得关注的问题。

选择场地时需考虑河流的宽度、水深、水速和鱼类资源等因素,不足10 m宽、水流过激或过浅的河流不适宜中华秋沙鸭栖息,水生生物量匮乏的河流不能满足中华秋沙鸭繁殖期幼鸟获取足够能量,因此,要避免在这种环境中布放人工巢。

安装人工巢要考虑中华秋沙鸭产卵孵化过程的安全性,主要包括巢的高度、巢内铺垫物的材料及厚度、巢箱的密封和保温性。

孵化期天敌主要是貂、蛇和大型猛禽,捕食卵或雌成体。防治天敌的措施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蛇的防控可在巢下树根部涂化学药剂或树干部围上防蛇上爬的装置,如光滑的金属片等,对貂类可采取树干部安装弱点电击装置。

安装人工巢要做好固定,最好用抗腐蚀的材料进行捆绑。最好选择活立木,且根系发达,不易风倒,还要考虑周边的树木状况,避免周边树干倒伏而导致人工巢受损。

猜你喜欢

白河长白山河流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桥”镇
河流
专题
白河“五大工程”提升党建工作
白河:坚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久久为功改善山村面貌
流放自己的河流
“互联网+”下的长白山休闲旅游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