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味·独味·回味
——对散文诗的要求

2018-11-21白炳安

散文诗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意趣异质现代诗

白炳安

散文诗的内核是诗性的,而其外壳是灵活的散文书写形式。散文诗是从诗的发展而来,经创作者改良而自成一种特有的文体,归入现代诗的范畴。既然属性是诗的质地,千万别把散文诗弄成散文的特色,只见散文况味,不见诗味。在三十多年的散文诗创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散文诗必须具有三味:诗味、独味、回味,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古代诗论家钟嵘语)。有了这三味,散文诗就像佳肴,品之,怡人心脾之后,渗出妙不可言的味道。

一、诗味

花有香味,泥有土味,鱼有腥味,诗也有诗味。什么是诗味?简释之:是诗的意趣。从审美关系上说,意趣指渉的是两个方面:意境与情趣。我认为创作散文诗,涵融了具有审美的“意境” 与主观的“情趣” ,形成优美新鲜的文学语言,突出诗的要素,这样就有了诗味。故散文诗与现代诗(分行诗)一样,先有其意趣,然后才可以说它是诗。

诗味,可浓可淡,但不可无味;无味者,不能言诗,只能是散文。

散文诗的诗味,有的倾向浓郁,有的乐于淡泊,有的贵于含蓄,有的美在自然,有的甘于朴素,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有味外之味的美妙,就是好的散文诗。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诗的语境中,“诗意”也可以指诗味。但问题是“诗意”一词较为宽泛,是一种崇尚美的语言之光的闪耀,在散文方面亦有此种现象,从散文诗的研究角度看,使用“诗意”来认同于诗味,个人似感觉欠缺准确的表达性,换言之,味不正。

诗味,作为一种散文诗要求具有的要素,在审美领域上决定着散文诗的得失与成败。可以这样说,诗味,是散文诗不可或缺的灵魂。

二、独味

散文诗的独味,是指具有个人独特之异味,没有千人一面的同质化,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异质性,在语言的运用或表达上构筑起诗性的自我空间,突出的是“这一个”的语言风格或特色,耻与别人庸常的语言同流;否则,在语言的对抗中,不坚持自己的异质,孜孜以求的语言独味,最终会出现与别人的语言雷同的问题。

所以说,在散文诗创作中,保持自己异质的能力,就有了独特的韵味。读者在阅读中,就容易确认到是“这一个”的作品,而不是无法分辩其他“气味”。

散文诗里有“这一个”的独味,说明了“这一个”作者形成了自己的语感体系和个人风格,是成熟的结果。

散文诗的独味,有时候,往往体现在一个作者从语言的序列里打破墨守成规的语法,把语言变形、拆解,敢于冒险地重组成陌生的词汇,构建成诗的形式与内容。即使有人对这种不遵从语法规则的语言表达方式提出批评或质疑,仍然坚持自己在散文诗的独味。

三、回味

散文诗有了诗味与独味,还需要另一味:回味。回味的意思,引伸开去,犹如吃橄榄,吃着不仅有味道,而且还有一种回甘之美;又犹如啃槟榔,有嚼头,经得起反复咀嚼,每嚼一回,感觉有味外之味。

话又说回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得起反复阅读仍然有余味的散文诗,才是佳品。因此,可以说,好的散文诗味在其中,味在自然。这跟炒菜的道理一样,有味道的菜肴才好吃;无味,则如同嚼蜡。故散文诗的味,能回味无穷的,恰恰说明其韵味隽永。

猜你喜欢

意趣异质现代诗
基于异质分组的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
明确文体 指明路径 解密诗语
延续风雅
晋能科技半导体尖端技术喜获突破
回 味
碳排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地区异质效应
基于CuO/ZnO异质结纳米花的薄膜型丙酮传感器研究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书怀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联展”评选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