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雷的预感

2018-11-21高恒文

中外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傅聪无缘右派

□ 高恒文

《傅雷家书》中,1958年和1959年只收录寥寥五通,并且傅雷每年都只有一通,但仍然可以从中看出傅雷复杂的心态。自己被打成了“右派”,继而儿子傅聪突然“出走”,对这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来说是沉重的打击,犹如炼狱般煎熬。个人早已置之度外,远在异国他乡的爱子时刻牵挂在他的心头。终于“恩准”可以通信了,1959年那一封信,却只说了两件事:演出和爱情。关于前者,以这样一句话结束:“为这件事,我从接信以来未能安睡,往往一夜数惊!”对于后者,“一日未尝去心”,“因为这一点也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荣誉,英国人对男女问题的看法始终清教徒气息很重”。这两者恰恰分属于艺术和人生,正是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立身、自处的首要问题,于此我们不难想象得到,这封信无疑是傅雷深思熟虑后写的,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父子之情,实在动人。值得注意的是,信的结尾处,以破折号引出这样一段话:

“在此举国欢腾、庆祝十年建国十年建设十年成就的时节,我写这封信的心情尤其感触万端,非笔墨所能形容。孩子,珍重,各方面珍重,千万珍重,千万自爱!”

原来这封信写于1959年10月1日,是国庆节。知人论世,我们不难体会傅雷何以“感触万端”,其言外之意令人慨叹。

楼适夷先生在《读家书,想傅雷》中说:“应当感谢当时的某位领导同志,在傅雷被划成‘右派’之后,仍能得到一些光顾,允许他和身在海外并同样身蒙恶名的儿子,保持经常的通信关系。”这是相当难得的“破例”,诚如楼先生所说,“悠悠岁月,茫茫人海,这些长时期,在遥遥数万里的两地之间,把父子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否则,我们也就无缘阅读到这样的旷世杰作。但问题的另一方面,在那艰难的岁月里,仅仅依靠书信联系,即使是傅聪到香港演出也不能回家,无疑使父子二人愈加痛苦。傅雷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为世界乐坛培养出一位钢琴大师,但他却无缘在台下哪怕是仅仅欣赏一次儿子的演奏,这种痛苦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1963年10月14日,傅雷在信中说,“看到你描绘参观卢浮宫的片段,我为之激动不已”,接着述说自己对巴黎的记忆,最后说:“告诉我,孩子,当地是否风光依旧?”这最后一句,语气如此急切,包含着多么复杂的情感!而在1966年8月12日的信中,傅雷说:“想象我们的孙儿在你们的客厅及厨房里望着我们的照片,从而认识了远方的爷爷奶奶,这情景,又是多么叫人感动。”其实这种“想象”是异常痛苦的。所以接着又说:“尽管如此,对于能否有一天看见他,拥抱他,把他搂在怀里,我可一点都不抱希望……妈妈相信有这种可能,我可不信。”说得如此斩钉截铁,语气如此断然,是撕心裂肺的痛苦和绝望。此何时也!雷声轰然在耳,一场更大的政治风雨已经到来,傅雷显然感到了这一点:

“生活中困难重重,我们必须不断自我‘改造’,向一切传统的、资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感情与习俗作斗争,我们必须抛弃所有旧的人生观和旧的社会准则。”

“对于一个在旧社会生活逾四十年、满脑子‘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反动思潮’的人来说,他的‘自我改造’自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们正在竭尽所能、出尽全力去满足当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加诸身上的种种要求……”

竟然是以当时的“口号话语”描述国内政治风暴和自己面临的处境,却又如此表情达意,只有“出尽全力去满足”闪露出了思想感受。编者说:“这是父亲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离他们走上不归路,也不过三周左右的时间”。《家书》以这封信结束,给人以无限悲凉之感。

猜你喜欢

傅聪无缘右派
孩子气,赤子心
恐惧宴会的钢琴大师
钢琴天才傅聪:黑白键上有我的“终身”情人
剪发
有缘而来,无缘而去
大学生右派林希翎的下落
如果你不做,这个世界跟你无缘
“小说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