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然后拾起
2018-11-21■
■
我循声而来,慕名而至,追随心灵,寻找寄托。大西北之苍茫大地,因它而有了最真真切切的灵魂。
踏上这片土地,我好似成了一颗渺小的沙粒,面对着广袤无垠的大西北,我感叹大自然的匠心独具;面对着呼啸不止的狂风,我深陷于世间的万般凛冽;面对着热情似火的老腔,我欢喜中华沃土的人文情怀。
倏地,一声猝不及防的呐喊不动声色地
牵住了我的心,嘹亮、高昂。循声望去,那遥远的山丘上,有一个壮实的身影,他面向太阳,回声嘹亮。我这才晓得为什么老腔不适合舒缓地唱,为什么阳春白雪在这里生不了根,为什么在这里的人有如此坚强的灵魂。一切的答案都已融在这歌声里,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
寻声暗问歌者谁?我亦悄然爬上那座山丘,恰巧遇见刚才的歌者,好似遇见亲朋故友的微笑,一瞬间点燃了我的心房——那是最纯粹的眼睛,最真挚的表情,最朴实的笑脸。炎炎烈日之下,或高歌几曲,或满载期许。
“吃饭了吗?”好客的西北人民骨子里就散发着一种亲切,一种热情。“吃过啦。”“来旅游的吗?”我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我循声而来,你唱得真响亮!”夕阳的点点余晖映在他健康的肌肤上,闪烁着光泽。
“平时刮大风刮得厉害,俺们就必须得大声说话,就练出来咯!想听不?俺再给你来一嗓子!”话音未落,曲调先扬。这一声高昂嘹亮的老腔,惊鸿一瞥间,是我眼里的百媚横生。三毛曾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而此时此刻的我,正在老腔的八万丈深渊中穿梭、挪移……
曲罢,他将锄头撂于地上,心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缓缓仰望那几近消失的残阳,又慢慢低下了头,神色失落地说道:“老腔,还能传承多久呢?”他又缓慢地用手托住腮,用他粗糙而又坚实的手掌抚摸这沉睡的土地——这方他所热爱的土地。“没有人愿意学,更别提继承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真就这么没了可咋办!我对不起老祖宗!”说着,他老泪纵横于脸庞,我亦感到鼻头酸酸的。我回头望着大西北的土地,耳畔又响起了阵阵老腔之声,看着眼前的西北汉子,我不禁明白,传承是多么重要——它生,他们生;它荣,他们荣;它兴,他们兴……老腔,在我平静的心湖中,投下了细碎的石子,涟漪阵阵……
我们好像少了那么一股传承的气息……
现在,我们生活在方便、快捷、新潮的新时代,享受着平板、手机、电脑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然而却忽略了老腔、秦腔、花鼓……时间在不停流逝,而我们在不断丢失……
阵风又起……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放下,然后拾起。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沉下心,而后拾起那些几乎被遗忘的文化,携手共进,铸就灿烂中华的明天。
我拍了拍他的脊梁,扶他站起,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为老腔做点什么。
让我们一起,放下,然后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