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解题中整体法的运用
2018-11-20齐静平
齐静平
摘 要:在高中阶段,力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知识,在高考分数中拥有较大占比。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整体法的运用能辅助学生处理大多数力学难题,因此,必须对此加以重视,不断提高解题速度和质量。主要围绕整体法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探究其在高中物理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力学;整体法
在学习物理力学知识时,学生发现了丰富的展现方式和受力状况,在处理一些力学问题进程中,同时要思索怎样把不同受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全面剖析受力状况,因此,整体法随之诞生,其可以协助学生高效提高物理成绩,要进一步对其展开探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一、整体法在物理力学解题中的重要性
在高中物理知識中,力学是最为基本的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比如一些力学问题里囊括的受力状况较为繁杂,解题有较大困难,致使学生常常不能准确通过题面来处理问题,从而自信心备受打击。因此,在面对一个物体被不同力影响时,便易于产生剖析或者解题差错[1]。
隔离法和整体法均是处理力学难题的主要手段。其中后者的主要观念便是把受力物体自身当做一个总体,且把互相间具有的不同受力当作总体的内力,从而化简较为繁杂的受力剖析进程,省略一些较大受力剖析目标。用宏观视角来看,此办法能协助学生在总体上处理物理力学方面的问题,清晰问题中满足总体法的大量条件细微之处,之后再运用这一手段引进解题进程,把物体间的互相作用力当做一个体系内力。在掌握整体法的进程中可发觉,其可以高效规避之前学生对单一物体展开的解析进程中有概率发生的解题精准性较低情况,其在指引学生利用实际问题来做出明确的判断和选择,利用整体法处理习题好似在融合解题构思,对塑造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性作用。
二、高中物理力学解题中整体法的应用
就整体法而言,其能有效处理高中阶段的众多力学问题,学生在掌握受力体系进程中,要做到利用整体法来处理受力体系,且利用其解析受力进程,更要融合隔离法来用不同视角去审视问题,以此不断提升自己解题的速率,确保准确率。
(一)在受力体系中利用整体法
在不同物体互相接近彼此后,其物理受力状况会变得愈来愈繁杂,以往学生在碰见此种状况时往往会觉得有心无力,不知所措。然而多力作用在高中所学的物理知识中却非常普遍,因此,必须通过整体法来剖析受力体系,找到解题的正确方法。
率先要清楚的一点是,多力作用在相同物体时便可把数个力当做一个总体的体系内力,这时便可利用整体法来处理难题。
比如:一个直角形的小车在地面上(水平)是静止状态,其中M等于30千克,a(倾角)等于30°。此小车的斜面上置有一滑块B,其在车的上端滑轮地点和其余一个滑块C互相衔接。假定Mb等于15千克,Mc等于3千克,若是滑块的加速度等于2.5m/s2且维持下滑形态,车所遭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是?
在此问题中,滑块在小车的斜面中运动,其和小车互相间的作用力可当作一个体系内力,所以要思考使用总体法把滑块和小车当做一个总体,之后进行解题进程。这时要利用到学生以前掌握的牛顿第2定律,把小车和滑块构成总体,且经过水平方向受力来描述此体系内力,其表达式是:ΣFy=m1a1+m2a2y+m3a3y,在纵向方面,滑块和小车的共同受力体系还可利用下列公式运算得出N,具体是N-(M-MB+MC)g=Mga-mBasin30°,从而带进具体数值得到N的最终结果。
运用整体法处理以上类似题目时,在用这一办法把滑块和小车一同当做单独总体之后,对总体物体的受力剖析便要站在水平方向与纵向方向来对待。当然,物体的受力进程还可运用整体法来解释,若是对物理中的受力进程尚未认定,还可鉴于始末状况和一些力学特点量方面综合整体法来处理难题[2]。
(二)和隔离法联合处理力学难题
在一些力学问题里可运用隔离法搭配整体法来实施解题进程,由于整体法在一些状况中不能展现本身真正的高效处理水平,因此这时要及时综合隔离法来处理难题。其解题构思便是把物体的分割部分当做一个总体,且搭配总体法来剖析此分割部门的受力状况,因此说隔离法可以当作处理物体某一部分受力状况的总体法,也就是局部总体法。简而言之,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物理知识要点,往往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运用整体法时要站在不同角度全面分析,依据问题中给出的物体差异受力和受力部分来运用正确的解题,以此提升解题进程中的精准性,展现整体法在解题进程中的优点。
综上所述,学生要想有效提高物理综合水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要加强整体法的运用。在实践中结合具体内容来鉴别其受力状况能否满足此方法的运用,针对问题和方法思维及时调节所用的解题对策,从而确保解题的速率和质量,这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必须深刻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邵嫣然.关于高中物理力学解题中整体法的分析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5):117.
[2]侯呈霖.整体法在高中物理力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