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其新时代价值
2018-11-20姜明明
姜明明
摘要: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的构成单元,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之于文化的基本判断和认知,包括人的最高本质,文化的内涵,文化的社会目的及意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同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力等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根本理论来源,深挖其理论精髓和思想内涵有助于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會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时代价值
2018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仍需继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新时代文化的自觉自信、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都需要深挖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精髓并付诸于实践。
一、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发展唯物历史主义的过程中,提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初期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在早期的研究中先是对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文化”一词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不同语境下,表述会有所不同,存在形式亦会发生变化。
1.产生于特定文化中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通过“批判的武器”——对天国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衍生到对尘世的批判、对法的批判、对政治的批判,并将这一批判精神外延到对文化的审视之中,矛头直指现实世界,揭示出宗教和政治制度对人的剥削和压迫,以期通过“武器的批判”来找寻人之为人的真正所在。作为宗教外延项下的特定文化,因其麻痹着人们的神经、桎梏着思想的解放,亦应加以批判,最终实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彻底革命。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在实践中应运而生。
2.马克思关于文化内涵的初步界定
综观马、恩的文献,“文化”一词出现频次甚微,但以其他形式出现的“文化”较多,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不同语境下,主要呈现出三层涵义:一是表示某一时期的社会文明状态,包括物质生活水平和道德精神生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多次将“文化”与“文明”联用,如“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二是表示创造性的对象化活动——化人、化物。“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自化和他化,进而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成果,这种化物又反作用于化人,实现人区别于动物的真正自由。三是表示关于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包括宗教、哲学、政治等,如“所谓文化史全部是宗教史和政治史”、“自由的出版物是变物质斗争为精神斗争,而且是把斗争的粗糙物质形式理想化的获得体现的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阶段
在厘清了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进一步论述了人类文化产生的源泉和基础。马克思认为,要辩证地看待文化和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项,文化并非产生于抽象的主观意识之中,而是植根于现实的物质生产资料及生产基础之上。正如恩格斯所言:“直接的物质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者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并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的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
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产生能动反作用效力。“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经济发展的速度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水平,积极的文化能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消极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让文化正向推动经济发展。值得注意,在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的同时,二者间也存在相对独立的特性,其发展步调并非完全一致,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成熟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彼此间联系,探讨了艺术与人类自由的关联,进一步概括了文化的核心内容,将文化的核心内容定义为培育人的思想素质和知识素养。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只有从本心出发才能实现是真正的劳动自由,一旦物质生产劳动与其它活动发生剥离,劳动则会失去其本真的目的,资本的入侵使得劳动者“直接变成了雇佣工人,不管它们的内容和支付怎样不同”,资本在异化了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后,妄图异化人的精神生产劳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精神生产领域都能被异化,艺术因其不参与利益的生产尚可保持相对的自由与独立,“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此,不以物质生产而以人自身能力提高为目的,在提高人的能力的过程中同时也可以完成物质生产过程。文化思想的内驱力就在于通过对劳动主体即“人”的教化,“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为具有尽可能被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从而实现“社会人”向“文化人”的转变,最终成为“自由之人”。文化的核心要义之所在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核心内容包含培育思想素质和培养知识素养。通过对思想素质的培育,使人真正意义上与动物区别开来,通过对知识素养的培养,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区别开来。
在马克思晚年时期,研究的重点从经济制度及其经济规律转向对从人类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的文化视角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他的《人类学笔记》中集中阐述了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马克思试图通过考察整个人类历史,来分析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相关问题,并对其以往的思想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文化的发展依托于物质的生产,这一文化发展规律是基于对西方社会历史的考察,而对东方历史规律的探索,则孕育了马克思“世界文化”的理論。
综合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主要包括:(1)实践是人类特有的生命活动,既包括人与自然之间遵循自然规律的活动,也包括人与人的社会交往,甚至还包括精神世界的生产活动;(2)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必然决定于经济基础、受制于社会物质生产资料,同时文化对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文化并非孤立于政治经济而独立存在,而是社会和历史共同作用的产物,它随时代的更迭而变化,其自身发展又具有一定之规。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新时代价值
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为动力源泉,伴随着时代的更迭而不断发展,其丰富的内容构成了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文化和文化建设在新时代的角色定位和重大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巩固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为指导
马克思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反映了其对人类史、民族史及世界史的基本观点。他揭示了文化产生的唯物主义立场,提出了文化的价值追求即是人的解放,强调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作出了人类在什么阶段就有什么性质文化的科学论断等等,对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仍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所蕴含的核心要义,用开放并非封闭的眼观去审视其内涵和实质、用与时俱进并非陈旧迂腐的思维去理解其发展规律和世界格局。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发展、建设等基本观点并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之中,以“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为遵循,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汲取充足养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华夏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流中,其蕴含的理论精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的“以人为本”思想,告诉人们道德实践提的至高地位,有益于人的精神开发和自我道德的建立;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思想,指引人们要坚持人格的独立和气节的高尚,不为威武、贫贱、富贵所屈服的顶头立地气概;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贵和尚中”思想,帮助人们保持平和包容之心,做事不走极端,求大同存小异,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这些基本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恰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逻辑: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一种“传承”和“创新”的态度,结合于新时代的发展步调,传承着创新、创新着传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用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与丰盈来滋润,更要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促进人民群众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立足特色优势——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不是人们随心所欲创造的,而是在现实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尊重文化发展的历史沿革,认清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实践性,促使文化健康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中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改革与创新,始于中国红色革命文化,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形成了独具特性的先进文化。如,新民主主义文化中所蕴含的一系列红色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革命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这些革命精神其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亦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淀和升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成熟提供了现实可能。
(四)建立基本坐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层维度对我们做出了要求,即“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要构建一个怎样的社会”以及“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精神的展现,还是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展露,更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基本价值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建思想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构建体现了衡量公民道德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尺,这也是从“社会人”升华为“文化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支撑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各个层面,将其转变为人的精神追求,并让人养成相应的自觉行动。
三、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发展状况,在一定情况下甚至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深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之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探究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内在精神,立足于中国实际,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起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热情。通过改革和创新来平衡经济健康发展和文化繁荣发展的关系,不懈实践、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进而开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纪元,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通过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提高全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润物细无声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胸怀世界,面向未来,促进新时代文化思想建设的蓬勃发展,促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