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合同纠纷的预防方法分析
2018-11-20陆修齐陆旭明
陆修齐 陆旭明
摘要:当前经济发展,企业间的合作交流逐渐加强。在合作过程中合同就是极为重要的条款内容。若在合同处理过程中稍有不善,就会影响企业效益的顺利实现。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企业经济合同纠纷进行预防。
关键词:企业 经济合同 纠纷 预防方法
企业经济合同从磋商阶段开始到合同终止,整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纠纷风险,有些经济合同甚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有些犯罪分子常利用经济合同的漏洞谋取非法利益,所以必须要有效的预防企业经济合同纠纷出现,减少经济合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保证企业利益的顺利实现。
一、合同签订前的纠纷与预防
磋商环节的缔约过失。缔约过失指的是订立合同时,一方当事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下的应该负有的义务,导致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受到损失,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第四十二条、四十三条规定,缔约上的过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第一,假意借着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第二,对订立合同相关的重要事实被故意隐瞒,或者是提供虚假情况;第三,对于订立合同中知晓的商业秘密,被不正当使用或者泄露;第四,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其他行为。为避免缔约过失造成的损失,必须要有效的预防。
首先,合同磋商订立时,需要将对方的经营情况、项目局部等进行调查,了解对方真正的意图,并分析合同标的,全面调查市场,防止出现判断失误。其次,磋商过程中需要观察对方是否有反常,比如商品十分短缺,对方表明有大量货物可以供应等,对方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有恶意欺诈的情况,合同不成立会出现缔约过失,也会使我方失去良好的机会,无法再与第三方订立合同。再者,要约生效,需要履行先通知的义务,不能私自将要约撤回。最后,缔约时,一方若有注意、说明义务,必须要履行,不能因为自己的问题造成对方权益受到侵害。
二、合同签订阶段的纠纷与预防
要签订书面合同,以便有载体证明合同关系的存在。对于口头和其他形式的合同,由于举证难度大,因此是比较容易纠纷的。
合同的文字、格式需要规范,内容语法完整,文字清晰明确,避免使用俗语、方言等。合同条款的内容需要完善,将权利义务在合同中明确,提高其可操作性。尤其是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法需要科学的约定,约定需要明确、规范。合同中需要注意防止出现去除提供方、加重接受方责任的情况,以及将接收方主要权利排除的条款内容。
合同的签订人也需要给予重视,除了法定代表人之外的人签订合同,需要有授权的委托书,并保证是在代理权限内的。保留授权委托书,将其作为合同附件。
三、合同履行阶段的纠纷与预防
签订合同之后,需要对合同履行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完善合同档案以及报表制度,保证合同履行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健全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预警制度,全面监控合同的履行过程,保证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被及时的发现,并得到有效的处理,使法律风险得到降低,同时有效行使抗辩权、解除权等。履行合同时需要将相关资料收集并有效保存,能够将合同履行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做到全面的监控,一旦今后出现纠纷能够有充足的证据。同时能够对双方责任进行明确,减少纠纷出现的几率。合同履行中,货物交付验收也是重要的内容,必须要有证据证明自己已经履行了义务,防止无法举证而在今后的纠纷诉讼中失败。对于传输的电子邮件、传真等,需要对其真实性进行确认,收到电子邮件、传真等之后需要由授权代表进行签字或者盖公章,获得对方确认,防止出现纠纷对方不认可。或者是在合同中将电子邮箱、传真号码等明确标注。对于合同中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需要及时认真的履行,比如合同履行的抗辨权、违反合同要求赔偿的权利、单方合同解除权等。
四、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阶段的纠纷与预防
如果合同要出现变更,必须要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才可以,不能单方的进行合同内容变更。同时保证变更的内容是明确的,并对变更签订书面的协议。如果一方当事人要对主要债务延时履行,作为另外一方当事人需要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行使权利解除合同,否则该权利就会失去效力。若合同或者法律规定中对单方行使解除权进行了规定,解除权行使的一方需要通知对方。协商解除时需要签订解除的协议,并明确约定合同解除之后后续的相关事项。
五、全面、及时对合同法律纠纷进行处理
如果出现了合同纠纷,而双方当事人就不能协商达成一致,就需要企业结合合同约定的方式对争议进行解决,保证合同法律纠纷得到全面、及时的处理。向法院提起诉讼时需要注意诉讼的时效,需要在诉讼时效内进行起诉,如果超过这一期限就会失去胜诉权。由于合同纠纷而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对诉讼管辖进行约定,需要被告住所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所以在对合同进行签订时,需要努力争取对自己有利的管辖法院。对于诉讼保全,申请的一方需要有胜诉的可能性,若败诉,需要对另一方当事人由于诉讼保全而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若在訴讼中双方通过调解达成了协议,调解协议是有法律效力的,需要双方认真的执行,如若不然,法院就会强制执行。如果协调不成,或者是对法院的判决不服的,应在受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或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就是最终的审判,需要当事人必须执行。若当事人认为判决有错误,在不会判决、执行停止的条件下,可以利用审判监督申请原审法院或者上级法院再次审理。
六、结束语
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经济合同纠纷是无法避免的,为此企业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与策略,有效的避免经济合同纠纷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