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油腻”的旧词新用
2018-11-20刘璐
刘璐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飞速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通词语被赋予新的义项,以新词的面貌出现,我们常见的普通词语“油腻”也摇身一变,成为网络界用词的新宠。本文试从“油腻”的词义、句法功能、新发展和演变的动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词义;句法功能;动因
油腻现在用来形容一个人不够清爽、世故圆滑。该词因常用词组“油腻中年”在2017年10月走红网络而流行,形容体态肥胖世故庸俗的中年人。2017年12月18日,“油腻”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油腻,这个新近和中年男子紧密捆绑在一起的词汇,猝不及防地成为了网络流行语。现在,“油腻”一词仍频繁地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一、“油腻”的词义探究
根据《汉语典籍》(第四版)检索发现“油腻”一詞最早出现于唐代的一些医药典籍中。
(1)凡热病新差及大病之后。食猪肉及羊血肥鱼油腻等。必当大下利。医所不能治也。
——《备急千金要方第十伤寒下》
(2)诸产后先痢鲜血后杂脓及腹中绞痛。橘皮桔梗各贰分生姜壹两水壹升。煮取半升。分叁服。壹服研壹圆如梧子服之。七日慎生冷油腻醋面。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一[万病]》
(3)进一服。未差。三日更服一剂。以利为度。忌酢物生冷油腻粘食。并出一卷中千金疗痰饮。
——《唐王焘先生外台秘要方第八卷》
以上诸例中的“油腻”均表示“含油多的食物”。
《现代汉语》(第七版)中对“油腻”的释义如下:
1.形容词(食物)含油过多的:他不爱吃油腻的食物。
2.名词含油多的食物:忌食油腻。
作为网络语的该词,通常可以理解为形容某人活的不清爽、不体面、不优雅。关于该词最常见的两个相关词组,一个是饭圈中常见的“油腻小生”一词,常常形容一些油头粉面,很爱耍帅,让人有点腻味的小鲜肉。另一个词就是2017年10月很火的“中年油腻”一词,多指代那些世俗圆滑,流于套路,没有真正的才学和能力又喜欢吹嘘的中年人,让人腻味。后也用以形容一些事物缺乏新意,甘于庸俗,流于套路。如以下情形:
(4)中年去油腻步骤:1.不带各种串。2.简单运动,底线是没有大肚子。3.勤刷牙洗澡保持卫生。4.不穿唐装僧袍类似服装,也不穿得老来俏,进来纯色为主……(微博 2017年10月24日)
(5)影片即是以这一连串凶杀案为主线,这是1999年时科恩兄弟就已写下的剧本,片中马特·达蒙“从油腻中年男子变成变态杀人犯”,就像极了科恩兄弟旧作《冰血暴》。(长江日报 2018年1月10日)
(6)近期的杨洋,好像是又多了一个称谓,油腻小生。刚知道时我还不信,明明是一个挺干净帅气的男生,怎么会和油腻沾了边。(海峡网 2017年9月9日)
(7)毛女士还坦言,以前印象中的郫县豆瓣无一例外都是大红色的外包装、乡土气息浓厚的标识和一次吃不完后的“实惠”,但如今超市各种或独立简装、或精致瓶罐的郫县豆瓣酱、豆瓣粉不仅在外形上实现了大变身,连标志和产品设计都更时尚,“不是曾经看上去的满满‘油腻,而是透露着小清新。”(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18年8月14日)
例(4)中的“油腻”指的是中年男子带各种串状饰品,身材走形,不注意个人卫生,衣着方面博人眼球等,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不适感。例(5)是指“马特·达蒙”以前所饰演的“油腔滑调、邋遢不堪”的中年男形象。例(6)中的杨洋是一个年轻帅气的男星,在此却称他为“油腻小生”,这里的“油腻”是说他经常耍帅,摆出一些格式化、固定化的动作来博人眼球,让人感到腻味,不再新鲜。例(7)中的“油腻”则是指豆瓣酱和豆瓣粉以往的包装过于俗套,缺乏新意,不能够给人以清爽的视觉冲击。
“油腻”一词爆红网络的原因是“中年油腻”梗,具体出处为微博博主@胖虎鲸发的一条中年男性去油腻步骤博文(例4),具体走红时间是在2017年的10月24日。由于众多网络大V和公众号参与话题,使得该梗走红网络。著名诗人、作家冯唐在微博上发表了“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的博文,针对这个话题高晓松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具体如下,摘自@高晓松: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1.嘴甜。甜能解腻。2.事儿少。3.不混圈子。世上没有清淡圈子,都油腻。4.凡事最多说三点。说多了腻歪。[2]
与原有词义相比,“油腻”不仅增加了新的义项,还可以用来形容人。表示不优雅、不清爽、不体面,让人感到腻味和不快。如下例:
(8)作为“中年不油腻”的典型代表人物,胡兵十分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高效的身材管理。(2018年4月20日 环球网)
(9)不少网友把“砖”拍向陈思诚,认为几十位“老戏骨”的精彩演技都没能拯救他的“油腻”。(2018年4月13日 扬子晚报)
例(8)是说胡兵虽已经年到中年,但仍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刻苦锻炼,进行身材管理,以免成为油腻中年。这里的“油腻”意为“给人以腻味、不清爽、邋遢、不紧致的形象”。例(9)是在讽刺陈思诚的演技不好,不能给人以舒服的视觉体验。这里的“油腻”意为“让人感到不快、不喜的感受或体验”。
二、“油腻”的语法功能
“油腻”作为网络新词迅速被大众接受,频频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新词“油腻”主要作形容词,并且其用法符合形容词的相关语法特点。“油腻”用作形容词通常用来形容“给人以腻味、俗套、缺乏新意、世俗圆滑、不清爽之感的人物形象、画面或心理感受,让人不忍直视”。如以下情形:
(一)可以作谓语
(10)我的大叔男票真的好油腻!(百度贴吧 2016年1月7日)
(11)他的造型好油腻,网友都不忍直视。(百度贴吧 2017年2月8日)
(二)可以作定语
(12)油腻中年?不存在的。(凤凰家居 2018年3月26日)
(13)油腻综艺?《热血街舞团》这确定不是在黑各位导师么?(石家庄传媒网 2018年3月19日)
(14)有些男人为什么有种油腻感?(搜狐时尚 2015年12月14日)
(三)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
(15)王者荣耀:童子COS不知火舞超油腻!网友不敢看,看完战绩服了!(东方网 2018年03月15日)
(16)周渝民新剧被吐槽为肥头大耳太油腻,原来是因为少了这条线!(猫扑 2018年3月4日)
(17)35岁的她活成了18岁少女,谁敢说中年妇女很油腻?(搜狐时尚 2018年2月20日)
(四)可以受“不”修饰
(18)油腻是一种生活,不油腻是一种修养。(搜狐网 2017年11月3日)
(19)吴秀波:一个不油膩的中年人(周冲的影像声色 2017年8月7日)
三、“油腻”的发展
在《说文解字》中,“油”意为“河川”,“腻”意为“肥”。腻是形声字,左边的月是形旁,表示这个字和肉有关,右边的贰是声旁。
(20)“情爱著人如黐胶油腻,急手解雪,尚为沾染,若又反覆寻绎,便缠绕人矣。”
——宋苏轼《与蔡景繁书》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苏轼是第一个使用“油腻”这个词的诗人。他曾在《与蔡景繁书》中提及“油腻”一词,如上文例(20)中的“情爱著人如黐胶油腻”。“油腻”在这里是一个名词,指的是油脂油膏。在他眼里,情爱如油膏,黏黏糊糊,沾上了就去不掉。
(21)“这油腻腻的,谁吃这个!”拣了一个卷子尝了尝,剩的半个随手就递给丫鬟了。
——《红楼梦》
由例(21)可知,《红楼梦》里的贾母是不喜油腻的食物的,例(21)中的“油腻腻”是“油腻”的形容词形式,说的是油腻的状态。在这里,油腻是形容词,表示“含油过多的”。本身虽然不具有感情色彩,但含油过多的东西往往令人难以下咽,给人以湿哒哒,黏糊糊,不通透的心理体验,让人心生厌烦。
(22)摆脱中年油腻,啤酒肚就要这样减!
(23)即便是现在观众最熟悉的“黄小厨”形象,也没有丝毫油腻感,反而多出暖暖的烟火气息。(2018年1月22日 华商报)
(24)观众期待的对中年危机的探讨没出现,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油腻爱情故事倒是不断,难怪有人感慨:可惜了优秀的演员阵容。(2018年3月20日 北京日报)
例(22)的“油腻”是指“身材走样,肚子大,给人以邋遢、不清爽之感”。例(23)是说著名演员黄磊虽然擅厨艺,经常与油腻的食物打交道,但却没有丝毫中年男人带给人不适的气质,一种带有浓浓的文青色彩。这里的“油腻”,是指“圆滑世俗的中年形象,给人不适的心理感受,让人觉着腻味”的意思。例(24)中的“油腻”是指“电视剧情节老套,没有创新,让人嗤之以鼻”,人们对老套的情节已经心生厌烦,提不起精神。
油腻从表“油脂油膏”、“含有过多的食物”到表示“含油多的”,从形容“食物、事物不清爽”到形容人,从形容人的外在展现到形容人的内在。用油腻形容人,包括肉体油腻和精神油腻两个方面。肉体油腻,指的是不讲究个人卫生和外在形象。精神油腻,指的是缺乏自知之明,行事老套,物质气息较浓厚。例(23)中的黄磊则是不油腻的代表,人已中年,身上还有文青的味道,给人以清新之感。不管是油腻的食物、油腻的桌子、油腻的头发、还是油腻的中年男子、油腻的故事,被油腻形容的对象都有这样的共同点:不清爽、让人不适。
四、演变动因
(一)语义转化的认知心理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对应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油腻”的本义是“含油多的食物”,后来引申为“不清爽、腻味、让人反感”等义,是一种由心理感知的抽象化的概念,由具体事物带来的感觉投射到带来相同感觉的其他事物上。随着网络等新兴事物的兴起,人们也不再只满足于创造新的词语去描述世界,也将已知事物与新事物通过相似联想联系起来,用已有的认知去表达、处理新事物。在表达、处理这些新事物时,人们习惯于从一个比较具体的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比较抽象的认知域,用具体概念来指代抽象概念,运用隐喻思维完成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实现词语意义的扩展。油腻,总会给人带来感官上的不快,让人想起肥油直流的食物、油垢粘腻的桌面、脑满肠肥的面孔,现在还能让人想到猥琐恼人的笑容和高谈阔论的嗓门。这种感官上的不快,让人由物联想到人,由此,催生了“油腻”的新用法。由冯唐潜心研究“油腻的中年男”开始,标签式群嘲一拥而起,“油腻中年女”、“油腻大妈”、“油腻大叔”等也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二)网络背景下人们的求新求异心理
网络的发展使人们交流的方式更加多样,语言表达更加新奇。使用网络进行交流的人群,大部分都是喜欢新鲜事物,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他们求新求异,树立自己的标志,在接收新鲜事物的同时也向外传递自己的新观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油腻”的词义也随着人们的创新使用发生扩展,从形容食物到形容人都来源于人们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对“油腻”的创造性使用。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语言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因此,对原有词语的新应用相应而生。
五、小结
在当今社会中,网络新词层出不穷,不少网络新词都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对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产生了深刻影响。拥有新义的“油腻”在当前的网络新词中风头正盛,但它不一定能成为汉语常用词汇或基本词汇。如果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符合汉语词汇发展的规律,它就有可能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如果它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那么它将会是众多已经消失的网络词语中的一员。
注释:
冯唐.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微博,2017(10).
高晓松.微博,2017(10).
本文语料来自于人民网和百度搜算引擎.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Z].商务印书馆,2016.
[2]张绍全.词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J].外语学刊, 2010 (1).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吴登堂.词义的繁华[J].辽宁师专学报,2004 (2).
[5]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学(增订本)[M].北京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