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职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策略
2018-11-20朱晓蓉
朱晓蓉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文化基础的核心部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职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要突显中国文化传统的实践性、自觉性,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结合,知行合一,《传统文化与沟通交流》课程对此做了尝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职;传统文化;课程策略;知行合一;自我省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地位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1]其中,文化基础应该是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两项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同时文化基础必然是合于时代要求和中国特色的。作为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思维方式以及道德品质、人文情怀、审美趣味这些核心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塑造作用,必然是学生文化基础的核心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方法
要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须打好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那么学习的重点和方法是什么?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2]。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主轴是什么?只有明确了主轴,才能让学生学至实处,这就需要了解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是实践性的,是为了提高心灵境界、养成理想人格的,是知行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哲学”[3],而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其功用“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中国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学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要“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4],而这个使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也就是不受学科限制的、全面发展的人。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场所在寻常日用间、在各种社会关系中。
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都是伦理性的,是关乎各种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情境。张岱年先生说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5]。人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历事炼心,才能顺利完成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提升生命的境界。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心灵境界、养成理想人格的实践方法是自我觉知。
为了养成理想人格,“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6]。这个“觉”和西方认知科学和脑科学所说的“元认知”很相近。元认知是对自己思维的思考,也包括对自己情绪的觉知,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思维和情绪的自我调节。而中国文化的“觉”却旨在心灵世界的提升。冯友兰先生将一个人“顺着他的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做事,对自己所做的事“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这样的人生境界叫“自然境界”,而比自然境界高的生命层次有“功利境界”(自觉为己谋利,其后果也可以利他)、“道德境界”(自觉为社会利益做事,“正其义不谋其利”)和“天地境界”(自觉为宇宙利益做事)[7].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核心就是关于人的自觉,所以它在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养成理想人格的过程中讲求“三省吾身”、“君子慎独”,“修身克己”。
据上所言,要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抓住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提升心灵境界,养成理想人格是目标,知行合一、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自觉自省是学习方法,天人合一、中和中庸、崇德利用是学习内容。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职院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
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课程教学要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标,要跳出学科本位的束缚进行整体运作,要与具体生活情境相结合,突出“实践力行”的特点,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完全一致。
目前各高职院校傳统文化的教育正在起步中,其基本策略包括相关课程的开设,如开设大学语文、中国文化概论等必修课,开设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散文经典、书法、绘画、古代传统服饰等选修课;或是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举办经典诵读、论坛讲座、传统才艺比赛、传统节假日庆祝、汉服体验、参观走访等活动,形式多样,值得肯定。但突出的问题还是主体课程教学内容枯燥、方式单一,重传统文化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和训练;第二课堂活动流于形式,不太容易触及心灵境界的有意识提升。传统文化的教育主阵地还应该是课堂教学,所以一门真正触及精神内涵、实践性的传统文化核心课程有开设的必要。
再者,就高职学生的特点来说,学习畏难,不喜思辨,自控力较弱,学习和工作的耐心不足,情绪管理差,吃苦耐劳精神不强,虽然爱动手,但践行能力并不理想。柏拉图说“教育是心灵的转向”,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与学生的心灵提升息息相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灵提升的愿望和人格完善的自觉,心胸由狭隘变得宽阔,个性由怯懦变得刚强,谋事由利己变得仁受利他等等。所以高职院传统文化的教学不能和普通高校一样偏于理论思辨,而是要更多地和高职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相结合,偏重于生活情境的练习。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传统文化与沟通交流》课程探索
目前高职院传统文化教育开设的必修课程基本是大学语文或中国文化概论这一类,教材大多采取文本节选的方法,内容比较松散、零乱;或采用文化分类的方法,偏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实践性较弱,不太适合高职院学生。而《传统文化与沟通交流》课程的设置尝试以人际沟通为切入点和训练主轴,突出课程的系统性和实践性,旨在解决以上的困惑。
(一)以人际沟通为内容主轴,用沟通理论搭建外在框架
(见下页表1)
(二)以自我省察为训练切入点,以知行合一为方法论
知行合一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儒学大家王阳明先生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本是一体的,知而不行的原因是“被私欲隔断”,所以要时时修克己功夫,“去私欲,存天理”。而这个自我省察,时时观照内心喜怒哀乐情绪涌动,使之归于中正平和的过程,就是最重要的让行为摆脱贪嗔好恶内心情绪的捆绑,让知与行一体的关键点。再者,阳明先生认为“人须在事上磨”的,修身克己的功夫不能靠独处和静思获得的。
如表1所示,传统文化化的学习同样不能只停留在文化知识的讲解上,还要跟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践行中明理、自省、改变思维和行为习惯、提升心性。
(三)训练具有可操作性,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
传统文化的学习既要让学生明理,了解文化的内涵、对人生境界提升的意义,其训练还要落在实处,切实可行,可操作,可评估,每一个训练点的要求要明确可行,其成果可呈现,可呈交。如沟通形象就可以让学生呈交微笑自拍、站立坐行写真、小组造型;沟通礼仪,可以要求学生迟到时必须向全班同学行礼,当众演讲之时必须有一套鞠躬、问好、致谢的流程;上交作业时要呈交、面带微笑、目光注视、口中寒暄;上交电子作业,文档名称要修改到位、文档排版要规范;经典诵读要有量的规定;主题演讲、课外传记阅读要上交思维导图或PPT作品;个人宣讲经典要上交完整规范的视频作品等。
(四)与时俱进,善用信息化学习工具
传统文化的学习也要与时俱进,教学手段要丰富多样,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各种信息化学习工具。课程不仅要借助网络平台,如毕博平台、蓝墨云班课平台,上传资源、发布信息、交换作业,用即时通信工具,如QQ群布置作业、即时互动,还要让学生自主推荐优质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如公众号、APP、课程平台,让小组创建自己的公众号或学习空间,发表传统文化的学习资源和成果。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借助学习制作PPT、活动视频、思维导图,来呈现学习成果,这既可以丰富学习形式,还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培養学习能力,锻炼动手能力。学习使用工具的过程,也是历事炼心、磨炼人格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J].中国政府网,2017.1.
[3][5]张岱年.中国文化精神[M].第六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
[4][[6][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