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8-11-20张颖
张颖
摘要: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不同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历史,也需要进行语言文化学习,特别是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让学生的文化交际以及应用能力得到强化,让学生的文化知识以及思维方式得到提高,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水平。本文就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学;德语教学;跨文化能力;培养
如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不同国家间的交流逐渐频繁,德国也是我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有着很深的合作。大学教学中,德语是重要的学科内容,为使大学德语教学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适应,不仅要注重德语知识的传输,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保证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的为今后的发展以及国家间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意义
首先,跨越文化差异。德语作为德国、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等国家的官方语言,在全球范围内约有4亿人在使用[1],其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民族种类也是比较多的,文化的差异也很大,特别是与我国的文化差异是很大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对德语文化进行了解,跨越文化间的差异,便于学生更好的应用德语知识。
其次,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在德语学习过程中,其注重目的就是运用语言,而要更好、更加灵活的运用德语,还需要对其文化、背景等进行熟悉了解。由于国家的国情不同,风俗文化以及语言环境、使用习惯等不同,德语的运用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只有了解德语国家的文化,才能够保证语言应用的效果,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可见跨文化能力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
最后,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要使学生了解德语应用国家的经济、文化、贸易、科技等方面,强化学生的国际意识以及文化交流意识,让学生更好的运用德语,体现出我国国民的高素质,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是极为有利的。
二、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优化教材内容
在大学德语教学中,教材是重要的内容,如今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德语教学理念、方法等研究也逐渐加深。当前大学德语教材编写时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德语教材需要满足教学大纲以及各种指标的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德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编写教材时,要注重文化、语言的对比,挑选的主题需要贴近社会生活,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拓展和延伸内容,比如工作、学习、家庭、饮食等。在教学内容上要对比中国与德国文化的不同,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德国文化中观念意识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
与此同时,教材编写过程中还需要将具体的语境与语言文化知识相结合,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把握德语语言知识。教材将不同交际意向的语境结合起来,并给出相关联的话语材料,比如对于问路的问题,德语中经常使用这样的句型“Entschuldigung,wie komme ich zu…?”,意思是“对不起,请问我如何来…”,如果是中国学生可能会这样说“wie gehe ich zu…?”意思是“请问我如何去…”[2],这样对于学生的吸收理解是比较有利的。
此外,在德语教材中需要增加德国国情的知识,让学生对德国能够产生客观的理解,并选择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内容,使学生对德国文化更好的了解,也能够防止学生出现偏见的思想。
(二)强化实践应用
在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德语运用能力的渗透,还需要让学生对德语的利用全面的把握。在課堂教学的基础上强化课后的实践应用,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德语文化知识。可以指导学生浏览德语学习网站、观看书籍、电影,组织学生德语文化专题讲座等,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德语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践,或者组织学生参与德语夏令营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方法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大,提高学生的德语兴趣以及实践能力。
(三)提升教师跨文化水平
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还需要注重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水平,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德语语言知识,并掌握德国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对比分析中德语言,使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得到提升,尊重外国文化,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3]。教师还需要有意识的进行跨文化特点的德语教学,组织学生讨论对德国文化、德国人的看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德语学习积极性,更好的认识德语语言文化知识。
三、结束语
总之,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在德语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语言、文化等知识的提升,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德语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石惠.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05):132-133.
[2]文国琴.论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 (01):115-117.
[3]葛艳,朱建华.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 (02):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