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华法林与其他药物联用对抗凝作用的影响研究
2018-11-20蔡丽秋杨丽雄
蔡丽秋,杨丽雄
华法林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特殊的口服抗凝药,尽管不断有新型抗凝药物上市,但对于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至今尚无其他药物可以替代华法林。华法林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再加上药物、食物、患者原有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需要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必须频繁监测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并及时调整服药剂量。一般每日固定一个时间服药,倘若漏服,4 h内可以补服1次,超过4 h则无需再服用,隔天正常服用即可。INR过高易引起出血,过低易引起栓塞,因此按要求监测INR是保障患者安全有效抗凝治疗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收集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服用华法林的住院患者病历,统计分析合并用药与病理因素等对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影响,为华法林合理用药与用药监护等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 通过医院HIS系统,搜索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使用华法林的住院患者病历号,再通过病历号查阅患者的电子病历信息,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临床诊断、住院科室、合并用药情况及INR变化。
1.2 研究方法 以华法林的药品说明书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1]为参考依据,总结出可能与华法林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药品,分析可能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出血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重点监测平均每日INR增加>0.50的患者及INR>3.00的患者。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共有48例住院患者使用了华法林(2.5 mg/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30~89岁,平均年龄(61.5±17.5)岁;住院天数(12.3±3.8)d;临床诊断:心房颤动引起的血栓栓塞预防31例(占64.6%)、肺栓塞预防及治疗11例(占22.9%)、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血栓预防3例(占6.3%)及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一、二级预防3例(占6.3%);住院科室:内科23例(占47.9%),肺科15例(占31.3%),感染科6例(占12.5%),其他科4例(占8.3%)。
2.2 合并用药情况 48例使用华法林的患者大多合并其他疾病,所以必须联合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而华法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药品,许多药物均可与之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INR偏高或者偏低。本文依据华法林的药品说明书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1]总结了这48例患者的合并用药情况:(1)可能增强华法林作用的药物有:左氧氟沙星(12例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例次)、阿托伐他汀钙片(7例次)、地高辛片(6例次)、辛伐他汀片(5例次)、莫西沙星(5例次)、氯吡咯雷片(4例次)、低分子量肝素钠(4例次)、阿卡波糖片(4例次)、胺碘酮(2例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2例次)、甲硝唑片(2例次)、塞来昔布片(2例次)、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例次)、氟康唑胶囊(1例次);(2)可能减弱华法林作用的药物有:氢氯噻嗪片(12例次)、螺内酯片(11例次)、利福平(3例次)、碳酸氢钠等(1例次)。这19种药物共使用95例次。
48例患者中未与上述19种药物合并用药的有7例,存在1种合并用药的有10例,存在2种合并用药的有8例,存在3种合并用药的有11例,存在4种及以上合并用药的有12例。
2.3 INR监测情况 根据《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1],华法林INR目标范围为2.00~3.00。但是,对于中国人而言,目前临床上主张人工瓣膜置换术后INR目标范围以1.80~2.20为最佳[2]。住院患者服用华法林2~3 d后开始每日或隔日监测INR,直到INR达到目标范围并维持2 d。此后,根据INR结果的稳定性,数日至1周监测1次,根据情况可延长,出院后可每4周监测1次[1]。本文48例使用华法林的住院患者中,有43例进行了INR监测,INR平均监测次数为(3.2±1.4)次,具体监测情况见表1。
表1 INR监测情况(n=48)Table 1 Results of the monitoring of INR
2.4 联合用药前后INR变化分析 48例使用华法林的住院患者中,有10例患者平均每日INR增加>0.50,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便隐血、1例患者出现血尿、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出血。10例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为:阿司匹林肠溶片(4例次)、阿托伐他汀钙片(3例次)、阿卡波糖片(2例次)、甲硝唑片(1例次)、胺碘酮(1例次)、氟康唑胶囊(1例次)、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例次)、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例次)。联用这些药物时出现的临床表现和INR变化详见表2。
表2 10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INR变化分析Table 2 Analysis of the medication and changes in INR for 10 inpatients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48例使用华法林的住院患者大多数为中老年人,因此患有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增大,联合用药的机会增加,更应该加强INR的监测。由表1可看出,48例住院患者中,有5例没有进行INR监测,其中4例是由于没有联合用药且住院前已在门诊监测过,另外1例住院天数较短,病历没有注明原因。由表2可看出,由于联合用药显著升高INR的有10例(平均每日INR增加>0.50),其中导致出血的患者有6例,涉及的药物总共8种。现就华法林联合这8种药物引起INR异常升高的原因与机制进行分析。
3.1 抗菌药物
3.1.1 甲硝唑 华法林是由S-华法林和R-华法林组成的外消旋混合物,S-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远高于R-华法林,且两者体内代谢过程差异也较大。S-华法林主要经细胞色素CYP2C9代谢,而R-华法林主要经CYP1A2和CYP3A4代谢。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还原,进而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化,达到抗凝作用[3]。当华法林与甲硝唑联合应用时,由于甲硝唑是肝微粒体酶抑制剂,可抑制S-华法林异构体的代谢,从而使INR显著升高,容易导致出血。本调查中有2例联合使用甲硝唑,其中1例服用甲硝唑第3天 INR从1.85升高到2.92(第1天和第3天上午监测);另1例由于提前降低华法林的剂量,未导致INR异常升高。有研究表明,在使用甲硝唑前,提前降低30%~35%的华法林剂量可避免INR显著升高[3]。
3.1.2 氟康唑 氟康唑是CYP2C9的强效抑制剂,同时是CYP3A4的中效抑制剂,与华法林合用,可抑制S-华法林和R-华法林的代谢,使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延长[4]。《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1]将氟康唑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定义为可能高度增强抗凝作用。本文调查的病例中有2例联合使用氟康唑,其中有1例还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因此导致4 d内INR从1.96升高到5.03,出现便隐血。所以,当华法林与氟康唑联合使用,特别是还联合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时,应密切监测INR,以防出血发生。
3.1.3 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比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也可能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其机制主要为:(1)喹诺酮类药物抑制华法林的代谢;(2)喹诺酮类药物使肠道菌群紊乱,抑制维生素K合成[3]。
3.2 作用于心、脑血管的药物
3.2.1 阿托伐他汀钙 阿托伐他汀钙经肝脏CYP3A4酶代谢[5],因此可与R-华法林发生相互作用,使其代谢减少,血药浓度增高。由于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通常年龄较大,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而阿托伐他汀钙的临床适应证又较广,除了调血脂外,还可以抗感染、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抗血栓形成等,所以两者联合使用的机会较大。本文患者中有7例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其中有3例 INR显著升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所以在联合用药初期就应加强INR的监测。
3.2.2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解热、镇痛、抗感染外,还有抗血小板活性,可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及人工心脏瓣膜术或其他术后的血栓形成[5]。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溃疡合并出血,特别是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而老年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也更容易出血,已有报道,65岁以上老年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出血发生率为14.3%[6]。本文患者中有10例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有4例出现INR异常升高,其中3例有出血现象。因此,对于长期应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抗凝治疗的老年患者,应预防性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或胃黏膜保护剂,并密切监测INR,防止出血的发生。
3.2.3 胺碘酮 胺碘酮为钾通道阻滞剂,是心房颤动患者经常使用的药物。当胺碘酮与华法林合用时,由于其可抑制CYP2C9的活性,使S-华法林转化为主要代谢产物S-7-羟基华法林的过程受抑制,导致S-华法林血药浓度升高,华法林抗凝作用增强。此外,胺碘酮还可通过非选择性途径降低S-华法林和R-华法林清除率,使两种华法林血药浓度增加,导致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延长[7]。本文患者中有2例联合使用胺碘酮,其中有1例出现血尿。因此,当两者联合应用时应当减少华法林的剂量才能使INR处于治疗时间窗内,避免出血的发生。
3.3 口服降血糖药 阿卡波糖为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其有可能通过增加华法林的吸收而增强其抗凝作用[8]。由于糖尿病患者是需要长期规律服用降糖药物的,所以当选择口服降血糖药时,必须慎重考虑其对华法林吸收的影响,警惕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华法林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抗凝药,在使用上也有诸多局限性,但并不能被其他新型抗凝药完全替代。比如华法林过量引起的出血,可用维生素K1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对抗,而其他靶向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至今没有特效解毒剂可以逆转其抗凝作用[9]。由于本品起效缓慢,如需快速抗凝,可肝素与华法林同时使用,肝素连续使用5~7 d直至INR在目标范围2 d以上时可停用肝素[10]。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最关键的是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增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定时监测INR。尽可能让INR处于治疗时间窗内,这是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关键所在。
本文分析合并用药与病理因素等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为华法林合理用药与用药监护等提供参考依据。华法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抗凝药品,可能增强华法林作用的药物有左氧氟沙星、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可能减弱华法林作用的药物有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虽然回顾性分析可以收集到INR的变化,但由于影响华法林的因素较多,比如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并没有考虑在内,这是本文最大的不足之处。所以如果临床药师、公共营养师能够参与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的治疗与干预,或许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到位的药学服务。
作者贡献:蔡丽秋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文章的可行性分析,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撰写论文,进行论文的修订;蔡丽秋、杨丽雄进行英文的修订;杨丽雄进行文章的质量控制和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