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梁的变与不变
2018-11-20包头日报社张婷婷
■文/包头日报社 张婷婷
如果没有北梁棚改,也许没多少人知道北梁在哪儿、北梁过去是啥样的。不过,我却对北梁一点都不陌生。1984年11月,我就出生在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清真寺巷4号院。
小时候,北梁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旱厕。当时和我家屋子一墙之隔的就是公共旱厕。这个厕所最“奇葩”之处在于它不分男女、没有门,就一个通道。为了确认里边有没有人、是男的还是女的,上厕所的人在进去之前要站在门外故意咳嗽几声、跺跺脚;如果有人,里边的人要像对“暗号”一样,也咳嗽几声,每个如厕的人要凭借咳嗽的声音来区分性别。这就是曾经我生活过的、真实的北梁。
2013年2月3日,北梁居民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李克强总理来了。总理走访了几户北梁居民后,当即在三官庙居委会召开棚改现场会,会上总理斩钉截铁地说:“棚户区改造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做下去。”就这样,北梁棚改的大幕被拉开了。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北梁发生了过去几十年都不曾有的变化,十几万棚户区居民住上了新房,告别了过去“忧居”“蜗居”的日子。
人们都说北梁变了,而我在采访中却发现北梁一点儿没变。2016年春节,是北梁较早的一批搬迁户搬进新家过的第一个春节。“从过去的平房到楼房,他们适应不适应?头一年搬新家,年前都要准备什么?”带着这些预设的问题,我来到北梁新区北一社区居民翟宝成家采访。一进门,我发现家里特别热闹,一屋子的人正坐在沙发上聊天。我原以为他们都是亲人,一问才知道,他们是邻居。其中有过去在北梁住大杂院的老邻居,也有搬迁之后认识的新邻居;他们中有汉族、回族、蒙古族。采访的过程中,突然有人敲门,一开门,一个中年男人冲了进来,冲着沙发上的一个中年女人就说:“你看你,手机也不拿,我就知道你又跑过来串门来了。”“串门”——多么熟悉的词,仿佛又让我回到很多年前。那时候,老北梁的邻居们亲得像一家人似的,谁家里做了好吃的都不忘让孩子去给对门儿端一碗;家里来了远房亲戚住不下,热心的邻居还会招呼着上他家住一宿;谁家里有要紧事出门,便把孩子托付给隔壁大妈,回来时,孩子不仅在别人家吃了饭,还睡着了……看到这自然流露的一幕,我立即将采访方向转移到北梁各民族之间和睦的邻里关系上来,这就是《搬进北梁安置区 看看我们邻居亲不亲》报道。
采访中,还有一个细节很打动我。老人过去是木匠,新家里的家具都是自己亲手打的,当我发现家里所有桌椅板凳的腿都被包裹起来。出于好奇,我问:“是不是爱惜家具,怕磨损了。”老人回答:“不是的!我不是怕家具磨损了,是怕挪动过程中吵到别人。”这句话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新闻稿完成后,我特意配了一篇《记者手记》,手记中这样写道:“从过去的平房搬进楼房,变了的是居住条件,不变的是北梁各民族兄弟之间那份互帮、互助和互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