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快环保责任落地的14条政策建议

2018-11-20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24期
关键词:信访件重点责任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 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

近段时间,中央环保督察曝光了不少典型案例,一些地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的问题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对于各地而言,在全面完成“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任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倒逼绿色发展强力落实。

强化对督察的再督察

(一)建立完善问题整改销号制度。制定督察交办问题清单,逐一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单位等。建立信访交办件办理台账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台账,实行挂号销号制,对短期内能整改到位的,立行立改,逐一销号。短期内不能整改到位的,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分步实施到位,逐步销号。

(二)建立定期调度会议制度。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问题整改工作开展情况实施周调度,对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实施月调度,召开整改工作动员会、推进会、交账会,并通过明察暗访、挂牌督办、专函专办、公开曝光、行政约谈、移送追责、区域限批等手段,积极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理念,党政主要负责人要靠前指挥,亲自调度、亲自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各项整改工作。

(三)建立完善环境信访领导包案负责制度。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信访件,实施领导包案负责制。每个设区市党政领导包案负责一个县的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每个县领导具体包管一个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重点信访件,把每一个信访件都落实到具体领导、具体责任人,实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切实把压力传导到位、责任压实到位。

(四)建立完善重点信访件联合督查督办制度。组织环保、公安、纪委监委等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对各地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情况进行现场督查督办,依纪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工作作风不实、存在谎报瞒报虚报整改情况等“造假”行为,从严从重处罚,确保每件交办件都能查处到位、整改到位、问责到位。

(五)加强省级督察,点穴复核再发力。针对已整改完毕的问题,还要进行再复核,重点查看是否存在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假装整改的行为。针对整改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的环保问题,要再研究、再部署、再整改,确保整改到位、群众满意。针对未整改完毕的问题和后续新增问题,省级督察要紧紧跟上,切实做到问题不解决、整改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督察不结束。各职能部门要积极履行监管职责,针对已办结的信访件和整改到位的突出问题,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巡查,建立现场监管台账,防止问题死灰复燃和污染反弹。

(六)建立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建立起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落实奖励资金,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排污企业偷排偷放、城市不文明施工等环境违法行为。公众可通过来信、来访、电话、微博、微信、官网等渠道,举报环境违法行为。

聚焦重点以案促改

(七) 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对于典型案件进行认真剖析,从单位、个人、制度、管理、“两个责任”等多方面入手,逐一分析案发深层原因,深挖案件反映出的思想教育、监督制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找出症结及监督管理漏洞,详细列出问题清单,形成案件剖析材料。以案为鉴、以案为戒,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排查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坚持标本兼治,切实减少腐败存量,坚决遏制腐败增量。

(八) 紧盯重点问题重点区域。加强全流域、跨区域的战略性事务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重点对环评审批、执法督查、固废管理、环境监测、专项资金申报审批等腐败问题易发领域,人情督察、人情执法、利用监管考核谋利、吃拿卡要等“微腐败”问题。细化排污单位、环境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环保“黑名单”制度。在环境审批、项目资金分配、环保执法等领域进一步压缩腐败空间。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九) 强化制度执行,对典型案件重点督办。重点督办被省级以上媒体曝光,并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信访案件;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已报办结,又发生重复信访且问题查实的信访案件;存在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其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案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严考评强追责促转型

(十)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部署、周密安排,相关部门领导要认真履职,特别是对中央督察组交办的环境问题,要认真及时调查处理和落实整改,以实际成效兑现承诺、取信于民。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

(十一) 把绿色发展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把绿色发展指数完成结果纳入主要领导班子和成员的工作考核中,主要评估各地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生态红线管控水平、人均生态产品供给水平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切实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

(十二) 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业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得到应有激励,让追求绿色GDP的“绿色干部”脱颖而出。

(十三) 共抓大保护、慎搞大开发。加强对有关部门、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想认识,形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行动自觉。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强化企业责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把生态环境破坏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激励和倒逼企业自发推动转型升级。采取提高环保标准、加大执法力度等多种手段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探索财税体制创新安排,引入政府间协商议价机制,处理好本地利益和区域利益的关系。

(十四) 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空间格局。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在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加快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管控机制,以空间规划统领水资源利用、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空间利用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做好同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整体顶层合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猜你喜欢

信访件重点责任
河北省检察机关“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综述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典型案例剖析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重点推荐
推行信访件“零暂存”夯实纪律审查工作基础
解民忧 促稳定 求实效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