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优良政德 提升执政效能
2018-11-20■艾斐
■ 艾 斐
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习近平
政德者,为政之德也。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为人民服务的最根本途径和最重要使命,就是有力而有效地实施治国理政,并通过从治国理政中所赢得的丰硕成果和卓著绩效而使人民幸福满满,国家富裕强盛,社会文明进步。显而易见,此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就是治国理政的有力和有效。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尽管要求很高、条件很多,但首要和重要的要求与条件,则始终都在于党委和政府的施政者,尤其是作为“关键少数”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到修身养心、律己奉公、忠党爱民、崇正尚德。这也就是说,处于执政地位的所有施政者,都必须高度自觉和切实有效地加强和提升政德建设,做到进德修业、亲民善政、负重担责、忠诚清正。换言之,也就是为政之人必须常修为政之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个“德”字,道出了治国理政、执政为民的关键锁钥与核心意蕴。
一
政德建设是政权建设的核心与旨要,更是从政者的素质之基与能力之砥。党的干部一旦筑牢、夯实了这个基砥,就会在工作中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不论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也不论在何种岗位对何种人,便都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都能够把事情做得合辙得体、尽善尽美,让人民群众感到舒心惬意,使党的执政赢得全社会的齐声赞许与满堂喝彩,从而为党的治国理政铺垫好基础,增添正能量,强化信任感,提升满意度。而这,便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对党的社会声望的鼎力提升。因为党是一个巨大的政治机体,由8900余万名党员和475万个基层组织组成,这就使每一个党员,尤其是其中的“关键少数”的任一源于良好政德的言行举止,都不可避免地要在或一或几方面体现党的性质,展示党的形象,落实党的任务,扩大和提升党的存在感与影响力。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悟和认识,决不仅仅只是通过党的会议、文件、路线和政策,而是更要从每一个党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言行与执政实践中加以现实感知和真切体验,并因此而使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到清廉干部和亲民政府时时刻刻都与己同在同行,都为己纾忧解困,进而觉得党就在身边,党就在心中,党员就是自己的好榜样和主心骨。只要听党话、跟党走,就定能从中获得力量与勇气,受到激励与鼓舞,明确方向与目标,坚定理想与信念。而这,便是党的先进性和凝聚力的具体落实,更是党的执政力和领导力的充分体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真诚、务实、广泛、深入融会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共产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及其领导干部,就正是秉具无穷力量的典范楷模与先进榜样。而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党的执政之力与施政之功,也才能将党的引领力和先进性融入时代精神与改革实践之中,传导给现实社会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并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崇高追求。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党的执政过程;这种效应,本质上就是党员的榜样效应。然而,这个过程和这种效应的产生和实现,却惟赖作为执政者和施政者的党的干部所秉有的政德与党性。因为公权力执掌者的为政之德,就是有力有效实施治国理政的力之源、行之则、优之范、善之本。
政德和党性在本质上是高度重合与完全统一的,其实现重合的“质”点,就在于“人民”二字。这也就是说,我们从严治党是为了使党更纯正、更先进、更廉洁、更有为,更具先进性和开拓性,更有凝聚力与战斗力,并以之而在治国理政实践过程中更好地给人民谋福祉,为人民服好务。同样,我们要求全体党员和党的各级干部以良好政德为基础而实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施政驭权过程中突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用超常臻优、创新务实的德、能、勤、绩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党执好政,为民服好务,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都是为了人民能有更饱满、更实在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我们最大的使命和最重的责任,就是“要为人民做实事”!这,才是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最高纲领和最大追求。对于党员和党的干部来说,政德建设的宏旨要义正在于此,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本质内容和核心意涵,也正在于此。惟其如此,便要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仅要有想干事、爱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热切愿望与高强本领,而且尤其要在思想导向和工作实践中处理好政风、政绩与政德的因果辩证关系。由于政德的高下优劣常常会显明而突出地表现在政风和政绩上,所以,政风和政绩也就常常会成为政德的晾晒台与反射镜。官员的政德如何?只要察其政风和政绩,便自会黑白分明、一目了然。为什么有的人工作认真负责,对人和霭可亲,既发扬民主,又勇于担当;既廉洁奉公,又勤谨务实;既开拓创新,又善作善成。而有的人却对工作敷衍塞责,对群众冷若冰霜,既独断专行,又推诿塞责;既贪婪腐败,又华而不实;既封闭保守,又黜功废事。又为什么有的人为官一任,不仅造福一方,而且政绩煌煌、业绩赫赫、功绩彪炳史册,给老百姓留下了永久的福祉和不尽的思念,而另一些人虽然也为官一任,但给当地留下的却是一摊子劳民伤财的“学费工程”、有始无终的“烂尾工程”、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和不绝如缕的、经久不息的斥詈与愤怨。同样是党的干部,同样是为官一任,却何以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产生如此相反的效果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者政德的高下、优劣各不相同,党性的强弱相去甚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巨大差异,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些党组织和党的干部政德失落而所造成的政风歧靡与政绩扭曲。常言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干部在其任中的所言所为,群众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以至多年之后,他们也会或颂其功德,或怨其弊政。由此可见德劭政卓、创绩建业对于官员本身和党的事业的极端重要性。
“政”者“正”也;“官”者“管”也!作为执政党和从政人,其最高的旨要和最大的特质,就是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一个“正”字。而这个“正”字则恰恰是政德的基石与灵魂。而作为官员,其所赋有的责任和职能,则主要就集中在一个“管”字上——管人、管事、管社会、管时代、管改革、管发展,而将这诸多个“管”字凝聚在一起,就是为民执政,就是治国理政,就是以权驭政。在这里,由于“政”与“官”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并由此而决定了“正”对“管”的支配和制约作用。是的, 为“官”必须“正”,惟“正”才能“管”。那么,“正”是什么呢?“正”就是“德”,就是正直、正派、正义、正大、正道、正气、正当、正确等等。一个“正”字,几乎道尽了作为政德所必须秉有的全部优秀品格与高尚情操。如若以之赋予“官”,使“官”将之用于“管”,那么,这样的为民执政和治国理政,则势将和必定会是德政与善政,更必将和必然会使政风与政绩不断地趋于上乘、上上乘,臻于良好、良良好。而这,也正是党和人民所殷切期待和迫切要求的。
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也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在使“德”成为人人必须严格遵守和奉行的思想圭臬与行为准则的同时,也使政德成为了官员的立身之“本”与施政之“基”,更成为治国理政、安邦抚民的国魂。在中国最早的文化典籍《易·乾·文言》中就已要求:“君子进德修业。”而《大学》所言的“八条目”,则更明确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至于创造性承续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荀子,就进一步指出,政德从来就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压舱石与风向标,更是为政者确保在施政过程中避免有悖公序良规,杜绝出现违反政律法理的基本保证。他还进一步具体而形象地指出,对于官员而言,不仅要立政德,而且还要树德风。“德风”是相对于“德草”而言的。由于“草上之风必偃”(见《论语·颜渊篇》),难以持久和有效,所以官员必须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而决不可口是心非、言而无信,更不能巧言令色、夸夸其谈,口惠而实不至。他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实际上,中华传统文化所弘扬和传承的为政之德,向来就是“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治国理政务须以人民为中心,党和政府所做的事情,既要得民心,又要合乎政策法度,特别是要德治和法治并重,且以德治为主,法治辅之。与此同时,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不仅首先要选拔优秀的人才来当“官”,而且尤其要对官员加强教育和管理,务求使其得到优化和提高。特别是党和政府必须坚持以德驭政,各级官员都要端正品行、提高素养、修持道德,不但要有忧患感,而且要有创造力,务求在不断的创新、变革、进步和发展中,使事业常青、江山永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其实,对于政德的建构和要求,乃是孔子早在立学与布道之初就已进行过完整的论述和广泛的传授的,并因此而使之成为治国理政以至为人处世的律例与法度。孔子说,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乃为治事、理政、兴业、处世之要领,此中,排在首位的“德行”,就是专指为政与做事所必须具有的良好德操与高尚品行。接下去,言语,是指说话要和霭、恰切、诚实、精准;政事,是指要具有娴稔而练达的生活技巧与办事能力;排在最后的文学,则是指要具有与德行、言语、政事相匹配的高超才艺和专业技能。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的优秀的从政者、治国者、管理者、创业者们,就都是要遵从这个原则而始终将德行置于为政、治国、理事、做人的首要条件和必备品格。正因为如此,从毛泽东主席到习近平总书记,都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党的建设和治国理政的启迪作用与参照价值。事实上,诸多永驻青史的政治英才和治国模范,在这方面,就都是极具典型意义和效法作用的。一如曾以《师说》而名世的韩愈,曾于唐元和十四年被贬谪到潮州当刺史,虽然仅仅只有8个月,但他却非但未因官场失意而有任何消沉,反而以极大的热忱,锐意开拓进取,为民谋利,大力奖励农桑,兴办教育,驱鳄治水,擢选人才,积极传播中原文明和先进技术,直使当时尚处于蛮荒状态的潮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后人因之而赞曰:“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可不啊,直到今天,仍旧在潮州大地,随处都可以看到为纪念韩愈而命名的山水、亭台、路堤、园苑等,直如潮州的江叫韩江,潮州的山叫韩山,更有韩堤、韩亭、昌黎路、祭鳄台、韩文公祠等,不绝如缕,流传至今。即便如此,当年以贬谪之身而穿草鞋、披蓑衣、拄竹杖、涉河湖,终日与当地百姓同甘共苦的韩愈,却不但一点儿没有委屈之意,反而深怀抱愧之心,正如他在诗中所言:“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又如柳宗元,他蒙冤被贬至柳州以后,不但没有丝毫的消沉和怨忿,反而立志要利用这个机会对柳州重整山河,开发地利,兴办文教,昌明风气。也正是在他的奋发治理之下,柳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而他自己却仅靠微薄的俸禄过着极其艰苦朴素的生活。直至四十七岁那年病亡之后,还是老友刘禹锡出资治丧的。但他从政治事的丰功伟绩,却永远地铭刻在了柳州人民的心灵深处,被一代一代地称颂着、传扬着、仿效着。他们不仅将自己的家乡永州易名为柳州,而且年年岁岁地怀念和祭祀着他们的这位来自三晋大地的父母官。再如分别从陕西华县和浙江鄞县的县令岗位上一直把官做到大宋朝宰相的司马光和王安石,其终生所恪守和追求的目标,也就只有四句话、十二个字,即:以劳瘁职,以廉养心;为国尽忠,为民造福。
其实,这既是他们的信念和追求,但又绝不仅仅是他们的信念和追求,而实为政德对官员、对公仆、对干部的规约、秉赋与冀求。唯其如此,才有了郑板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百姓情怀,才有了曾国藩“仕任苟活皆当羞,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担当精神,才有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赤胆忠心,也才有了习近平“要为人民做实事”“要与人民心连心”的谆谆教诲与殷殷嘱托。
是的,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这样教导和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的,而且他自己也从来就是这样做的。从在梁家河土窑洞中同乡亲们一起讨论村里的发展规划,到在河北正定县的街头将桌子摆在大道边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从在八闽大地上不辞劳苦、走村串巷的访贫问苦,到在之江之滨深入河湖林莽,发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宣言,直至虽置身于中南海,却仍旧胸怀万庶情,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进行精彩编织的同时,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着宏伟擘画。
政治历练是政治品德的磨砺石,政治胸怀是政治品德的存贮器,政治理想是政治品德的发动机,政治责任是政治品德的凝结剂,而所有这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却都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事业和工作的满腔热忱,对责任和使命的勇敢担当,对目标和理想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