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助我成长
2018-11-20王志东
■王志东
家风,顾名思义,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小到大都需遵循的祖训,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追溯历史,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在百种以上,“重德修身”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
一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可以让自己走得更远。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为人父母有义务、有责任把家庭料理好、把孩子教育好,树立良好的家风,用好家风培养好孩子,责无旁贷。
“堂前教子,枕边教妻。”严于管教,应成为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环节。家庭给人以归属感,成为人们内心情感最柔软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家庭容易成为人性弱点的避风港,原则易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易在亲情面前突破。对子女管理不严,常常导致家庭不幸。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好的作风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要经常向家人宣传政策法规,帮助家人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对枕边风善而从,恶而弃;对子女的不正当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专一;要求家人洁身自好,自己首先要远离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个追求进步的家庭,一个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二
成长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个新词——“家风”。
我自己的家风是:“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积极向上阳光的心态面对困难;待人有礼貌。”在勤勤恳恳方面,外公是我的好榜样。外公是个农民风雨无阻去田地里种菜收割,勤勤恳恳,从不叫苦叫累。在待人有礼貌方面,爷爷是我的模范。爷爷是生意人,每次与同事打电话时总会说上几声“你好”,新年里爷爷打电话时总会送几句新年祝福语。在阳光心态方面,爸爸是我的楷模。虽然,爸爸工作繁忙,但是不管工作再忙,爸爸也不会愁眉苦脸,总会积极面对。
家风就是一个家族的面貌,我要接力长辈传承的好家风。
三
传统中国重家风。家风林林总总,概括起来,不外乎家国天下、耕读传家、积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几个关键词。扬州个园有两副楹联:“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就体现了这一点。
有人讲,现在谈家风,并没有多大意义。理由是,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可现实生活中常常是“老实人吃亏”。有人说,当下社会除却成功别无信仰,而且为了成功可以抛弃一切。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要做“出淤泥而不染”太累了,甚至难有“出头之日”。但是必须看到,我们处在同一条船上,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谁也不能做社会责任的“逃兵”。这种责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证。
有人讲,现在的家族意识不断消减,此时谈家风不合时宜。家庭单元的缩小化是一个趋势,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风存在的意义。这些年来,有关富而不贵以及“富不过三代”的话题,为有些人焦虑,为有些人乐道。这同样可以从家风上寻找一定原因。富是指物质、钱财,而贵是指素质、教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是至关重要的。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的好坏甚至影响和决定人的一生。
有人讲,现在更应该讲政风社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四风”很重要,休戚相关、互相影响,还可以在中间加上“家风”。虽然不能无限扩大家风的重要性,“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可能有些绝对。但换一个角度看,从家风开始,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改善,这在方向和策略上却是正确的。有用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拾起来,最厌烦的是“先争论大用小用”,最可怕的是“在争论中不用”。
别让家风也成为“一阵风”,徒留下“古风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风。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文化,只关德行。家风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更是潜力无穷的。只有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才更有利于涵养好的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