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2018-11-20林芳兰
林芳兰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战略部署和新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必须多措并举加快推进。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按照党中央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进行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但是我们要看到农村有将近4000万人口仍然未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农村。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必须采取重大战略措施全面提升农业及农村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加快补齐短板,实现全国所有农民的小康。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可有效推动乡村发展,可以促进更多困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大幅度提高他们的收入,使广大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我国农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产业空心化。农业生产从业人员呈现老龄化、兼业化、女性化和低文化程度。据全国农业普查统计,近年来,50岁以上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正以每年1.5%的速度上升,至2016年已经达到了55%以上,使得乡村的活力越来越小。二是农村衰落。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村落数量从2000年的360万个减少至2010年的270万个。伴随着村落数量的减少,众多古村落消失,许多乡村发展失去了原有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活力繁荣,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高速起飞的一些新兴国家,由于没有处理好转型期的矛盾和问题,掉进“中等收入陷阱”。这警示我们,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必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在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避免乡村空心化,避免农业凋敝、乡村衰落,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的现实难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有利于在未来形成村镇化与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双轮驱动,增强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
(三)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农村的整体发展有一定进步,乡村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但由于城乡投入发展的不均衡,与城市相比,乡村的发展依然滞后。2016年,38.1%的农村村内主要道路没有路灯,部分乡村脏乱差的情况仍没有根除,生活居住环境较差;城乡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67.7%的村没有幼儿园、托儿所,18.1%的农村没有卫生室,45.1%的农村没有执业医师;2017年,农村低保、新农保、新农合保障标准也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采取超常规振兴措施,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制度设计上求突破,政策上优先支持,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满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实施乡振兴村战略的路径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农村新业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城里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达8000万,这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还有将近4亿农民生活在农村,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不可能全部农业人口转移落户在城里。此外,农业效益低,农民增收难,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必须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支撑乡村兴旺。一是要切实转变农业粗放的发展方式,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二是推进农业三产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者对乡村提供的农产品除了安全、优质的需求外,还需乡村提供农业观光休闲等服务性需求以及良好生态的绿色化需求。乡村所具有旅游休闲、生态维护、文化传承等新功能隐藏着不可估量价值,要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充分利用山水、田园资源和产业特色同步开发乡村自然资源、休闲旅游和文化资源,形成产业支撑。延长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完善集中区发展规划,强化基础设施、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公共平台建设,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转型升级,创建一批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集群集约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打通线上和线下渠道,扩大农产品销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土地是农业农村农民的根基,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着力研究制定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加快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激活农村土地的资本潜能,为资本进入现代农业提供空间,扩大农民的融资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有规模经营,然而承包地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而不断被细分。改变农村土地碎片化经营方式,需要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以土地入股、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解决好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严、流转不畅等问题,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村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三)优化乡村人口结构,提高乡村人力资本质量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基层工作环境复杂和条件艰苦,农村不仅缺乏各类专业人才且从业人员素质低。据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从受教育程度看,2016年,初中程度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最多,占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比重为48.4%,高中或中专程度的比重为7.1%,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1.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离不开专业化人才,为此要优化乡村从业者结构,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民素质和技能的培训,推进基层“务农”人员的再培训,为各类在一线的农业生产者提供新技能、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机会,不断提升其农业专业经营能力。支持和鼓励打工青年返乡创业的同时,要激励更多优秀的城市人才大学生下乡创业,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业农村,夯实发展现代农业的人才基础,实现农民从身份到职业的转化,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现实难题。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完善对“三农”工作人员基本收入保障和奖励激励制度,让每一个“三农”工作人员能够没有顾虑地做好“三农”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着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地处农村,是城乡的连接点,它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在要素配置、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有机联系,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广阔思路。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偏僻落后,社会保障水平低,医疗教育水平不高,职业发展前景暗淡,造成资金、人才匮乏。着力推进小城镇,让社会资金与社会人才向乡村流动,使小城镇综合实力加强,改变乡村落后、城市繁荣的不平衡格局,使农村充满生机活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要统筹做好小城镇发展规划,把属于小镇自己的山水风光、风俗人情、土特产品、个性产业、人文历史等特色,进一步凸显放大,做成品牌,避免同质化竞争。培育特色产业,每个小城镇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走错位发展之路。通过产业聚集人气,盘活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近年来,海南琼海市在发展小城镇上的做法值得一提。一方面,琼海市从建设特色风情小镇入手,培育新的业态,将全市12个镇打造成产业特色明显、文化特色浓郁的风情小镇,引导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发展,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体验乡村生活,以此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充分保护和尊重现有农村的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业业态和生态本底,将城市设施引入一个个村镇,改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着力提高宜居生活水平,让农民守在自己的土地上享受城市人生活品质。琼海市特色城镇化建设,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道路、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投入向农村延伸,使农村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达到城市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享受均等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便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提高农民报销比例,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覆盖面。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特别要注重采用新技术新设备,通过桔杆无害化利用,太阳能、天然气、沼气等开发利用改善乡村能源使用结构,以提升乡村空气质量和生态保护,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六)加强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长期以来,乡村凝聚力靠传统文化维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多地方舍弃了传统文化,造成人心涣散,有的地方甚至犯罪率上升,更谈不上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形成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就能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要加强依法治村,使各项权力及权利都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各级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更多精力用于社会管理、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村民委员会要在政府主导下创新自治的方式方法,使自治合理有效。村委会主要成员选举要始终坚持民主,进一步完善村民议事会和监事会制度,使农村居民有效监督村民委员会。继承和发扬古代乡村治理中乡规民约、乡贤文化的优秀传统,发挥好农村老人的道德约束作用,返乡创业、退休回乡人员等新乡贤在乡村发展的示范引导作用,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增强乡村治理的文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