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真诚书写生活的本真
——《晨颖散文》赏析

2018-11-20赵天益

绿洲 2018年1期
关键词:散文作家诗人

赵天益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晨颖散文》一书,收集了晨颖先生数十年来勤奋笔耕,用业余时间写下的艺术散文、随笔和散文诗,共80余篇。不少作品感情真挚深沉,充满精思妙语,视野开阔,语言流畅,用实诚书写生活的本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家在散文创作领域的的一个重要收获。

晨颖在《静波先生》一文中提到,他的启蒙老师静波先生,在他一篇小学作文后面写下这样的一条批语:“你只要不懈努力,日后定能跻身作家之列。”一位识才爱才的小学教师一句真诚的祝愿,竟然如此重要,它直接促成一个乡村少年的作家梦,并且最终成为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内驱力。此后几十年无怨无悔,身体力行,立志实现它。所以,如果真的要追溯本源的话,正是静波先生几十年前这句预言性批语,成全了一个作家也成全了这部散文著作。也还因为如此,我十分理解晨颖对他这本心血之作的兴奋和珍重。

我与晨颖年龄相仿,虽然后来职业不同,但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则比较接近,也有过对人生底层生活酸甜苦辣的体验。而且重要的是,我们自幼都曾痴迷于文学而至今未悟,可谓同“病”相怜。有道是天道酬勤,苍天不负有心人,值得欣慰的是,尽管都属于业余爱好的业余水平,我们毕竟先后圆了那个既令人痛苦,又令人幸福的作家梦。

通读文集之后,抚卷遐想,首先想起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的一篇文章:《诗人之赋》。那是先生为晚唐大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的赏析文章,准确地抓住了杜牧作为诗人创作的这篇名赋的艺术特点;诗人的构想,诗的情感特征,诗的意境和诗的语言。而晨颖的这部散文集,恰恰也具有这些艺术特征。例如,作者对逝去的一切总是那样一往情深,对生活的一些琐细事物是那样易于动情,对现实中的新鲜事物又是那样敏感和兴奋。在作品中又着意搜寻、营造那么多诗一般的意象和意境,运用诸多经过推敲琢磨而诗化了的语言字词。种种迹象表明,晨颖是一位具有显著诗人气质的散文作家。我们虽然读的是一篇篇不分行的散文,但却在阅读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其实集子里的许多篇章,本来就是形制短小、文笔精美的诗,只是没有分行而已。如《春日琴声》《秋日三章》《工地散章》《姑苏三记》《西部风情三章》《戈壁日出》《乡音》等等。散文诗是散文与诗歌的混血儿,散文诗中诗的物质和韵味十分明显。从文体学上看,散文诗正是属于诗歌门类的。因此我们猜想,晨颖很可能常常是情不自禁像写诗一样去写散文,而创作字斟句酌的诗是很辛苦的,这正是晨颖对文学事业的一颗赤子之心。

“五四”以来,许多真正的、不掩饰自我的艺术散文往往可以看到作者自己的家事、身世、性情和个人心路历程,不少篇章甚至可以当作作者自叙传记来看待。这从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丰子恺等文学大家的大量散文随笔作品中便可知端倪。他们在自己的散文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在完成着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塑造任务。晨颖在自己这部散文集的字里行间所塑造的,就是一个多情善感的诗人自我形象。

然而,我们从散文中感到晨颖像一位诗人,却又不同于一般的诗人,而是一位“农民”“农工”式的诗人,尽管他早已离开农场进入城市,成为一家报纸的编辑部主任兼副刊编辑,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人。我们说晨颖是“农民”诗人,主要是指他的气质,他的情感特征,他与团场农工们的精神联系,当然也包括他散文所表现的题材和所透露的主旨。在当代思想观念新潮的年轻人中,“农民”加“诗人”其实是对一个人素质的很高评价。这里说的“农民”并非贬义词,而是指思想素质中保留着依恋土地、不忘自家本来面目、质朴、真诚、宽厚、顽强、能吃苦、多情意等可贵的中国古典式优秀的性格品质。而“诗人”则偏指热情、开放、敏感、有想象力、接受新鲜事物快等旧式中国传统农民所欠缺的现代型素质。两相取长补短,就构成了处于当前社会经济大转型期最佳的性格组合。

晨颖在文集《临窗而赋》一文中,谈到他在团场工作时全家住在地窝子里,常常借助惟一的一小块天窗采光读书、构思文章。可想而知,干完一天农活钻进潮湿、阴冷、狭窄的地窝子援笔苦吟、临窗而赋,这该是多么典型的乡村诗人意象啊!

就这样,晨颖从兵团创业初期最常见、最具历史感、最典型的职工住房——地窝子出发了。挺着长期体力劳动炼就的敦实健壮的身躯,带着浓重的、永远挥之不去的“地窝子情愫”,开始他漫漫的文学之旅的艰苦跋涉,去实现他那诱人的作家之梦。在这部散文集子中,最有份量、最感人的,或者说是有文学色彩的,大都是那些记述个人亲历的团场往事和作者熟知的人物篇章。叙事的如《永远的母亲》《人生一世》《静波先生》《哦,远去的赶车人》《同事李君》等等,都是品咂人生况味,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篇幅。这是自然的,因而这些曾使作者刻骨铭心的生活和感慨万千的人物,储存在作者脑海中已是很久了,经过多年的酝酿咀嚼,早已烂熟于心,如陈年老窖,十分醇厚芳香,结果酒不醉人人自醉了。置于卷首的获奖作品《地窝子情愫》所传递的思绪,几乎笼罩于全书,完全可以把它当作全书的索引来看。作者是这样苦涩而又由衷地感念地窝子的:

“我曾经住过地窝子,与妻在地窝子延续了自家的后代,听到了新生命石破天惊般的第一声啼叫;我曾经住过地窝子,晨光熹微中荷锄而出,金乌西坠时,拖着疲惫的双腿而入,亦如蚁们一般忙碌一天之后钻进自己的洞穴。

地窝子,记录了这一段如家乡土布洗得发白的日子……”

——《地窝子情愫》

正是青年时期住地窝子这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给“记忆烙上了永远熨烫不平的印痕”,晨颖才在自己心理结构上凝聚成一个“地窝子情结”,并由此奠定了他散文创作深厚的情感基石,一个艺术的支撑点。从他集子中的大多数作品里,可以发现这个情结的巨大影响和统摄作用。于是,大西北戈壁旷野中的种种意象:芦苇、梭梭、红柳、胡杨、飞雪、篝火、晚霞、奔马、羊群、地窝子上方飘散的炊烟,还有几代团场军垦人腰上扎的麻绳,脚上穿的毡筒,马拉四轮槽子车以及赶车人酸楚动人的歌声……这些伴随度过无数艰苦岁月,时时牵动作者情思的,有着厚重象征意义的意象,便成了作者反复表现的对象或主题。

地窝子的种种往事,不仅使作者回忆起来十分动情,而且成为他离开后频频回顾的心灵栖息地和精神家园:

“每当酷暑来临,双层茶色玻璃挡不住热浪奔袭。挥汗如雨为他人做嫁衣时,便情不自禁地想到地窝子中那份廉价的带着土腥味儿的清凉。每当目睹那物欲的横流,嗅到那熏人的铜臭,便钦羡地窝子中拥有的那份清净无为的心境……”

——《地窝子情愫》

晨颖之所以念念不忘地窝子,除了地窝子里珍藏着五味俱全的青春年华,能给他灵魂慰藉之外,还有一个地域景观和文化反差问题。作者说:

“三十多年前第一次见到地窝子,好新鲜,好诧异。那是因了潇潇或渐渐杏花时节雨纷纷的家乡;在阳春三月双飞燕子夹岸桃花,乍暖还寒温馨又潮湿的家乡生活了十七年的缘故……”

——《地窝子情愫》

正因为如此,江南水乡湿漉漉的童年记忆,便作为精神资源之一地窝子主旋律不可或缺的和声与映衬,并时时伴奏闪回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此后,无论写城市世态,改革新风或故乡记忆,关内山川、地窝子情结总是如影随形,常常徘徊其中,或是作者意识中情不自禁地出发点和参照依据。当然,作为后来足迹遍中国、见多识广的作者,把握世界、表现世界的参照物不是单一的,但是对地窝子的感悟和体味,仍然是一种重要支点和媒介。中间是青年时期的地窝子,一头是童年故乡的回忆,一头是当下的现实生活,三种生活的对比穿插,构成了晨颖散文创作的基本题材和主题,也为他的散文增添了厚重多彩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也还得力于作家那段地窝子生活,辽阔荒凉的边塞大地,空旷神秘的西部天空,重复性的农垦团场单调的体力劳动,长期与世隔绝的寂寞孤独生活,能使不甘沉沦的人养成一种善于思索,长于内省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带进散文创作中来,也就使得晨颖的作品思想比较深刻,富于哲理意味。他总是要在所记述的人或事中,在咂摸人生滋味之余,还要努力进行一番理性的思考,探究总结出一些人生哲理来。因此,晨颖散文的厚重感,不仅体现在情感的复杂和人生经验的丰实上,主要还体现在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上。也许晨颖在强化散文理性因素追求上有些过头,篇篇务求深刻,几乎有不见哲理、语不惊人不罢休之势;也许他的理论储备和思辨力尚欠火候,集子里的某些篇章的哲理艰涩生硬,这就显得沉重有余而潇洒不足。艺术性散文毕竟应以使读者获得审美愉悦为第一要义。哲理性的阐发最好能做到自然生发,水到渠成,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否则,过多的理性反倒使作品不堪重负,令读者望而却步。当然,这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写作境界了。

这部集子中的一些游记和读书笔记,不少篇章也写得优美动人,其中不乏对历史文化精神的探究和文坛新作的关注,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挚爱之情,反映了作者的才情和文化视野的开阔。不过这方面的某些内容毕竟不是作者深思熟虑的东西,写的时候似乎有些仓促,所以在艺术表现上就有些浮光掠影了。

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家队伍成长的经历中,我们发现似乎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他们大都有过基层连队农工的经历。晨颖也是从地窝子里走出来的,出了几本好书,成为兵团和自治区作家协会的一员。地窝子里不平凡的生活阅历,地窝子赋予他们的底层意识、创业精神和勇于拼搏的性格,构成了兵团作家文学创作的特点和优势。但是如果画地为牢,频频怀旧而无力超越,也有可能成为前进时的羁绊和弱势。希望晨颖与广大兵团作家一道,既不丢掉地窝子的优良传统,以地窝子精神垫底,又要着力于开拓与超越,继往开来,精进不已,目光四射,从历史的延续发展中获取文艺创作的灵感,写出既有厚重历史感,又有闪烁着时代精神的文学佳作来。其实,头脑清醒、勤于思索的晨颖先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是令人十分欣慰的。

“然而,地窝子终究步履蹒跚地走进了历史。原先那片地窝群的地方,早已绿树掩映了红瓦。地窝子先是做了库房,后来成了羊圈、马厩,再后来就坍塌了。地窝子坍塌的地方,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挖掘机顺着地窝子挖下去,那地穴成了高楼坚实的地基和开端。”

——《地窝子情愫》

猜你喜欢

散文作家诗人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