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查处一案 治理一线 净化一片
——营口市查处“四级”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纪实

2018-11-20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21期
关键词:绒山羊营口市昆山

“时至今日,我深深地忏悔,对组织、对亲人、对贫困群众的忏悔……忏事已已,悔之晚矣。”这是营口市扶贫办原主任冯昆山忏悔录里的一段话。

2017年1月12日,经营口市纪委常委会议讨论并报中共营口市委批准,决定给予冯昆山开除党籍处分,并经市政府批准作出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至此,营口市一起涉及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多个违纪主体的侵占扶贫专项资金窝案被成功查处。这是营口市纪委打响的一场自下而上的扶贫领域保卫战。该案涉及金额180余万元,涉案人数28人,其中副处级干部1人,正科级干部6人,副科级干部4人,科员1人,村干部12人,村民1人,企业负责人3人;给予党纪处分或组织处理25人,其中,给予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7人,给予党内警告9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撤销党内职务4人,免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营口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党组及营口市扶贫开发办党支部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不力,被建议整改。

事情还要从一只羊说起……

由一只羊牵出的山村扶贫领域“蚊子”

2016年10月,营口市纪委开展扶贫领域案件线索排查活动,对全市惠农扶贫领域问题进行大排查。大石桥纪委工作人员在周家镇腰屯村村委会发现一张票据,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

票据显示2009年腰屯村在“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中,动用扶贫资金40万元为贫困户购买了400只绒山羊用于发展山村饲养业。乍一看,扶贫动作不小,力度很大,成绩值得肯定。

“不对啊,每只羊单价咋会1000元?”纪委工作人员脑袋里画了问号,不禁联想起2016年8月在民心网上收到的一封信。

“信件里反映的情况和我们发现的情况基本吻合。”大石桥市纪委四室主任刘玉铁说。

身经百战的执纪者嗅到了腐败的味道。工作人员迅速行动,乔装成饲养户,奔赴出具票据的盖州市承山绒山羊繁育专业合作社调查,确认该批绒山羊实际价格在500-600元之间,与腰屯村购羊价格相差甚远。

这虚高的价格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猫腻”?隐藏着什么“玄机”?

“继续挖,扶贫款这块‘奶酪’任何人都不许动!”营口市纪委主要领导拍案而起。

执纪人员通过对包括时任腰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冯玉彩、时任腰屯村治保主任冯玉仁在内的5名涉案人员进行谈话取证并实地了解情况,基本摸清了案件事实。

11月8日,经大石桥市委批准并经营口市纪委同意,大石桥市纪委成立调查组,并对冯玉彩和冯玉仁采取“两规”措施。

经核实,2009年6月,大石桥市周家镇腰屯村争取“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资金40万元用于给贫困户购买绒山羊。冯玉彩委托村民郭峰负责购羊事宜,并给予其28万元购羊款。剩余的12万元钱由冯玉彩分给冯玉仁1.2万元,分给时任经管员的李玉艳2000元作为“封口费”,将7.6万元占为己有,另收受中间人郭峰私下送来的1万元“好处费”。

郭峰联系盖州市高屯镇落水寨村养羊户,以每只500元价格购买400只绒山羊,并以每只700元开具发票,郭峰从中每只加价200元。

本是雪中送炭的救命钱,却成了趋之若鹜的“唐僧肉”而被瓜分,羊的背后藏匿的是“蚊子”贪婪的私欲。“叮咬”山村扶贫款的“蚊子”被“拍”掉了。

“剩下的3万元,我送给毛廷有和张海英了,感谢他们帮助争取扶贫款……”

毛廷有,大石桥农村经济发展局原副局长;张海英,大石桥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原副主任。2016年11月9日,大石桥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并经营口市纪委同意,对毛廷有、张海英进行立案调查。

在谈话室内,毛、张二人交代了违纪问题。毛廷有还交代了其任农村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借争取扶贫项目专项资金之机收取6个村“好处费”等违纪问题。毛、张二人均受到党纪政务处理。

“2013年,建一镇王吉春和许学滨让我帮忙联系营口市扶贫办冯昆山,他们给冯昆山送过10万元钱……”

王吉春,大石桥市建一镇原党委书记;许学滨,大石桥市建一镇原镇长;冯昆山,营口市扶贫办原主任。

大石桥市纪委办案人员通过违纪人员交代的情况深入展开调查。经查,2013年,王吉春与许学滨通过中间人找到冯昆山,申请扶贫安置资金,冯昆山提出需要10万元费用。2015年1月,王吉春安排其司机隋学霖将10万元交给了冯昆山。2015年6月,142万元移民扶贫资金拨付到位。

2017年2月14日,大石桥市纪委对王吉春和许学滨立案审查,并查明违纪问题。王、许二人均受到党纪政务处理。

2016年11月22日,经营口市委批准,营口市纪委对冯昆山进行立案审查并采取“两规”措施。

然而,就在7天前,也就是2016年11月15日,冯昆山还在全市大会上作出廉洁自律承诺……

另查,2015年3月,冯昆山以市扶贫办名义启动“雨露”培训计划,其实是他想通过该计划套取市扶贫办账户多年累积的培训经费。

冯昆山指使他的一个朋友成立了“老边邦农培训中心”。他还委托沈阳市一家公司对“雨露”培训工程进行虚假招标,促使由他本人暗中操控的“老边邦农培训中心”中标,投标总价为78万元。不日,市扶贫办将78万元培训经费下拨到该培训中心。经费一到账,冯昆山便开始了对这笔扶贫培训经费的鲸吞。实际用于培训的费用支出仅为7690元,其余经费被冯昆山以购买汽车、购置房产等消费方式花费45万余元。本应“帮农”的培训经费最终却成了冯昆山非法占有公款、供个人享用的“金库”。

“宗旨不牢心随性,不择手段酿苦酒。”这是冯昆山忏悔录的标题。这14个字概括了冯昆山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最终走上违法乱纪道路的心路历程。生长在农村的他本应更能体会贫困群众的疾苦,却在自己的扶贫“指挥所”内彻底迷失了自我。

“扶贫案件涉案资金不论大小,全部核实到位,发现新线索,不论多少,坚决一查到底。”营口市纪委第三监察室主任刘凯说。

一位常年卧病在床的耄耋老人在电视上看到了市纪委查处扶贫领域违纪案件通报后,激动地说:“市纪委查得好!连老百姓的扶贫钱都敢拿,这样的人该抓。”

由一个案件引发的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大走访

2017年7月,营口市多地农村里来了许多陌生人,有的是“买卖人”,有的是“登山客”,有的是“摄影家”。他们有的蹲在田间地头儿,有的坐在农家小院,与当地村民围坐在一起唠“闲嗑儿”。

“你们村低保户都有谁家?有没有不符合标准的?”

“你家的土地直补多少钱?都发到手了吗?”

这些人都是营口市纪委的工作人员。市纪委组织了112名党员干部组成37个调研组,走出办公室,下沉到全市37个乡镇344个村,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听汇报,直接进村入户,通过“话家常”的方式向群众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带着问题线索与诉求人沟通接触,到现场查看情况,对已掌握的问题作进一步核实。围绕在扶贫、惠农领域责任落实、政策执行、项目资金安排使用等方面存在的违纪问题,采取实地看、当面问、现场查的方式进行调研和督导检查。

调研组先后走访入户470余户,与群众谈心谈话870余人次,全面掌握了扶贫惠农领域政策落实、资金拨付使用、党员干部违纪问题。与此同时,营口市纪委将发现的贫困户信息登记不实、干部包扶不到位、危房改造漏报、个别低保户存有异议等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推动相关部门启动新一轮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贫困人口集中核查工作,全面公开公示低保和扶贫标准、评定条件、监督电话、人员名单等内容。

通过调研走访发现并移交信访问题线索53个,群众反映问题84个,形成调研报告37篇,一大批涉及群众利益的急难问题得到解决……

“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我们始终坚持精准执纪,坚决一竿子插到底,对胆敢动扶贫领域‘奶酪’者,坚决严惩不贷。”营口市纪委主要领导如是说。

剑锋所指,沉疴渐消。营口市纪委正以实际行动为扶贫攻坚增加动力,助推精准脱贫攻坚驶入快车道。

猜你喜欢

绒山羊营口市昆山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新华指数 新增岢岚绒山羊
工笔国画一夏荷,牡丹
江南片玉 灵秀昆山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陕北地区发展白绒山羊养殖助力精准扶贫
2018“海外江苏之友”昆山行活动成功举办
辽宁绒山羊养殖方法研究
昆山与太平军有关的建筑
营口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