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施策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8-11-20王宝善

党课参考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施策青岛市贫困村

〉〉〉〉〉 王宝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200220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指导,着力在“精准、全面、合力、长效”上下功夫。

坚持以精准化为核心要义,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始终将精准化贯穿工作始终,创新思路,强化举措,以实实在在的可行措施确保识别、帮扶、退出“三精准”。

精准识别夯基础。结合数据库动态管理,对所有建档立卡系统内贫困户逐户进行甄别。甄别过程中,除严格按照上级“两好、四保障”标准执行外,还结合农村实际,创新采取“一看一算、两见面、三方联审”的办法(即看日常用品、算家庭收入,与贫困户见面、与贫困户家庭成员见面,与不动产登记管理中心、交警大队、社保中心联合对贫困户住房、车辆、社保等情况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贫困户条件又不同意清退的,成立由村“两委”成员、群众代表、党员代表等参与的评审小组,进行公开表决,杜绝了暗箱操作、营私舞弊等违规违纪问题发生。对未纳入建档立卡系统内的贫困户,参照山东省和青岛市标准,逐村逐户逐人进行重新识别,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及时纳入系统,建立档案,并研究制订帮扶措施。对省定贫困村和青岛市定薄弱村,将青岛市要求的贫困(薄弱)村退出标准逐条进行分解,从集体经济收入、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村“两委”班子建设等方面,要求各镇对照分解表逐村进行自查,市扶贫办进行现场核查,较为全面准确地掌握了全市贫困(薄弱)村贫困底数和发展现状。

精准施策拔穷根。精准脱贫政策涉及金融支持、社会救助、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的公共政策过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脱贫思想的主要抓手是要形成完整的精准脱贫政策体系。为精准施策,即墨区梳理出1100大类、9966个分项的具体脱贫政策措施,并分类汇编成册发给各镇和帮扶单位。制订出台了《关于率先全面完成农村精准脱贫任务的实施意见》,全市2277个扶贫职能部门制订了2277个配套的脱贫攻坚专项方案,形成了“ 11++NN”政策体系,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同时,在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台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各级帮扶政策落实到每村每户,逐村逐户逐人对症下药、精准帮扶。

精准退出保实效。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自选动作”,实行“清单退出”模式,将“准出”条件细化前置,有效保证了脱贫退出成效,确保“真脱贫”。对照青岛市脱贫标准逐项进行分解量化,分类研究制订了脱贫清单。其中,贫困(薄弱)村脱贫清单包括村集体年收入、贫困人口脱贫率、村人均纯收入增幅、“五通十有”、村“两委”班子五份清单;贫困户脱贫清单包括住房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基本生活用品配置、家庭收入六份清单。脱贫清单作为贫困户脱贫的必要条件,目的是为了保证脱贫成效真实可靠,所以,脱贫清单内容落实情况尤为重要。为此,组织帮扶干部与扶贫对象面对面逐项核对清单完成情况,每项清单完成后附照片、票据、证件复印件、收入证明等相关材料,扶贫对象逐项签字认可后,归入档案,做到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归档一项。清单全部按要求完成后,再严格按照上级“一提名、一公示、一公告”的程序逐户进行退出。

坚持以全方位帮扶为中心任务,推动脱贫对象全面、稳定脱贫

即墨区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初,就坚持既立足当前、确保完成脱贫任务,又着眼长效、努力提升脱贫质量,突出综合施策、精准帮扶,让脱贫对象实现全面脱贫。

实施增收、温暖、安居、保障“四大工程”,确保脱贫对象全面、持续、稳定脱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结合“百企帮百村、千企扶千户”活动,推动“走出去打工、安排家门口就业”,使332200余人实现增收;通过贫困户项目资金支持、爱心企业扶持,鼓励贫困户开办爱心超市、手工作坊和从事小微经营等,使667700余人实现增收;引导园区或基地流转贫困户558800亩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共吸纳112200余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进园创业;依托电商服务中心,培育电商扶贫示范户9922家,开办扶贫网店112255家;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优势,带动和扶持贫困户发展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造血型”种养项目,推动662200余户贫困户增收;开展金融扶贫,设立220000万元的小额扶贫信贷贴息和风险补偿金,为贫困户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通过实施“三改”工程,对贫困户危房进行改造、对破损房屋进行修缮,配备或更新了彩电、衣橱等基本生活用品。此外,还通过建立困难学生救助体系、办理低保、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等措施,让贫困户从生活和精神上得到更多的照顾。

实施“ 22++NN”增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三项举措,加快推进贫困村脱贫“摘帽”。“ 22”即光伏发电和资产收益两项稳定增收工程,在2277个贫困村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增收1100--1155万元;为3388个贫困村在古城购置了商业区店铺,由国有旅游开发公司统一运营管理,每年资产收益率不低于7%,实现了资产稳定收益和保值增值。“ N”即通过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率先开展“百企帮百村、千企扶千户”活动等措施,扶持村庄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生态旅游等多项特色产业项目,有力增强了贫困村发展能力。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对110000个省定贫困村、青岛市定薄弱村和即墨区定薄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目前,110000个贫困村已基本实现“五通十有”,村庄环境面貌明显改变,带动群众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猜你喜欢

施策青岛市贫困村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分类管理 综合施策 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立足市情支实招 精准施策促脱贫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化解高中负债需综合施策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