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理论观照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2018-11-19刘玉峰
刘玉峰
摘 要:随着二十世纪现代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接受美学与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等新的文学理论与鉴赏方法也不断涌现。这些理论一改传统批评理论中的社会批评、道德批评方法,深入到“文本”本身,建立了一种新的客观评价标准。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在文学批评中的渗入,改变了传统文学批评中只重视社会批评、道德批评而轻视篇章文本和读者接受的状况,是文学批评史上的一大进步。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文学批评理论观照下的英美文学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關键词:文学批评 理论观 英美文学
引言
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强调伦理和道德的批评立场,力图从伦理和道德的视角重新发现文学的价值。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文学批评理论观照下实现英美文学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1]
一、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能力
在英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等,选择一些有趣又不失经典的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及学习,在选择文学作品时,教师应反复斟酌所选作品的探讨空间及作品本身的意义等,在课堂上,学生对常识性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引导他们以创造性的思维进行分析与探究。例如,在进行Romeo and Juliet的阅读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简单阅读,之后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分析句子及词语使用的意境和相关意义等,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及理解作品,深层次挖掘出作品想要表达的那种时代风格及现实,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强化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个体,它将文学作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分开进行理解,教师在英美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应正确看待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不足及局限性,在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之前,教师应向学生简单介绍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政治局势及社会现实等,在学生阅读赏析完英美文学作品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社会地位、艺术特色等进行总结及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思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从而形成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及体系。
二、建构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课前要查阅国内外的新资料、新观点,了解与时俱进的文学理论及研究方法。自从20世纪以来层出不穷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心理分析、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到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批评,可以说对文学作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多视角研究。如果将这些研究成果适当引入课堂教学,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文艺理论来进行导读,甚至对同一部作品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就会得到多样化的解读效果。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运用文论教学可以教会学生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文学鉴赏方式。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艺批评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作品进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多角度看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和文学批评意识。这样,课堂教学就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独创观点的能力提供了条件。[2]
三、正确引导,以辩证的思维分析文学作品
教师应该明确指出,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作品不是简单粗暴地对某个角色做出道德评判,而是要求读者客观公正地从伦理和道德的角度去阐释文学。对于《淑女画像》中梅尔夫人精心布下圈套,策划伊莎贝尔和奥斯蒙德的婚事,学生们大都认为她是一个心狠歹毒的妇人,但如果考虑到梅尔夫人是帕茜生母的身份,学生就会理解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出于母爱的天性,她一心希望私生女儿帕茜能嫁个好人家,有个远大的前程,所以她费尽心思撮合伊莎贝尔嫁给帕茜的生父奥斯蒙德,为的就是富有的伊莎贝尔能给帕茜一份丰厚的嫁妆,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有钱的女孩子比较有机会攀上阔气的亲事。因此,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作品,不是简单地进行好坏和善恶评价,也不是片面地用现在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生搬硬套,而是自己充当文学作品中某个角色的代理人,做他们的辩护律师,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这样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3]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积极运用历史和辩证的方法分析作品的伦理内涵,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阅读和翻译。这样就能更有力地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能更深刻地把文本所蕴含的丰富伦理价值传递给学生,从而实现英美文学课程“育人”的根本目的。在此基础上你,教师应该努力拓展自己的伦理视野,以积极向上的伦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相遇。
参考文献
[1]刘若男.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99.
[2]傅琴芳.文学批评理论介入英美文学教学的困难及应对策略[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1):172-174.
[3]傅琴芳.论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批评理论不能缺席[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03):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