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节一年级口语交际课想到的
2018-11-19李晓平
李晓平
今天现场学习了小学一年三班李老师的一节口语交际课《我知道的祖国》,整节课中老师安排有序,循序渐进,运用多种方式如展示收集的资料、当小导游、图片展示、说话训练、朗读诗歌、唱歌等等,调动学生的感官来感受祖国的名胜古迹、科学技术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其间还穿插对语句的训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比较到位。下面我针对李老师这节课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过程
1.导入:
(1)课前布置:同学们收集关于祖国的资料,现在可以拿出来,准备课上交流。
(2)师:(老师板书“祖国”二字,提议学生跟着书空。)
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全称是什么?你了解我们的祖国吗?导入课题。
2.多媒体出示口语交际要求,指名读,齐读。
(1)教师要求学生把书放在桌子上,用手按一下,拿起笔,把老师要求的字词点上点儿。
(2)指名读带点的字和词。
(3)要求用“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来描述祖国。
(4)朗读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继续完善句式训练。
3.自己说一说,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再说给大家听。(要求收集资料的同学把你的资料分享给伙伴听一听,没有收集到的注意倾听别人说。)
4.要求学生按句式说话:
(1)我知道我们的祖国有( ),还有( )。
(2)我知道我们的祖国不但有( ),还有( )。
5.通过今天这节课你了解的祖国你有什么感受?你应该怎么做?
6.多媒体出示伴着国歌升国旗的动画过程,学生唱歌《国旗国旗真美丽》,课程结束。
二、教师在这节课体现的教学优点:
1.我觉得这节一年级的课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并能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如:你用了一词是“据说”,这个词用的非常好,非常恰当,表扬你。
2.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表述的非常明确,细致。如:请同学们把书放在桌子上,用手按一下,一手再按住书,一手拿起笔,把老师要求的字和词点上点儿。一年级的孩子在行为习惯上需要天长日久地督促与培养,老师能在课堂中的一个小环节中要求的如此到位,值得称赞。又如:“上节课老师要求大家回家搜集关于祖国的一些资料,如果你搜集到了,请你分享给你的同桌,如果你没有搜集到,请你认真的倾听你的同桌说”。这一点做的很好,口语交际要体现的就是学会倾听,然后再用文明、标准的语言进行交流。
3.对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要求能够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如教师板书,我知道的祖国有( ),还有( ),要求前面的括号里填什么,后面的括号里就填相同的物质。例:我知道的祖国有风景如画的黄山,还有雄伟壮观的泰山。当然如果不会用修饰词可以直接说山的名字。孩子经过训练后,老师又提出用“我知道的祖国不但有( ),而且还有( )”的句式说话,要求前后两个括号里要填不同的物质。例我知道的祖国不但有长江,还有黄河。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自己搜集的资料,完成起来并不困难。当然,如果先让学生说有黄山,再说有( )的黄山也许会更好!
三、对教师的建议:
1.教师要了解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要给予指导与肯定,并应强调好搜集资料要保证资料的准确性,而不是道听途说。或者布置搜集资料时就交待这一要求,或者在上课时就向学生进行调查了解。
2.要保护孩子的表现欲。课堂中老师要求孩子们用“我知道的祖国有(),还有( )”句式说话时,老师表扬了一个女孩子,说发现刚才在交流的时候,她不但自己会说了,而且还教会了同桌。于是请这个女孩子把自己的答案说一下,女孩说完后,老师让她的同桌再重复一遍。结果这个同座的男孩子回答说:我知道的世界上最大的死火山是哈雷卡拉火山,高达10023英尺。老师当时停了一下说: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让说“我知道的祖国”,而不是世界,你说的这句话不对。事实上孩子本身回答的这句话是没有错误的,但是主题不是祖国而是变成了“世界”,但很明显,孩子用准确的数据证明了他确实回家搜集了资料,并且搜集到了别的同学不知道的答案,孩子很想把自己的这一结果分享展示给大家。我个人认为对这一环节的处理老师再委婉一些也许会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表现欲,先肯定孩子,再表明你的意见。
3.李老师的这节课,可以在导入时展示各种各样搜集到的图片,图片上展示祖国名山大川,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历代名人,世界先进技术等等,让孩子看过之后言之有物。课堂结尾时,老师处理得很庄严,让人肃然起敬,能由衷地表达爱国主义情感。那就是老师让同学们谈应该怎么做。其中说到不在国旗上乱涂乱画,说到国旗,老师让学生们面对国旗敬礼,然后放国歌。这一环节如果改成学生齐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会更贴切。然后可以布置一个实践性的课后作业,把你了解的祖国通过手中的画笔画出来,下节课展示。
四、对口语交际课教学的个人思考
通过李老师的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出,要想上好口语交际课,首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其次鼓励引导,让学生敢于表达;最后要有适当的指导方法,让学生善于表达。我们教师还可以重点应抓住这样几个词:倾听、表达、应对、文明。倾听,指的是听别人讲话。表达,指的是说自己想说的话。应对,指的是对话与交流。文明,指的是交际的素养。也就是说,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强调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体现信息传递活动的双向或多向互动的对话活动,使学生的听说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文明素養得到整体的、和谐的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指头,不是一堆金子,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在集体之下,发展民主,着重个性”就能“于立足外求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就能让学生“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成长,成为现代化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