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性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2018-11-19黄肖雪
黄肖雪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小学生做好课前数学知识点的预习工作,也要对自身的教学课前规划有相应的要求,根据每个小学生不同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恰当的数学教学课前准备工作,制定具体的数学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帮助小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措施
一、优化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教师要想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应仔细研读教参与教材,全面掌握与了解教材中的内容,这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将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其次,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有合理性的掌握,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都是喜欢被赞扬、被肯定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最后,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个合理的把握,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过程。例如,教师在进行西师版小学一年级《认识图形》课前,应依据教材的需求,提前找好教学模型,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相对比较难的“多边形”作为课堂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各种图形,为日后计算图形面积、体积等做好准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应针对本班学生知识掌握与应用情况,制定可行性的教学活动,优化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合理分析教学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1]
二、优化组合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能够充分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根据对学生情况的具体掌握,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的同时,还有利于优化组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第一,在西师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通常对知识的讲述较精简,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教师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教材内的知识进行详细讲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教师应合理优化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西师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按比例分配》这两节的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做到手把手的教会学生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问题解决”中的知识点,会分析题意找出相关联的量就会解决问题。对于这两节知识,要求人人做到解决问题之前先画线段图分析题意,再列算式解答。更利于孩子们对题意的有效理解。[2]
三、重视创设情境
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問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现在正值园博园开放时节,老师教学《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时,教师创设了情境:园博园规定:园博园每张票售票为40元,其中:1米2以下的小孩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票,60-70岁之间的老年人半票。小红家有10人,其中1米2以下的小孩有2位,60-70岁之间的老年人有4位,问小红家这次去参观园博园一共要花多少钱。
四、注重有效的方法指导
在低年级培养学生会使用教材应重点放在指导观察的方法,新课本提供了大量的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在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中提供的学习方法,来理解概念与规律。通过实际的操作,尽量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去动手、动口、动脑,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充分体现知识的形成和指导过程。例如学生学习元角分的知识以后,老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开办小商店”的游戏活动。让每个学生带一些书本、铅笔、卷笔刀、橡皮及玩具等,标上价格,作为商店里的货物。由四个小组各选派一名学生做营业员,其他组员做顾客,老师发给做顾客的学生一些钱(一张二角,二张一角,二个五分,共五角钱),然后分四个商场进行买卖活动。在活动中,人人争做优秀营业员或文明顾客,秩序井然,个个都购到了自己喜爱的物品,而营业员的帐目清清楚楚,分文不差。活动结束后,老师就让学生回忆买卖货物的经过,编出应用题。这样,把儿童组织到游戏活动中来,承担一定的任务,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学数学的重要性,同时感到自己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努力地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用结合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运用多媒体,使抽象知识形态化
数学教师要善于借助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将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为学生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数学新教材中“平移”一课,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旋转门”“推拉门”的动态过程,在课堂上演示它们的运动过程,从而揭示平移概念。并设计了小熊跳格子的flash,将物体位置变化的过程演示出来,孩子们一开始以为是一款小游戏,兴趣十足地盯着动画看小熊的运动路线。同时配以当下最受学生们喜爱的TOM猫的卡通形象讲解平移的过程和平移的基本知识。将抽象知识融合与动画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求知欲望,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将复杂知识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重视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应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发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时,我们教师还可以将互联网技术加以辅助,让课堂走在时代的潮流下,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2]李建平.小学数学有效性学习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