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工匠精神,提升高校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2018-11-19董亚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7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工匠精神培育

摘 要:高校后勤对高校教育发展有重要作用,在后勤工作中培育“工匠精神”对促进高校后勤深化改革,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有现实意义。要在后勤工作中培育工匠精神,需对工匠精神的概念进行分析,本文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对后勤发展的意义,尝试研究在后勤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以实现增强后勤自身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校后勤 培育 服务保障能力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3月29日,在国家质量奖颁奖晚会上总理再次提到工匠精神。5月,系列纪录片《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讲述了八位大国工匠成长成才的故事。“工匠精神”高频率的出现在政府文件中,主流媒体上,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体现了国家现阶段对工匠精神的迫切需求,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共同的认识。重塑工匠精神,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已是社会各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制胜点和关键力量。在高校后勤工作中培育工匠精神,是提升高校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新时期赋予高校后勤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所谓工匠精神,[1]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打造出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工匠精神隶属于职业精神范畴,是职业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职业者在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一种职业操守,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2]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中可见,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和基本特征。[3]在《诗经.卫风.淇奥》中,对古时的匠人劳作时有这样的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形象地展示了工匠们在对玉石、骨器进行切割、雕琢、抛光时表现出来的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对真正的工匠而言,工作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是“道技合一,物我同一”的精神信仰,他们总是要打造精品,且精而又精;他们注重细节,不厌其烦的打造,使之没有瑕疵;他们坚守初心,追求极致与完美,不求最好,只要更好。“求精”就是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坚持,对产品的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精神追求。

2.工匠精神是一种爱岗乐业的敬业精神

在央视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大国工匠》中的几位国宝级技工,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岗乐业,敬业奉献。他们深深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受繁华世界的纷扰,在平凡岗位上全身心投入,默默奉献,尽职尽责,孜孜以求。他们技艺精湛,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能用手检测堪比X光般精准。他们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磨砺与专注,拥有的是对职业的敬畏和爱岗乐业的敬业精神。敬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职业的道德基础和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3.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求卓”——追求卓越,登峰造极,成就不凡。“求卓”就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就要在原来的技术线路上不断精进,在传统技艺基础上不断创新,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变化开展创新和求卓活动`。在全球,日本是拥有长寿企业最多的国家,达到5000多家企业寿命超过200年历史的有3146家,五百年企业有39家,千年企业有9家,德国超过200年历史的有837家,这些企业能存活百年,甚至千年,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企业里一直传承着工匠精神,一直延续着持续发展的卓越创新精神。

二、高校后勤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

高校后勤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服务保障部门,涉及到十几个部门,包括餐饮服务、学生公寓管理、绿化保洁、物业管理、水电维修、车辆运输、幼儿教育、宾馆服务、门卫保安、设备维护等近百个岗位和工种。在后勤工作中培育工匠精神对提高职工职业素养,提升后勤自身建设,增强服务保障能力有重要意义。

1.传承工匠精神是高校后勤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大国需要工匠精神铸就“中国梦”,高校后勤需要传承工匠精神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打造后勤品牌。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满足高校持续发展、跨越发展的需求,高校后勤改革在新时期需向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后勤需要一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职工队伍。在高校后勤工作中传承工匠精神,凝聚匠心,塑造匠魂,是推动后勤各项工作发展的有力推手,也是新时期高校后勤深化改革的内在需要。

2.培育工匠精神是高校后勤加强内涵建设的有效路径

内涵建设是一种单位“硬管理”与“软约束”的有机统一。“硬”表现为对规章制度的建立,对文化环境的创建,“软”表现在重视创造风气,树立企业精神,培育职工价值观念,加强职工感情联系。高校后勤工作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后勤职工普遍文化不高,流动性强。通过在后勤培育工匠精神,可以重塑职工价值观,加強职业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职工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以工匠精神倡导的精益求精,追求创新卓越的精神内涵为后勤管理核心,制定详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培养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认真工作,对待每一项工作都精益求精,不断开拓创新。加强职工专业培训,让每一名职工都懂业务、精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成为每一个行业中的佼佼者。工匠精神不但是后勤职工个人精神价值观,还将成为后勤文化核心理念,深植于心,永驻于脑,成为后勤内涵建设不可缺少的有效路径。

3.融入工匠精神是高校后勤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丰富,高校及高校师生对后勤工作提出更高标准,要求后勤各项工作更加精细化、标准化、多样化、人性化。后勤工作不再仅仅是看好门、做出饭、扫好地、管好人。物业服务要求具备优质的服务水平,快捷的服务能力,标准化的服务内容,人性化的服务体验。高校食堂要能满足师生多样化的饮食需求,饭菜安全、卫生、营养,后厨干净明亮,整洁规范。学生公寓能成为学生高校的“家”,既有严格的管理又有家的温暖,既承担后勤保障又能服务育人。后勤岗位平凡,单一、辛苦,职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同一岗位上重复劳作,只有将工匠精神融入后勤工作中,秉持工匠精神核心,才能让后勤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在简单的劳作中看到劳动成果的升华,才能激发职工在后勤岗位上踏实认真工作,提高后勤服务水平,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

三、高校后勤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研究

1.营造和谐氛围,塑造匠心

“匠心”指能工巧匠的心思。[4]是工匠对职业的高度认同,从内心安于做一名工匠的意思。“匠心”的塑造,就是要让职工从心理上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意义、价值有高度的认可和欣赏,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职业。《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做是一件快乐的事。高校后勤工作大部分属于人员密集型的服务行业,辛苦、地位低,常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加上当今社会心浮气躁,很多人都在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导致后勤一部分职工做事不认真,更不愿安心做一名“工匠”。

“匠心”的塑造是工匠精神的基础,需要全校师生共同营造。首先,整个高校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氛围,让“劳动最光荣”成为全校师生的价值观。宿舍楼里对宿管阿姨的一聲“辛苦了宿管妈妈”,能让宿管员为自己勤劳付出感到欣慰;校园里顺手将垃圾丢进垃圾桶,可以让保洁员少一次弯腰拾垃圾;餐厅里心平气和地与食堂人员解决饭菜纠纷,能让餐饮工作人员寻回尊重。另外,后勤部门要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评比氛围,定期进行岗位标兵,技术能手的评比表彰。通过评比、表彰、奖励、宣传等活动让职工体会职业价值和工匠精神,只要拥有踏实认真的职业态度,精湛的操作技术,高质量的工作成果,就能在平凡的工匠岗位上获得赞美和荣誉,寻找到人生的价值。再次,后勤部门要制定合理的薪酬分配和考核政策,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岗变酬变的分配原则,让职工薪酬待遇与劳动产出成正比,让职工感受到劳动的价值。拥有“匠心”,后勤职工才能热爱自己的岗位,对所从事的岗位充满敬畏和欢喜,职工队伍才能稳定。

2.加强思想建设,提升匠德

“匠德”就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它是工匠对职业的专注,敬业而有为,是工匠精神的“魂”。它具有社会职业道德的共同点,包括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勤俭节约、诚实劳动等。但同时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思想素质和精神追求是多层面的,因此,通过加强思想建设提升“匠德”是最有力的方法。首先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各类讲座、培训会等组织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进行思想教育,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倡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价值理念。其次是文化素养的培养,道德和文化素养联系紧密,如果文化素养低,其道德往往是粗俗、片面的,所以,后勤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后勤职工的文化素养。例如为职工举办“中国古典文学讲堂”,让职工从《诗经》中感受中国诗歌的美,《论语》中领悟做人的道理,《三国演义》中体会侠胆义气,忠诚担当。第三是干部要率先做道德模范。后勤干部要廉洁奉公、无私奉献、身先士卒、忠于职守,通过自身行动激励职工勤奋工作。最后,各行业对职业道德有具体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岗位、工种进行分类学习培训。

3.抓专业培训,提升匠术

高校后勤培训分为几个层面,首先是日常培训。后勤工作大部分是服务行业和传统手工业,其有一个特点,就是“传帮带”,例如昆明医科大学学生食堂的馒头,自然发酵,纯手工制作,馒头软硬适中,劲道十足,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可这馒头的制作方法牢牢掌握在有三十年经验的老师傅手中,为了传承馒头的制作方式,就需要老师傅在日常工作中传帮带,将手艺教授给年轻的面点师。其二专业培训,后勤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岗位特点,定期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帮助职工掌握专业技巧,提高职业技能。其三每学期抽选业务骨干和优秀员工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包括网络知识、管理知识、职业素养等。通过集中培训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后勤各部门还可结各类评比活动,进行岗位技能练兵。例如幼儿教师的“弹唱跳比赛”,宿管员的“星级宿管员评比”、学生食堂的“厨艺比赛”等,通过评比活动强化岗位技能,提升专业技术。

4.健全工作机制, 储备匠才

“匠才”,顾名思义,工匠中的人才,行业佼佼者、领军者。人才是后勤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第一生产力。要培养匠才,就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首先建立人才引入机制,后勤要实现网络化、科学化就需要引进大批的高学历、高素质专业人才,例如管理干部、项目经理、绿化工程师、水电工程师、计算机操作员等,这些高素质人才需要后勤建立相适宜的发展平台、薪酬福利和管理机制才能引得进来,留得下来。第二建立选拔聘用机制,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不一定能把后勤工作做好,但长期在后勤一线工作的员工,只要刻苦努力,不断学习,仍能一步一步从基层走上管理岗位。后勤对优秀的员工定期进行综合素质和专业培训,建立管理干部选拔聘用管理办法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管理办法,为普通职工提供上升的平台,也为后勤培养匠才,储备人才。第三建立奖励机制,后勤的发展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需要开拓与创新才能走向卓越。对工作有创新、项目有亮点的职工要进行支持和奖励。后勤可建立“创新奖励基金”,针对各工种可制定“创新奖励办法”鼓励职工发扬“工匠精神”,在工作中开拓创新,精益求精。

高校后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取得更高的成就,赢得学校和全校师生的认可和尊敬,工作中离不开工匠精神。在后勤培育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后勤工作,才能进一步统一职工思想、更新职工观念、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促进职工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踏实认真的职业习惯。高校后勤要弘扬“工匠精神”,将它作为深化改革的核心动力,为高校进一步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雅乔.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2]党华.工匠精神的审美观照和境界生成[J]中华文化论坛,2016,(9).

[3]叶美兰,陈桂香.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J],高教探索,2016,(10).

[4]姜汉荣.势之所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与内涵解构[J].职教理论前沿,2016,(21).

作者简介

董亚玲(1973.05—),女,云南昆明人,汉族,硕士研究生,昆明医科大学后勤服务发展中心,研究方向:社会科学。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工匠精神培育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