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对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2018-11-19靳丽丽
靳丽丽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和自主个性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自主学习的目的不是对学习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已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完成知识的再创造;也不是学习过程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在管理自己的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形成学习技能和发展个人能力的目的。自主性学习只能在探究活动中才能得到最充分的锻炼和体现,因为探究活动需要学生亲自参与活动方案的设计,参与探究条件的准备,参与探究活动的实际操作,并且还要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运用科学的语言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描述。而这些都需要创新思维做支撑,因为创新思维是运用多种思维类型而进行的思维活动,它能避免活动的盲目性,能把计划设计得周密。创新思维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思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激情
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大胆参与,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成果,这就需要兴趣与激情。如果老师只局限课本和教参资料进行讲述,会让学生缺乏激情,缺乏主动性思维。如果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他们就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例如,教语文《酸的和甜的》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小猴、小兔、小松鼠,小狐狸的语言行动和结果进行表演,在轻松的环境下让学生明白,对待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办法,凡事不要轻信,要亲身体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安排学生组建4人小组,演习《假如我是小××》把自己假想成文中的角色,萌发了创新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培养。
二、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新观点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限于被动地位,钻进死胡同,这时候教师就要打破常规的思维(即联结性思维)把看似独立,毫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找出它们最佳的结合点。这样的联结体就会有很强的创新性,可促使学生形成新认识、新思想、新方法,在自主学習中利用联结性思维方式,可以实现学校教育和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启发想象:“地球太容易破碎了,我们怎样保护地球?”学生结合课本,联系生活实际,出了一系列的好措施,有的建议保护有限的矿产资源,有计划地开采;有的建议保护好地球的水资源,不让其受污染;有的建议不但要保护好森林资源,而且绿化我们的家园;还有的建议采用高科技,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雷电光能,减少煤和电的消耗……这些想象建筑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合情合理,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活动舞台
学生在质疑探究中需要勇气,需要鼓励,需要适时引导,更要智慧与科学的态度。教师如果能让他们改变自己固化了的思维习惯,让他们从另一角度、另一侧面去分析,去讨论探究发现,就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空间无所不在、无所不有,这样学生思考的面宽了,问题也会随之而产生。而随着探究与问题的解决,让他们感受学习就是为了了解身边的实际问题,就是为了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这个空间便由课堂就延伸到广阔的生活环境中,创新思维会让他们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教学寓言《守株待兔》后,指导编故事--《守株待兔新传》,便如有一生这样设计:守株待兔的农民不再守株,而是广为植树,数年后,树大成材,卖了树买了兔。他不是机械的等待,而且凭自己的劳动换来了成果。这样的训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创新思维让学生战胜自己,收获喜悦
我们知道荣誉和鲜花可以让人更加奋进,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如教《黄山奇石》一文,以假想旅行的形式创设情境,能激起学生向往、神游的心理。一番精彩的简介使学生听了个个都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向往,因急切想了解黄山奇形怪状的石头,从而产生阅读全文的强烈愿望。
有人说学生的心理犹如肥皂泡,一捅就破,最脆弱,一点不假。这种情况下单靠谈心与鼓励,有时难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果我们教会了孩子们运用创新思维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能否从侧面反面换位的方法,迂回曲折的方法去尝试,很可能问题会迎刃而解。这种成功的喜悦,比任何兴奋剂都有效果,他们会马上振作,勇敢地向理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