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园本节日美育环境创设指导策略
2018-11-19黄静瑜
黄静瑜
摘 要:园本节日环境基于园本特色文化,从创设多维度、多元整合的园本节日环境入手,以幼儿的兴趣与社会生活经验生成园本节日环创活动,依幼儿的经验不断丰富环创材料,重视节日美育环创过程实践,促进幼儿对仪式性文化美学的共鸣、体验与表达.
关键词:幼儿园 园本节日环境 文化美学 环境创设
园本节日环境是基于幼儿园园本,为促进幼儿自主游戏与学习的需要,全面支持幼儿发展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营造特色园本文化而创生的节日活动环境。园本节日环境作为幼儿感受园所文化内涵及在教育活动和课程中自主学习、发现和探索的中介与桥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美学发展角度来看,园本节日环境独特的价值在于通过创设与节日相关的文化环境,给予幼儿仪式性的文化美学体验。其中,节日活动中的仪式感区别于幼儿园其他活动,且仪式感不同于形式感,具有促进幼儿真游戏的驱动力,为幼儿赋予更好的精神属性和个性化的价值。本文借鉴我园开展园本节日美育环境创设情况,基于构建“和美”园本节日文化环境,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要求的“和美”幼儿,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及“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四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地创设幼儿园园本节日美育环境进行阐述,以期促进园本节日美育环境对完整幼儿的培养。[1]
一、创设多元整合的园本节日环境,引起幼儿美的共鸣。
主题整合式的园本节日活动是创设多元园本节日环境的前提。在推行美育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笔者意识到对幼儿美育方面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艺术方面的欣赏感受与表现,还应从自然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1]
1.多角度创设园本节日环境,促进幼儿多方位发展。
园本节日环境是园所文化在节庆环境方面的延伸,与园所中园本文化特色所创设的环境相互融合,是跟随园本节日活动项目生成而不断进行横向、纵向创设与调整的节日环境。丰富园本节日环境,力求从师幼精神环境、园所公共环境、班级课程环境、游戏环境及操作材料等方面进行创设。[3]
在上一阶段中,我园四个班级分别从园所公共环境、班级环境、区域环境及特色活动环境四个方面开展园本节日环境创设实践研究。在一阶段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一班一特色”的课题研究模式,虽能帮助教师明确引导幼儿开展节日环境创设的方向,却容易造成幼儿在环境创设实践中美育体验的碎片化,不利于调动幼儿对园本节日环境文化美学的共鸣。对此,笔者认为园本节日美育环境的设计应遵循空间环境的协调统一原则,通过空间的划分,避免与班级主题环境产生冲突。例如,在公共环境的创设上,可利用互动性较低的大厅、户外空旷地投放相应的环境材料,结合走廊、扶梯等环境为园本节日活动氛围点缀。而内环境,则可专门划分若干间功能室或功能区,作为园本节日活动开展的主要环境之一。在节日活动功能区中,投放相关课程材料、区域游戏材料等,通过自主活动、特色课程等不断丰富节日环境内容,形成完整的园本节日活动体系环境,为幼儿系统的、多方位地感受园本节日活动环境所带来的文化美学提供精神与物质支持。
2.基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思考创设多元整合的园本节日环境。
在创设节日美育环境时,许多教师特别注重节日环境所呈现的视觉美感,认为因艺术是美育的主要表现途径,为此,在外环境、班级课程环境或游戏环境等方面的设计上,更偏向于由艺术领域活动来展现。这种固有思维的引领使幼儿在节日环境的一系列创设活动中,更偏向于艺术领域的学习,容易出现学习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此外,单一的園本节日模式限制了多元园本节日环境创设的开展。园本节日服务于园所文化,这就要求学园制定园本节日主题时,应致力于从园所特色文化中开发多元、富有趣味、着眼于幼儿兴趣与经验的园本节日主题,调动幼儿对多元整合园本节日环境中的文化美学共鸣。同时,有明确指向性的园本节日主题,能帮助一线教师与幼儿在设计节日环境时更有针对性。
绘本阅读为我园的办园特色,以我园四大园本节日“春之韵——阅读节”、“夏之潮——艺术节”、“秋之思——益智节”及“冬之火——运动节”为例。四个园本节日看似独立,实则可从园本特色文化——绘本阅读出发,进行多元整合。挖掘不同类型绘本中,贴近幼儿社会生活兴趣与经验、符合当前节日的内容来设置指向性明确的园本节日主题,在节日中设定与绘本元素相关的活动来体现园本节日特色,借助绘本元素进行园本节日美育环境的创设,在创设过程中注重各领域间的横向联系及幼儿在艺术领域方面的纵向发展。如结合绘本《飞吧!爸爸!!》开展以“飞行器”为主题内容的园本节日活动,通过创设科学、语言、艺术、社会等多领域相互渗透的节日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创设绘本《飞吧!爸爸!!》阅读长廊,鼓励幼儿积极收集与飞行器相关的书籍,投放到公共阅读区中,幼儿积累对飞行器的认知经验的同时,从感知飞行器发展过程及认识多种类型飞行器中激发对飞行器文化深厚底蕴及多样性的美的共鸣。而以多媒体为媒介,创设“飞行音效大师”活动环境,鼓励幼儿使用身体律动或各种生活材料,通过为飞机在各种场景中无声的飞行画面增添背景音效,感受节奏乐的韵律美。此外,还可开展以合作设计飞行器、设计飞行器模型等活动,在园本节日活动中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使幼儿在与同伴、教师的友好合作中,对人际关系间的精神文化美产生了共鸣。[4]
二、开展符合幼儿原有经验与发展的园本节日环创活动,激发幼儿美的体验。
组织者预设园本节日活动主题时,应着眼于幼儿的社会生活兴趣与经验,在原有经验基础上与幼儿共同策划园本节日活动环境。同时,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参与节日环境创设的过程是游戏的一部分。笔者以为鼓励幼儿尝试以项目化游戏思维创设节日活动环境,能够帮助我们真正认识到幼儿才是园本节日环境创设的主体,尝试以项目化游戏思维创设节日活动环境,层级推进,促进幼儿在原有经验上的发展,进而拓展经验,丰富节日环创内容,深化园本节日环境的美学作用。只有通过自主创设节日环境,幼儿才能全身心地体验园本节日环境带来的文化美学感受。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在园本节日环创游戏中的探究点及所碰到的矛盾点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与节日环境的互动中做到层级指导。在以“飞行器”为主题内容的园本节日中,幼儿的共同点是乐于倾听绘本故事《飞吧!爸爸!!》,但在解读绘本内容上便有了年龄层次的差异。围绕环境材料——飞行器的投放方式来说,对于低年龄层的幼儿,更倾向于使用高结构的成品飞行玩具,比如与色彩较为单一的仿真飞机模型相比,色彩鲜艳的热气球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在指导时,可引导幼儿从观察热气球的外观、飞行的样子及多个热气球一起升空的景象等方面感受这一环境材料在静态及动态方面的美,并尝试引导中、低年龄层幼儿将氢气球会漂浮在空中的经验迁移至简单的热气球制作。在制作“热气球”的游戏环境中,氢气球的浮力无法克服携带物的重力而产生的矛盾,则会进一步促使幼儿积极探索使“热气球”上升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感受“热气球升空”这一节日环境氛围的美的渴望。对于高年龄层的幼儿,则可从感受不同飞行器的造型美、体验遥控飞行器的飞行乐趣、探索飞行器飞行的秘密、尝试制作无动力简易飞行器、亲子制作动力飞行器等方面,根据幼儿在园本节日活动中的游戏经验,不断地丰富环境材料的投放与创设。
三、关注园本节日环创实践过程,促进幼儿美的情感表达。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对幼儿个体差异的表述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在教育方法上从幼儿的强项智能进行引导,都能令其有成就感,从而达到自我悦纳、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个体间的差异使幼儿对从环境中习得并内化美学的方式有不同的偏向,有的幼儿偏向于听觉、有的幼儿偏向于视觉、有的偏向于静态感受、有的偏向于动态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节日环境创设时,在顺应共性的基础上,正确对待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心智模式,不断推进,建设全方位的园本节日美育环境。
其次,开展与园本节日美育环境创设相关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关注幼儿在发展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也应创设能够促进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节日环境,帮助幼儿在创设园本节日环境时更加积极主动、自然大方地表达对美的感受。绘本《飞吧!爸爸!!》中,爸爸从零开始,坚持以行动实现梦想。过程中的失败带给这对父子的不是沮丧而是更为广阔的幻想世界。在这一绘本的阅读氛围环境中,幼儿感受到了大胆尝试、坚持与勇气带来的品格美,教师可进一步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表达方式创设“梦想墙”,在参与创设“梦想墙”这一节日环境中,促进幼儿对美的情感表达。
此外,教师还应改变以园本节日环境创设结果所呈现的视、听觉艺术美进行效果评价的方式,对幼儿的美育教育评价从追求形式走向实践,帮助幼儿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梳理,通过观察、分析幼儿在园本节日环境创设活动中个体自发创作的动机和需要,对幼儿在创设园本节日美育环境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推进措施。
基于园所文化创生的园本节日环境帶给幼儿的是对园所文化美的深入感受、理解与体验。我们应致力于建设能使每一位幼儿动心、动情、动脑、动手的特色园本节日美育环境文化,创建适合幼儿发展的自由、自主、全面、平衡、自然、和谐的节日美育环境,追求有园本特色的节日美育环境,做全面发展“和美”幼儿的真教育。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谢颖蘋.培育心动灵动的孩子-幼儿艺术创意教育之我见[J].东西南北·教育,2015(3).
[3]李丹.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5(21).
[4]高星.基于生态美育理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探索[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