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说编码

2018-11-19郭影强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音节编码文字

郭影强

学习《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看到信息素养仍然被列为核心素养之一。笔者继续学习,认为可以将“编码”这一概念赋予信息素养概念的下位概念,作为一个知识点,更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思想来学习。

首先,编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基础能力和行为。从媒介作用视角来看,人时刻处于传播过程的起始端与接收端。人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进行编码,通过传播信道传播出去,接收者进行解码,将信息整合到自己的认知中形成知识与见解。北大郭文革教授提出,媒介作用于人可以用函数K=φ(到的地方、接触的人、读的书、看的视频、浏览过的网页、网上交流等)来表达。书籍、报纸和网页,以及当下海量的社交媒体,它们呈现的无疑是编码、编码,还是编码。因此,有必要回望起点,看看编码是何时开始,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来重新定义人的生活的。

其次,用编码视角来看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变革,人类何以能够超越本能来利用信息这一资源,会有不同的发现。

信息技术的第一次重大变革应是有声语言,而有声语言其实是声音音节的符号化。人天生就会发出各种声音,在一次次的重复中,偶然中涌现了必然:音节是有规律的,可以用有规律的音节去指称身边的事物、状态及各种行为。因为有了语言,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表征进入了符号思维水平。这一水平使得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飞跃,从而从众多群体性动物中脱颖而出。

继而,人类将语言进行了可视化的符号编码,文字诞生了。不管是象形也好,还是其他造字方式也好,文字作为一种编码创新了信息表征和保存处理等一系列的信息利用方式。文字的使用过程伴随着各种介质的演变,先是兽骨与莎草,然后是竹子与羊皮,再然后是纸张以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电子载体。文字的使用历史反映了人类信息利用工程技术发展的历史,更不要说在介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印刷术给文明传播与发展带来的变革性促进。因为编码的技术化,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内化,人的存在状态与发展水平,需要扩充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新内涵才能更准确地界定。

电报编码对后来信息数字化的启发是巨大的。偶尔读书,有两本参考书印象深刻。一本是美国Charles Petzold的《编码:隐匿在计算机软硬件背后的语言》,另一本是中国人写的《穿越计算机的迷雾》,它们把对计算机的理解贯通了从硬件到软件的编码思想原理。从对有形对象的编码到把物理与逻辑结合起來的计算机编码,飞快发展的信息技术血液里,编码闪闪发光。

最后,据说有人想象过,把人的一生按时空顺序连续画出来,人是更高维时空中的一条四维虫子。其实我更为欣赏电影《黑客帝国》里那流水一样的潺潺编码。

猜你喜欢

音节编码文字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文字的前世今生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热爱与坚持
拼拼 读读 写写
梦中的文字
看音节说句子
高效视频编码帧内快速深度决策算法
种出来的“逍遥居”
不断修缮 建立完善的企业编码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