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应用与分析
2018-11-19河南省许昌市第三人民医院461000丁艳丽
河南省许昌市第三人民医院(461000)丁艳丽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当胎儿压迫产道时会对产妇造成剧烈的疼痛,对于产妇的心理与生理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多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母婴安全[1]。为了缓解产妇在分娩中痛苦,可采用无痛分娩技术。该技术是医学上的分娩镇痛,可分为非药物镇痛与药物镇痛,而药物镇痛效果更好,通常药物镇痛为椎管内麻醉镇痛。本研究以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待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待分娩产妇,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产妇均为单胎头位,没有麻醉禁忌症,没有严重的其他疾病或精神疾病者。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中,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62±5.27)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39.52±0.57)周,初产妇27例,经产妇13例;对照组中,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8.04±4.09)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39.08±0.76)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19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附表1 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析[n(%)]
附表2 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情况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具体为产妇分娩时,护士应鼓励、安慰,依据呼吸分娩法进行分娩。若出现难产或阴道撕裂时,给予剖宫产或侧切,以防出现危险,在产妇的不同产程中,应做好相关护理工作。研究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分娩,产妇在第一产程子宫开口为3~4cm时,实施硬模外麻醉,在腰椎L2~L3或L3~L4置入穿刺针,注入1%的利多卡因4ml,使阻滞平面在T10以下,接微量泵连续给药,15分钟后,检查产妇的温度感觉消失平面、针刺感觉消失平面,进一步判断孕妇的肌力情况,作VAS评定,直到宫口全开后停药。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具体参考为:显效为产妇无痛或稍微感到不适,有效为产妇感到酸痛,无效为产妇感到强烈的疼痛[2]。②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情况。③分析两组产妇会阴侧切情况与新生儿窒息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产妇的镇痛效果、会阴侧切情况与新生儿窒息情况等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产妇的产程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100.0%、42.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附表1。
2.2 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情况 研究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2。
2.3 分析两组产妇会阴侧切情况与新生儿窒息情况 研究组产妇中有3例进行会阴侧切,其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产妇中有11例进行会阴侧切,其发生率为27.50%;经比较,研究组产妇会阴侧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有1例新生儿窒息,其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中有3例新生儿窒息,其发生率为7.50%;经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分娩时疼痛的部位为下腹部,其源于子宫的不断扩张与宫颈的压迫引起的。大多数产妇分娩时宫缩疼痛与月经期痉挛类似,只是更加强烈,在胎儿出生时,因外阴与会阴的同时扩张,加剧疼痛的发生。一般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十分剧烈,因此,多数产妇选择剖宫产,然而此种分娩方式是一种在病理情况或危险情况下采用的补救措施,是一种非自然分娩,术后可能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炎或肠粘连等并发症[3];另一方面胎儿缺乏逐渐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与阴道壁对于胎儿的挤压。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上被应用,可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保证产妇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分娩,降低产妇在分娩中的恐惧心理,增加分娩信心,使产程顺利进行,降低剖宫产的发生[4]。在无痛分娩过程中麻醉方式应起效快、用药安全与给药方便,使用硬模外阻滞可改善子宫胎盘血流量、缓解胎儿血氧与酸碱失衡的情况[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100.0%、42.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会阴侧切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可知,无痛分娩相比常规分娩,可改善患者分娩中的疼痛情况,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与产后出现情况,降低产妇阴侧切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情况。因此,无痛分娩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可改善母婴结局,可被临床推广与应用。
(2017101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