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现况分析
2018-11-19曾丹
曾丹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包括食品及原料、生产过程的卫生、质量、检验方法等食品安全技术要求[1]。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年平均气温为22℃~25℃。多民族以及常年较低气温酿造了贵州省多样的特色食品以及特殊的饮食习惯[2]。多种地方特色食物的食用、加工、生产规范等未有完全合适的国标进行参考,为保障贵州居民食品安全,规范特色食品生产,给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3],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省卫生计生委于2013年开始承担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相关工作。
1 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现况[4]
1.1 申请立项情况
自2013年起,贵州省卫生计生委每年5—6月均会在官网公开征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立项申请。截止到2017年,共征集到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申请159个。其中,2013年13个,2014年63个,2015年49个,2016年11个,2017年23个。详见表1。
1.2 立项通过情况
在159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申请中,有54个(34%)标准通过立项,分别为2013年7个,2014年25个,2015年16个,2016年4个,2017年2个。2013—2017年通过立项的标准占当年立项申请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4%、40%、33%、36%、9%,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详见表1。
1.3 编制发布情况
在54个立项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中,共编制发布30个,分别为2014年7个,2015年1个,2016年13个,2017年9个。编制发布标准个数占通过立项标准的比例为56%。其中产品标准19个(63%),检验方法7个(23%),生产技术规范4个(13%)。详见表1、表2。
2 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采标率分析
2017年1月—2018年6月,采标率最高的标准分别为DBS52/015—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贵州素辣椒》、DBS52/005-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小曲清香型白酒》、DBS52/008-2015《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饮用天然泉水》,其采标率分别为100.0%、100.0%、99.6%。
采标率最低的3个标准为DBS52/004-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水果味月饼》、DBS52/017—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贵州小米鲊》、DBS52/003-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贵州腊肉》,其采标率分别为8.0%、15.8%、31.0%。
3 讨论
2013—2017年,贵州省卫生计生委一共收到159项立项申请,表明贵州省具有较丰富的地方特色食品及食用习惯,且贵州对于制定地方标准的意义认识程度较高。但通过立项的标准数逐年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清理[5],增加了国家标准的通用性和覆盖面。然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对地方特色食品产品的性能、规格、检验、包装、储存、运输等做出明确规定,相关企业和单位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运输和检验[6]。为进一步保障我省食品安全,规范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建议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就地方标准的制定、申请对相关制标单位[7]进行进一步的宣贯培训[8],增加标准制定成功率。
表1 2013—2017年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情况
表2 2013—2017年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类别分布情况
贵州素辣椒、小曲清香型白酒两个标准的采标率达到100%,饮用天然泉水标准采标率接近100%,高采标率与贵州省独有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地质结构[9-10]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对于地方特色产品的规范生产、质量控质[11]、企业发展以及百姓健康的必要性。水果味月饼、贵州小米鲊、贵州腊肉标准的采标率相对较低,可能是由于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已陆续颁布实施,同时企业自行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这就提示制标单位要更加深入挖掘,为最需要制定地方标准的特色产品建立最合适的地方标准。
2013—2017年贵州省编制发布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中,产品标准占最大比例,表明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多着力于重点突出地方特色食品及传统食用习惯。但通过立项的标准中,半数产品标准未能通过国家审核。目前,国家标准中,产品标准不断丰富和完善,通用性不断增强。由2017年贵州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情况来看,生产规范类标准更容易通过国家审核并编制发布。上述情况均提示我们,制定地方标准要重点围绕“安全”的中心思想,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产品安全指标的研究中来,尤其是卫生规范类标准的制定,并且,尽量规避与国家标准的重复和冲突等问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