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日本高考生物学试题分析

2018-11-19张伟进

生物学教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题小题图表

吴 畏 孙 晖 张伟进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上海 200234)

中国高考改革自2010年起在全国各地接连进行,与中国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在二战后同样也经历过一系列高考改革,与现如今的中国高考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借鉴其命题方式十分有必要,其意义在于结合日本高考改革现有经验,改变固化命题思路,从命题上拓宽视野,从而选拔出真正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

1 2017年日本高考生物学试卷分析

1.1 试卷总体分析 试题的命题内容广泛,涉及“生命现象与物质”“生殖与发育”“活体有机体的环境响应”“生态与环境”和“生物进化与体系”五大领域,聚焦12个核心概念(表1)。

表12017年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统一考试生物学试题考点分析

题目考查内容核心概念分值1生命现象与物质A蛋白质B基因182生殖与发育A动物发育B双重受精、遗传183生物的环境应答A神经B种子的发芽184生态与环境A种间关系B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185生物的进化和体系A生物的变迁、动物的体系B群体遗传186生命现象与物质离心技术107生物的环境应答、生物的进化和体系动物的行动与系统10总计100

1.2 试题分析 试题类型可以分为基础题、图表题、计算题和实验题。题量共有七道,前五大题为必答题,六、七两大题为选答题,二选一进行作答,考试时间60min。每道大题都会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作为铺垫,从教材出发,注重把核心概念融于新的情境之中,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体现自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道大题的下面展开对应的小题,各小题与该题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关联[1]。下面将选取典型的试题进行介绍。

1.2.1 基础题 考查基础知识的单纯选择题,难度较低。一般出现在试卷的前半部分出现,往后层层递进难度。典型例题如下:

例1 从脊椎动物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各种激素,它们向靶细胞传递信息(信号)。存在与靶细胞中的激素结合的a受体蛋白质,信号被特异性地转移到受体蛋白质中,由此信号被传递到细胞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加压素是用肽制成的激素,称为b肽激素。

(1) 关于下划线部分(a),在下列①至⑧中,选出两个关于蛋白质及其结构的不正确描述( )。

①蛋白质是通过肽键由大量氨基酸制成的;②蛋白质具有与氨基酸序列对应的三维结构;③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意味着一个曲折或螺旋结构;④蛋白质通过氢键分离氨基酸形成弱键,采用更稳定的结构;⑤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通过半胱氨酸的侧链结合等使二级结构立体分布的结构;⑥两种以上多肽结合形成的三维结构称为蛋白质四级结构;⑦通过高温处理形成弱键,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不变;⑧蛋白质通过强酸或强碱变性而破坏其三维结构。

参考答案: ③⑦(3分)。

解析: 此题是2017年生物学科第一大题第1小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相关知识。本题考查形式较为直接,从材料划线处进行提问,简单明了,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难度不高。值得一提的是,背景材料中与题目有关的文字部分会用下划线标出,对考生可起到提示的作用,避免无谓的失分。

1.2.2 图表题 图表题是每年日本高考必出的题型,是生物学科特点的体现。和中国生物学高考命题一样,日本大学入学统一考试的命题也注重图文结合,考查学生的识图及图文转换能力与准确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例如,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图表题考查学生逻辑思维,难度适中。典型例题如下。

例2 地球上每个生物群落的分布与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密切相关。图示显示了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与地球表面每年单位面积的有机物生产量之间的关系。

(1) 从以下①~⑦中选出最恰当的两项,答案不分先后( )。

①如果不同生物群落的年平均气温几乎相同,那么随着年降水量的减少,有机物的产量将会增加;②如果不同生物群落的年平均气温几乎相同,则年降水量越少,有机物产量越小;③如果不同生物群落之间的年平均气温不同,不论年降水量如何,有机质的产量将保持不变;④稀树草原的有机质产量比苔原小;⑤沙漠有机质产量大于针叶林;⑥常绿阔叶林中有机物的数量比硬叶森林少;⑦落叶阔叶林的有机物的生产量,比硬叶树林更大。

(2) 图中X表示生物群落没有分布的地区,选出以下①~⑥中最恰当的一项( )。

① 北海道 ② 关东 ③ 中部

④ 四国 ⑤ 九州 ⑥ 冲绳

参考答案: (1) ②、⑦(各3分,共6分); (2) ⑥ (3分)。

解析: 例2是2017年日本大学入学统一考试生物学基础第三大题上半部分,是一道图表题。图中通过不同温度(20℃至30℃),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有机质产量增加,对四种生物群落(热带/亚热带雨林,阔叶林,热带稀树草原,沙漠)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在雨林和阔叶林中,前者的有机质产量较大。冲绳没有高海拔的山,所以没有形成落叶阔叶林。考生需要从图中读出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有机物生产量的关系,结合不同植被类型特点,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此题考查了考生识图、文图转化等逻辑能力,题目难度不是很大,选项比较长,但只要考生抓住逻辑关系,即选项①、②、③存在一个正确选项,确定一项后很快能将另外两项排除,从④~⑦中选出另一项,节省时间,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查。

1.2.3 计算题 日本高考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对于需要使用公式的知识点往往用计算题形式考查。计算题是每年日本高考必出的题型,占比不大,每年在1题左右。试卷对考生计算能力要求不是非常高,主要考查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典型例题如下:

例3 在生物群体中通常包含大量的基因突变,生物群体中等位基因的比例称为a基因频率。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在世代交替后,生物群体内基因的频率也不会改变。这称谓为哈迪—温伯格定律。

(1) 关于(a)基因频率,对生活在特定区域的植物进行调查,具有的等位基因A和a,基因型AA,Aa,aa的个体数分别为250,200和50。最适合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是( )。

① 0.50 ② 0.60 ③ 0.67 ④ 0.70

⑤ 0.75 ⑥ 0.80 ⑦ 0.88 ⑧ 0.90

参考答案: ④(3分)。

解析: 此题是2017年生物学科第五大题第4小题,500个个体中有250个是AA,200个是Aa,A的频率是(250×2+200)÷1000=0.7。此题要求考生使用哈迪—温伯格定律,套用公式进行计算。干扰信息少,难度较低。

1.2.4 实验题 日本大学入学统一考试中,实验题占据了半壁江山。2007年以前,必选大题中只有2~3题是实验题,但2007年之后,实验题的比重逐年上升。2017年的试题中第二大题1、2、3、5小题、第三大题4、5、6小题、第四大题1、2小题和第六大题都是实验题形式。出于严谨性的考虑,与实验有关的背景材料大多非常长,对实验的各项条件会交待得很清楚,考生必须从中删繁就简,分析理解各实验步骤的目的、用意所在。此外,实验题经常会与基础知识和图表结合起来,难度较高,分值也较大。典型例题如下。

例4 光敏色素与莴苣种子的萌发有关。光敏色素有X型和Y型两种形式,X型吸收波长660nm附近的光,Y型在吸收波长730nm附近的光后形成X型。为了研究不同的光环境对莴苣种子的光发芽的影响,进行下面的实验1和实验2。

实验1 当在阳光直射的条件下和被其他植物叶子遮挡后阴影条件下分别检测每个波长的光强度,获得如图的结果。

实验2 对于100粒莴苣种子放置在适合生长的恒温条件下,并在黑暗中吸收足够的水份,如下面图中的I至V所示,通过组合上图中不同的光照条件。48h后,检查发芽率(发芽种子数的比例),得到下图右侧所示的结果。

(1) 以下关于莴苣种子在光发芽开始时的作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增加赤霉素的用量;②增加脱落酸量;③增加成花素的量;④促进春化作用。

(2) 实验2图的V中填入最恰当的是( )

① 0% ② 20% ③ 60% ④ 100%

参考答案: (1) ① (2) ④。

解析: 本题位于2017年生物学科第三大题4、5、6小题,要求学生分析实验图和结果得出答案: 赤霉素促进萌发。题中所描述的实验和实验数据较为繁复,考生必须迅速地将实验处理与示意图一一对应起来,进行比较才可正确答题。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影响发芽率的关键因素是黑暗处放置前在阳光下的时间。Ⅱ和Ⅴ中在黑暗处放置前在阳光下的时间相等,发芽率应该是相等的,进而解决第2小题。考生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题干中的重点,很容易在此题花费去大量的时间,导致后续的答题时间不足。

2 借鉴与启示

中国和日本同属东亚文化圈,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两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都相当的高。总结日本高考命题特点为我国高考命题提供借鉴。

2.1 重创新,关注学科前沿 在生命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也要求命题者在试题素材的选择上要紧随着科技发展的步伐,突出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生命科学的学科影响力。不仅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学科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开阔学生的眼界。

2.2 重情境,贴近真实生活 生命科学的学科价值在于让学生关注、思考并解决与生命科学有关的个人与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者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中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试题背景可来自可靠的科研论文、生产生活案例和社会问题,如2017年日本大学入学统一考试生物学试卷中第七大题内容选择了当前关注度比较高的海岸生态污染问题,题中的信息非常生活化,里面提到的几种海洋生物都是日本经常可见的,考生并不会对此感到陌生。题目体现了生物学不仅仅应该局限于课本的知识,更应与生活实践紧密挂钩,体现真正成为生活服务这一精神,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2.3 重阅读,检测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科学阅读素养是从浅表学习向深度学习过渡的关键所在,而检测这一素养的最好方式就是图表题。图表信息容量大,考查学生通过读取、分析图表信息,并结合已学的生物学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图表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2]。

2.4 重实验,注重思维与探究 实验题是每年日本高考中必出的题型,2017年日本生物学科试卷中,实验题占40分。实验是生命科学的学科特色,实验题考查学生科学思维和综合探究能力,形式变化多样,比较灵活,难度较大。它不仅强调对实验步骤和结果的考查,更强调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思想的考查,通过学生答题时利用数据、发现规律的过程,考查其科学思维品质[3]。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No.A-0131-00-004001)

猜你喜欢

大题小题图表
科学备考新方向——数列大题之“数列求和”篇
科学备考新方向——三角大题之“解三角形”篇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七)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八)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