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体系构建

2018-11-19张海珠梁瑞琴

生物学教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学科

张海珠 梁瑞琴 刘 玲

(1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临汾 041000; 2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临汾 041000)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但是,如何设计和确定基于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如何分析和整合基于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如何构建和使用基于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体系,大多数高中生物学教师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山区的高中生物学教师还处在迷茫当中。因此,探讨“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体系”就成了全体高中生物学教师关心的话题,更成了生物学教师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发生了三次变革,分别是“双基目标”“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随着“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构建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成为教师进行生物学教育教学的核心。要构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首先必须明确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教学目标的上下位目标之间的关系。因此,学习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构建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层次理论与体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和理论基础。

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层次体系包含4个层级,构成三棱锥结构(图1)。最高层级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层面制定的,是国家的教育总方针、总路线。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学科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和学科课程中特有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教育目标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目标,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是最具体、最直接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还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还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挖掘不同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发展学生不同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

图1 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层次体系

1.1 教育目的即立德树人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生物学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立德树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1.2 教育目标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生物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3 课程目标即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 生物学课程的目标是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形成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利用生物学课程所学内容解释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承担社会责任的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1.4 教学目标即课堂教学中整合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是较为抽象的教学要求。要完成课堂教学目标,需要通过每节课、每个活动来完成。要依据不同的生物学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中能够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要点、能力要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点,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提升,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习惯,乐于用生物学知识从实践的层面探讨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积累生物学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中,围绕课程标准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可制订如下教学目标(表1)。

表1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目标

2 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生物学教学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还要让学生领悟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因此,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既要包含生物学知识内容,还要包含生物学能力内容,也要包含生物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最后还要包含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运用内容。

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体系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包含四个要素,要素之间围绕着核心素养构成一个圆锥体(图2)。生物学知识内容、生物学能力内容、生物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有独立、有交叉、有重叠,相互之间构成圆锥体的底部,是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关键内容和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起着支撑作用。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运用内容位于圆锥体的顶部,是核心内容、关键内容和重要内容学习之后的结果、升华和抽象,是生物学知识内容、能力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学习之后不自觉的一种行动和行为习惯。不论是生物学知识内容、生物学能力内容、生物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运用内容,都是围绕着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内容。

图2 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体系

2.1 生物学知识内容 生物学知识内容是指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现象、基本规律、基本模型等基本知识。是激发生物学学习兴趣、提升生物学能力、培育生物学行为的载体和基础。因此,生物学知识内容是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

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生物学知识内容包括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的组成成分、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计算肽键数目与水分子数目和蛋白质的多样性等。

2.2 生物学能力内容 生物学能力内容是指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和将来从事社会活动中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是将生物学知识、生物学观点转化为行动和行为的前提,也是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因此,生物学能力内容是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

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生物学能力内容包括: 比较四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提炼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提高分析、概括与归纳的能力;制作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模型并进行交流,提高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2.3 生物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 生物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是指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和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时一切活动的动力,是在一切活动中是否努力、是否持久、是否能创新的一种情绪体验。因此,生物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是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仍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生物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包括: 认同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体会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关注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习惯和态度,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4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运用内容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运用内容是指将生物学知识内容、生物学能力内容、生物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付诸实践、行动和行为的外在表现,是其他内容学习之后不自觉的一种行动和行为习惯。因此,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运用内容是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最根本内容,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仍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运用内容包括以玉米为主食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应该额外补充赖氨酸,平时要做到均衡营养,不偏食,不挑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煮熟吃,容易消化,形成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中取得的成果,将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形成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 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生物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生物学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养成,生物学教学评价也必须聚焦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为了有效评

图3 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体系

价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以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多元化、一体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图3)。

3.1 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评价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和评价作用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既要有授课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校管理者的评价,更要有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学生同伴等的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化是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既要有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还要有思想品德的评价,更要有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的评价。也就是说既要有对生命观念的评价,也要有对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的评价。既要有认知领域的评价,还要有非认知领域的评价。评价方式多元化是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既要有纸笔测验,还要有实作评价。既要有过程性评价,还要有终结性评价。评价作用多元化是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既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要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也就是说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2 教学评价一体化 教学评价一体化是指以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评、管有机整合、相互支持、协调统一的结合体。“教”是教师引导学生有意义、有效率、有兴趣的生物学实践活动;“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和促进下有意义的生物学知识内容、能力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和运用内容的主动建构;“评”是评估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变化情况;“管”是为了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因此,“教”是为了“学”,“评”是促进“学”,“管”是服务于“学”。“教”“学”“评”“管”相互协调,就能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优化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反之,就会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以“固定化酵母细胞凝胶珠制作”的实验为例,教师可以作为评价主体,评价学生能否成功制作出圆形的凝胶珠;学生可以作为评价主体,相互评价凝胶珠成型的状态;同行之间可以评价实验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学管理者可以评价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和创新性。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改进实验教学。

(基金项目: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项目“核心素养导向的高师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No.2017318;山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高师院校卓越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创新”,No.2017JGXM-08)

猜你喜欢

生物学核心学科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