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生态治理水平的“三味药”
——着力提高生态治理水平

2018-11-19CQDK全媒体时评中心评论员唐浚中

当代党员 2018年13期
关键词:准绳手段环境保护

文︳CQDK全媒体时评中心评论员唐浚中

作为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来说,要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当务之急是提高生态治理水平。为此,可从法治、科技、市场这“三味药”入手。

用好法治手段。面对依然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法律手段越显重要。无论是源头严防,还是过程严管、后果严惩,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织密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要通过相关制度建设,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问题;要以法律为准绳,对环境违法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做到零容忍。

用好科技手段。环保工作不断上台阶出亮点,重要法宝是科技引领。一是着力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主力军的作用,引导成立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领域科研项目,提升环境保护科技创新能力;二是依托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生态环保监管大数据平台,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到生态环保工作中,构建用数据管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的智能环保管理新格局。

用好市场手段。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用市场化手段提高生态治理水平。针对生态保护修复成本高、资金缺口大等问题,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服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协调协同、广泛参与,统一标准、公平公开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排放权交易市场;要在坚持“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损害)谁付费”的基础上,通过明确补偿主体、规范补偿额度,分别建立起以流域、产业、资源开发利用者为主体的生态补偿机制。

猜你喜欢

准绳手段环境保护
《证治准绳》编纂目的及体例评析
环境保护
树声
谒中山陵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论CQT测试中准绳问题的开发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