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证治准绳》编纂目的及体例评析

2023-02-12

中医药文化 2023年4期
关键词:准绳按语杂病

周 曦

(1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长沙 410208;2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 610064)

《证治准绳》,晚明时期金坛(今江苏常州)大医王肯堂(1549—1613)私撰医书,分《杂病准绳》《类方准绳》《伤寒准绳》《疡医准绳》《幼科准绳》《女科准绳》6 部,为明代医学集大成之作,谢观曾评:“集历代医说,为后学津梁,采摭繁富,条理分明,《四库提要》称其博而不杂,与时珍《纲目》为吾国医药两大渊薮。”[1]74作为与《本草纲目》并举的巨作,直到20 世纪80 年代,《证治准绳》文献才开始引起学界关注。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中医学者虽关注此书,却未深入探究其中的文献,相关研究多为概述性文章。1984 年,余瀛鳌发文概评《证治准绳》医药文献[2],1987 年,沈敏南则率先指出《伤寒证治准绳》从疾病、症状、诊法、方剂等方面对伤寒学作了补亡[3]。20 世纪90 年代,陆拯的《王肯堂医学学术思想研究》特别值得关注,该文附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王肯堂医学全书》之后,从伤寒、女科、杂病、疡科、幼科五科对《证治准绳》的文献特色作了概括评述,此文同其他概述性的论著相比,阐述得最为全面详细,学术水平也最高[4]1056-1078。21 世纪以来,学界对《证治准绳》文献的探析进一步深入。焦久存从成书因素、编纂特色、方剂分类、引书分析4 方面探析《女科准绳》,其中成书因素阐述得颇为详尽[5]。陈丽平搜求研究《证治准绳》版本,将13 种版本分为6 个系统[6]。高日阳和刘佳维利用信息技术分别对《证治准绳》类方[7]和崩漏方作数据挖掘[8],总结了王肯堂的用方特色。

虽然,近40 年来《证治准绳》文献研究取得不少成果,却暂未见论著以文献编纂为视角研究《证治准绳》,笔者现敷衍其文,试从文献编纂角度来探析《证治准绳》。

一、《证治准绳》的成书过程

《证治准绳》为晚明医学巨著,其成书非一日之功。明万历二十年(1592),王肯堂京察受罚辞请归里,回乡后见双亲疾病笃重,又遇“乡曲有抱沉疴,医技告穷者,叩阍求方”[9]自叙,王肯堂百感交集,自此立志于医,萌生编纂《证治准绳》的想法,欲将医学要旨“传之天下万世耶”[9]自叙。万历二十五(1597)至二十六年(1598)间,王肯堂受高生所请,始编著《证治准绳》的杂病部分[10]序。4 年后《杂病准绳》《类方准绳》著成,“采取古今方论,参以鄙见,而命高生次第录之,遂先成杂病论与方各八巨袟”[9]自叙。时至万历三十二年(1604)秋,王肯堂将编纂《伤寒准绳》《幼科准绳》《女科准绳》《疡医准绳》的规划告知友人姜仲文[10]自叙。姜仲文得知消息,立即遣人至金坛抄录医书。在友人的敦促之下,王肯堂不得不行急就章,从万历三十二年(1604)八月朔日至重九,仅40 天便纂成八帙《伤寒准绳》。虽然是短时间成书,但王肯堂却认为此书“酝酿于丹府,而渔猎于书林,盖三十余年矣,不可谓草草也”[10]序。由于胸中早有谋划,之后的短短4 年内王肯堂又编著完成《幼科准绳》《女科准绳》《疡医准绳》。万历三十五年(1607)夏《幼科准绳》付之枣梨,同年秋《女科准绳》付梓刊行,次年七夕《疡医准绳》公之于众[11]自序。6 部《证治准绳》能迅速成书刊行,不仅因为王肯堂深耕医学领域多年,亦得益于众人帮助,编纂《杂病准绳》《类方准绳》,因“家贫元赀,假货为之,不能就其丰,会侍御周鹤阳公以接鹾行县至金坛,闻而助成之,遂行于世”[9]自叙。《伤寒准绳》书稿尚未完成,“贺知忍中秘心乎济物而勇于为义……已鸠工庀具矣”,准备好一切等待刊刻。《幼科准绳》撰修之时,“大中丞沈太素公,从大梁寄余俸金百,以助刻费,而是书稿适成,遂鸠工刻之,又逾年,始竣”[12]自序。刊刻《女科准绳》则有“兵宪蔡虚台公、明府涂振任公助之赀,刻行之”[13]自序。

自萌发纂书之念至书成,历经16 年,王肯堂终于纂成《证治准绳》。此书一出,风靡杏林,不但方便医家临证使用,在医籍编纂上亦有独到之处,迅速成为医家学者探究医药的重要文献。

二、《证治准绳》的编纂目的

王肯堂之所以要迅速修成《证治准绳》,将大作公之于众,与其著书之目的有着重要关系。概而论之,王氏纂修《证治准绳》主要有以下目的。

(一)围绕证候纂书,方便文献检索

《伤寒准绳》序言中,王肯堂直陈其书之编纂目的,道:“为因证检书而求治法者设也。”[10]自叙不只《伤寒准绳》,其实6 部《证治准绳》皆为方便医家、患者治病而作。为方便医家、患者检索,王肯堂特意选取证候作为关键词整理编纂历代医药文献。为何围绕证候编纂文献能便于检索呢?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治病必先辨证。在临床实践中,分辨证候是一个医者最基本的专业素养。医者通过辨析证候可以“从机体反应状况上认识病情”[14]5,“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病变的位置与性质,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14]5。由于辨证有助于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王肯堂临床施治特别重视据证候应变,他引戴原礼语曰:“至如病之逾越,不可泥于次序,当随证施治。”[10]15二是中医有以证纂书的传统。自《诸病源候论》开启证候为中心著书之先例,后有《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大型医书皆围绕证候纂书,可见这种以证纂书的传统已被医者广泛接受。有鉴于以上原因,编纂《证治准绳》时,王肯堂便采用以证候为中心梳理各科文献以方便他人检索。梳理引用医学文献时,王肯堂仿照楼英《医学纲目》胪列文献之法。王肯堂于《伤寒准绳·凡例》中总结《医学纲目·伤寒部》文献胪列之法,道:“而每条之中,备列仲景法,然后以后贤续法附之。既该括百家,又不相淆杂,义例之善,无出其右。此书篇目,大抵因之。”[10]5王肯堂不只将楼英文献编纂法运用于《伤寒准绳》,其余5 部亦采用此法胪列医方药理。只不过由于古代医学各分科所尊崇的经典不尽相同,其他《证治准绳》不再“备列仲景法”,而改为先引各科经典,像《杂病准绳》每证之下先述《内经》之法,《幼科准绳》各证之下先列薛己之言,《女科准绳》诸证之下则先录陈自明语。

(二)纠正医者谬误,梳理治学门径

医籍虽多,但医书所论未必俱是医学正道,即便前辈名家有时也会失于精当,这点王肯堂于《证治准绳》中多有论及。他在《杂病准绳·心痛胃脘痛》谈到,朱丹溪竟然将心痛、胃脘痛混为一谈:

或问:丹溪言心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历代方论将二者混同,叙于一门,误自此始。[9]193

前辈名家尚且犯错,俗医更加难以避免错误疏漏。虽然当时俗医辨证立方时常不得其要,谬误不断,却举世同风,陋习难以尽除。肯堂曾不禁感叹:“每见时医以淋法治之,五苓、八正杂投不已而增剧者,不可胜数。予每正之,而其余尚难以户说也。”[9]355而且,更让他气愤的是,世之俗医辨证错误丛生,沿袭前人流弊,竟还自以为是不知改变。对此,王肯堂曾严厉抨击道:“近世稍有微名,一切书籍置之高阁,自以为得轩岐真传。若是者,误人匪浅,午夜扪心,能无愧乎?”[4]2452种种不辨证候的恶习无疑让王肯堂心中颇为焦虑,因此他决心改变现状,“虽昏耄,仍不敢掉以轻心。若应一诊,归必记病源,参稽古籍,所以慎之也”[4]2452。终于,王肯堂历览医籍,结合数年的临床累积著成《证治准绳》。借由此书,他渴望速改时医辨证之误,能真正帮助医者治学临床。

三、借鉴前辈医家编纂经验

(一)借鉴戴原礼编纂经验

1.文献分类

范行准就曾说:“其《证治准绳》,即据原礼《秘传证治要诀》之义而作。”[15]201戴原礼曾编纂《秘传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二书,分别收录医论、方剂两类文献。《秘传证治要诀》论医理“十分重视‘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对各种临床症状详加分析,探求病因,然后确立相应的治法”[16]4。《证治要诀类方》立方则“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善于博采众方,深入钻研,择善而从,且能自出机杼,于临证用药独具匠心,有所创新”[16]5。两书虽收录不同类型的医药文献,但可配合使用,“味其论断,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推测病源,著奇见于理趣之极”[17]9。

对于戴原礼将医论、方剂分别著录的编纂方法,王肯堂极为推崇,撰写《证治准绳》杂病部分时,他效仿戴氏将医论方剂分录于《杂病准绳》《类方准绳》。《杂病准绳》以证为纲主要辨析各种证候,阐明诸家要义。《类方准绳》与《杂病准绳》相应,集中收录治病的方剂,配合《杂病准绳》使用。虽然,《杂病准绳》《类方准绳》二书乃效仿戴氏之书编纂而成,但也应看到,就检索而言,《杂病准绳》《类方准绳》配合使用更为便捷。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书籍的目录。《秘传证治要诀》按证候设置目录,配套使用的《证治要诀类方》却按剂型编排目录,分汤类、饮类、散类、丸类、丹类、膏类等。如此一来,治疗某一证候的方剂可能分布于各卷之中,譬如,《证治要诀类方》治疗中风的方剂凡46 种,广泛分布于《证治要诀类方》的5 卷书中。由于两书目录不同,医者若遇急证,检索方剂多有不便。正因洞悉了戴原礼纂书弊端,编著《类方准绳》时,王肯堂不再按剂型收录方剂,而是将《类方准绳》《杂病准绳》两书设同一目录,用以证类方的形式编排方剂。这样设置目录,医者临床既能节约检索时间,又方便医者立方遣药。

2.书目设置

编纂《杂病准绳》时,王肯堂还借鉴了《秘传证治要诀》目录设置。从一级目录来看,《秘传证治要诀》的诸中门、诸伤门、寒热门、诸血门、诸气门、诸痛门、大小腑门7 大门类基本被《杂病准绳》沿袭。从二级目录来看,《秘传证治要诀》的篇目在《杂病准绳》中皆可见之。而且,从一二级目录从属关系来看,两书也基本一致:中风、中寒、中暑、中湿、中气、中恶归于诸中门,伤暑、伤湿归于诸伤门,痞、水肿、胀满、脚气归于诸气门,鼻衂、舌衂、吐血归于诸血门,头痛、腹痛、胁痛、腰痛、肩背痛归入诸痛门,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归于寒热门,滞下、大便不通、小便数、遗精、交肠归入大小腑门。

在借鉴同时,《杂病准绳》根据实际情况,对《秘传证治要诀》目录作了调整。首先,调整门类归属。《秘传证治要诀》诸嗽门、虚损门、拾遗门中各篇转归入《杂病准绳》诸气门、诸呕逆门、杂门、神志门、诸风门、七窍门上和七窍门下。其次,合并《秘传证治要诀》二级目录。《秘传证治要诀》二级目录中,许多篇目的划分存在重复设置或不合适宜之处,故王肯堂作了合并精简。如将一些症状相同的证候合并,《秘传证治要诀》中大便血、泻血、肠风、藏毒诸证在《杂病准绳》中合为下血证。最后,拆分《秘传证治要诀》二级目录,如《证治要诀·惊悸》在《杂病准绳》中被拆分为《惊》《悸》《健忘》三篇。

(二)借鉴楼英编纂经验

1.书目设置

众多明代医书中,王肯堂还推崇《医学纲目》,编撰《证治准绳》时对此书亦多有借鉴。《医学纲目》为明代医家楼英所著,该书收中医证候200 余种,主要集中在《医学纲目》卷之十至卷之三十九。统观这29 卷书,所收证候形成严密体系。从目录来看,楼英将诸证根据病位或专科分为8 部,卷之十至十五为《肝胆部》,卷之十六至二十为《心小肠部》,卷之二十一至二十五为《脾胃部》,卷之二十六、二十七为《肺大肠部》,卷之二十八、二十九为《肾膀胱部》,卷之三十至三十三为《伤寒部》,卷之三十四、三十五为《妇人部》,卷之三十六至卷之三十九为《小儿部》。其中,《肝胆部》《肺大肠部》《心小肠部》《脾胃部》《肺大肠部》《肾膀胱部》按病位收录杂病诸证,《伤寒部》胪列伤寒诸证,《妇人部》阐述妇科诸证,《小儿部》列述儿科诸证。

受楼英影响,王氏亦按专科论述证候。在《医学纲目》的基础上,王肯堂从医学分科入手,以证候为中心编成《杂病准绳》《伤寒准绳》《幼科准绳》《女科准绳》等书,又将《医学纲目》中散见于各门中的疡科证候汇总,并增补扩充大量文献,著成《疡医准绳》。

具体的篇目编制上,《证治准绳》亦借鉴楼英之书。王肯堂编纂《伤寒准绳》时说:“惟娄氏《纲目》,列六经正病于前,而次合病、并病、汗吐下后、诸坏病于后,又次之以四时感异气而变者,与妇婴终焉……此书篇目,大抵因之。”[10]凡例虽然,《伤寒准绳》基本效仿《医学纲目·伤寒部》设置目录,但也应看到《伤寒准绳》还是作了微调:一是新增《入门辨证诀》,为初学者指明学习门径;二是调整《劳复门》。《医学纲目》中单独列出的《劳复门》在《伤寒准绳》中被裁撤,归入其书帙之七《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三是书末删去韩祇和伤寒治法的《伤寒拾遗》,增设《脉法》《药性》两篇。

楼英之书不只影响《伤寒准绳》篇目,《幼科准绳》《女科准绳》亦有借鉴。《医学纲目·小儿部》收120 余种儿科证候,按五藏划分为证候。《幼科准绳》同样采用五腑分证,集之二至集之九以藏器为目收录证候,分别题为《肝藏部》《心藏部一》《心藏部二》《心藏部三》《心藏部四》《脾藏部上》《脾藏部下》《肺藏部肾藏部》。

又,《医学纲目·妇人部》先有《妇人治法通论》总括女科治法通则,再据女子月经、生子两大生理特征归纳证候,分《调经》《胎前症》《产后症》诸篇收女科诸证。王肯堂设置《女科准绳》篇目时亦效仿之。《女科准绳》各卷一级目录分别如下:卷之一有《治法通论》和《调经门》,《治法通论》卷之二为《杂证门上》,卷之三为《杂证门下》,卷之四为《胎前门》,卷之五为《产后门》。显而易见,对比《医学纲目·妇人部》,《女科准绳》仅在楼氏之书的基础上增加“杂证”一门。

2.行文凡例

行文凡例上,《证治准绳》还是视《医学纲目》为龟鉴。首先,仿照胪列文献法。王肯堂总结《医学纲目·伤寒部》文献胪列法,道:“而每条之中,备列仲景法,然后以后贤续法附之。既该括百家,又不相淆杂,义例之善,无出其右。此书篇目,大抵因之。”[10]凡例自叙楼氏论述伤寒诸证所用文献胪列之法,《伤寒准绳》通书仿而行之,王肯堂论述伤寒诸证先述仲景言,再列诸家文献。譬如《伤寒准绳·坏病》先引《伤寒论》第16 条说明何为坏病,再胪列赵仲理、王璆、王好古、韩祇和等四家解说坏病。不仅《伤寒准绳》采用这样的文献胪列法,他还将其推广至《幼科准绳》《疡医准绳》《女科准绳》中。只不过由于古代医学各分科所尊崇的经典不尽相同,其他《证治准绳》不再“备列仲景法”,而改为先引各科经典或大家之语,像《杂病准绳》每证之下先述《内经》之法,《幼科准绳》各证之下先列薛己之言,《女科准绳》诸证之下则先录妇科经典《妇人大全良方》。

其次,效仿征引标识。《医学纲目》征引医学文献近百种,为节省篇幅,对引文只标注简称,譬如,卷之二十二《产后哕》曰:“治产后咳逆,经三五日不止欲死方。煎壁镜窠三五个呷,瘥。”[18]499此处墨围内的“产宝”为唐昝殷《经效产宝》的简称。又,卷之十《中深半身不收舌难言》:“云:治失音不语。”[18]175此句中,“罗”乃是元代医家罗天益之简称。《证治准绳》标注引文时沿用了《医学纲目》的方法,取医书或医家名、字、号之一字作简称,如《伤寒准绳·妇人伤寒》引宋朱肱《类证活人书》曰:“治妊娠伤寒,安胎,宜阿胶散。”[10]392又,《伤寒准绳·坏病》引张仲景语:“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0]249通过简化征引标识,《证治准绳》不仅可以节省编纂时间和书写篇幅,还能有效地提示引书,方便读者在文山书海中迅速检索到目标内容。

从整体来看,《证治准绳》医书或医家引文标识使用简称者多达101 种。其中,医书简称有36 种,这些简称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多为元代以前的医书;二是大部分为方书。医家简称有65 种,从简称出现频次来看,《伤寒准绳》最高者为成无己,《疡医准绳》《幼科准绳》两书中最高者皆为薛己,《女科准绳》最高者为薛铠。不论成无己还是薛氏父子,都是名动千古的医家,有明一代影响甚广。成无己所著《注解伤寒论》为历代伤寒学者必读之书。薛己的《外科枢要》《女科撮要》以及薛铠的《保婴撮要》亦为明代各科广为传阅的经典之作。

四、《证治准绳》的按语、小注编纂

完备的体例让医书井然有序,有利于学者研习医方药理。《证治准绳》编纂中,王肯堂灵活运用按语、小注等编纂体例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实验组:采用“导生制”教学法,即在对照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把导生分配到各小组,由导生协助课堂教学。导生指导组内学生操作,记录每位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带教教师,最后结合本组操作情况,对组员进行评价,总结本组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每次实训后,导生都要给组内学生的实训表现打分(包括实训态度、操作质量、纪律等),作为平时成绩。导生的平时成绩由教师和组内学生评定。

(一)按语

通而观之,《证治准绳》按语从功用上大抵可以分为以下5 类。

一是校释。典籍版本纷然淆乱,常见衍脱阙倒,《证治准绳》多以按语记录。如《伤寒准绳·咽痛》: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按:“本自寒下”,恐是“本自吐下”,玩复字可见。盖胃寒则吐,下寒则利。胃寒者不宜吐,医反吐之,则伤胃气,遂成寒格。下文文气不贯,当有阙文。[10]197

二是提示。这类按语专为警示医家而设,其作用有二:第一,说明方剂之禁忌。如《女科准绳·跌扑伤胎毒药伤胎》有按语曰:“川萼上窜散气,有服之暴亡者,若诊其脉举之有,按之无者,忌服。”[10]197第二,敬告医者治法节度。如《伤寒准绳·汗下大法》按语劝诫医者用药需慎重:“此等处,极要精审,不可孟浪。凡服汤药发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吐下亦如之。”[10]20

三是引证。前代医家方药论述不充分,王肯堂会以按语引文以作论据。《证治准绳》引证类按语分两种:第一,引医家医书补充说明医方药理。如《疡医准绳·辛平解表》有按语:“丹溪曰:此药治痈疽,已破未破皆用,直领到溃处,谓当入群队中用也。”[11]39第二,引医案补充说明医方药理。如《疡医准绳·附骨疽》篇末按语:

此方世多用之。《万氏家抄》,亦已收载。然但知其可为敷药,散肿止痛,而不知其可以内服,为下部痈疽内消之圣药也。予有轿夫,环跳穴痛甚,如鸡啄火灼,适制有药,以酒调三钱饮之未愈,再进一服,霍然如失,明日舁轿如故,了无苦矣。[11]327

四是评述。《证治准绳》评述类按语出现频率颇高,多见于征引文献之后。在方剂文献中,这类按语主要作用有三:一是说明方剂局限。如《幼科准绳·行迟》按语点评左经丸曰:“此方非内有污血痼积不宜用。”[12]309二是指摘方药错误。《幼科准绳·痞结》按语批驳世医选取方药错误:“进食丸有巴豆,岂宜常服,甘遂有大毒,泻水如决江河,非十分壮实,十分危急,十分水气,三者俱备,未可轻用,今以为痞结主方,谬矣。”[12]707三是评述方剂效用。如《女科准绳·前阴诸疾》“八味丸”下有按语:“此丸果系肝脾肾虚,殊有神效。”[13]266

五是质疑。《证治准绳》对无法给出明确答案的医方药理,从不妄下结论,常以按语质疑引发思考。《类方准绳·不能食》“宽中进食丸”下按语曰:“此方轻重悬绝,理不可晓,疑有舛误,以重改古本,姑仍之。”[19]384宽中进食丸虽最早见于《仁斋直指方论》,但《兰室秘藏》《卫生宝鉴》《内外伤辨》皆收此方,且药物剂量各不相同,常导致医者无所适从,故王肯堂于方剂之下作按语置为一问,引医者留意。

(二)小注

古代典籍中,随文注释常以小字书写刻印,故称“小注”。《证治准绳》就遗存不少小注,从功能来分,可分以下5 类。

一是校勘。这类小注在《证治准绳》的方剂文献中最为常见。《幼科准绳·通治五疳方》收“至圣青金丹”,由于《博济方》《和剂局方》《妇人大全良方》皆有此方,故各味药下注明各书剂量,以示差别:

青黛上细好者,二分,硏。《良方》三分雄黄二分,硏细。《良方》二两龙脑少许,研。《局方》一字朱砂一分,研,《良方》一钱腻粉一分。《良方》一钱胡黄连二分。《良方》二两熊胆一分,用温水化入药。《良方》一钱白附子二枚。《良方》一钱,《局方》二钱芦荟一分,硏。《良方》一钱麝香半分,研蟾酥一皂子大。《局方》一字毂霜少许,《良方》皆同,《局方》一字水银一皂子大,[10]636《局方》一钱,同腻粉研不见星。

二是互参。互参类小注一为力避繁复。《证治准绳》重复处以小注标识参考某处,可避免繁杂,重复誊录。二为使篇目之间相互补充说明。此类小注从表述方式看,主要分为4 种:①“详见某”“详某”或“别详某”。此类小注多用于避免医论重复论述。如,《杂病准绳·中风》“去邪留正”一句之下有小注曰:“详见痿门。”[9]6又,《伤寒准绳·太阳病》:“脉沉者,以下解”一句下有小注:“见劳伤。”[10]74又,《女科准绳·经候总论》记太仓公淳于意治女案。医案中女子为何病腰背痛,乍寒乍热,寸脉弦阴血盛,《经候总论》篇未给详细解答。但同书《寒热》篇有“师尼寡妇异乎妻妾之治”条,其中引薛己、陈自明、《本事方》等众家之说给出了详细解释,故《经候总论》正文下小注曰:“别详师尼寡妇条内。”[13]37②“方见某”。此种小注多见于方剂重复处,指示何处收录方剂的具体内容。如,《类方准绳·虚劳》:“宜四物龙胆汤”一句下小注:“方见眼目门。”[19]47③“方论见某”。这种小注主要用以告知读者何处有方解,如,《伤寒准绳·痞》:“眩冒者,成痿”一句下有小注:“方论并见气上冲心。”[13]269④直书篇名。这种小注见于《女科准绳》。《女科准绳》所论在其他5 部《证治准绳》已有,故用小注标明以备参考。如《女科准绳·中风》二次转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若金衰木旺,先用泻青丸,幼科肝眼后用异功散;《幼科·吐泻》肾水虚,用六味丸;《杂病·虚劳》肝火旺,先用加味小柴胡汤,热入血室。”[13]132

三是提示。这类小注大抵可细分成以下4 类:①标识方剂异名。《证治准绳》所收方剂时有同方异名现象。如《幼科准绳·通治急慢惊》收“温惊丸”,此方下有小注“一名粉红丸”[12]89。②说明方药出处。《证治准绳》所录方药多从他书而来,方剂名下时常以小注标明来源。如《女科准绳·虚劳》“如圣散”下有小注云此方原出 《大全良方》[13]99。③指示适用范畴。如《女科准绳·血晕》收“黑神散”,方后有小注说此方为“产后通用方”[13]400。④记录方药差异。同名方剂的用药常有差异,王肯堂多以小注标出提醒读者。如《女科准绳·血崩》载:“治妇人血露,蚕砂一两炒,伏龙肝半两,阿胶一两,同为末。温酒调,空心二三钱,以知为度。《大全》名无比散,无阿胶”[13]71

四是补充。《证治准绳》所引书的论述有需补充之处,多以小注裨补其疏。如《伤寒准绳·夏为暑病》有小注记医案以说明“夏月不可服桂枝、麻黄二汤”,曰:“万历癸卯,兴化李氏一婿,应举于南京,时方盛暑伤寒,一太学生新读仲景书,自诧知医,投以桂枝汤,入腹即毙。大抵麻桂二汤,乃隆冬正伤寒之药,施之温病尚不可,况热病乎。”[10]368

五是辨析。这类小注主要可分3 类:①辨析方剂。《伤寒准绳·一岁长幼疾状相似为疫》收“人中黄”方下有小注曰:“用此药一味,入补药带表,同煎服之。”[10]380②辨析医理。对于所引文献,王肯堂多有独到见解,常以小注的形式附于文后。譬如《杂病准绳·寒热往来》引《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寒热往来的各种症状,引文后小注曰:“无汗而寒热者,属表可治。寒热汗出不休,骨寒热者,已入骨髓,故难治也。”[17]58③辨析腧穴。《杂病准绳》谈到“寒热往来”治法时引《素问·骨空论》“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一句。此句中“膺中陷骨间”“掌束骨下”为何腧穴历来无定论。王肯堂对此二穴有自己判断,故小注曰:“天突穴也,未详是否……阳池穴也,未详是否。”[17]59

通而观之,《证治准绳》按语和小注从文字的校勘训释到义理的阐释辨疑,可谓无所不备,这说明王肯堂对于历代医学文献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不仅藉助传统小学稽考文本本身,还能从众多文献文本中理出头绪,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

王肯堂有感父母乡亲的遭遇,立志于医,历经10 余年纂成6 部《证治准绳》。该书为方便医家病家检索,特以证候为中心编纂,纠正历代医家治学之谬误,显示医学之门径。具体编纂《证治准绳》过程中,王肯堂在文献分类、书目设置、行文凡例上借鉴戴原礼、楼英两位医家的纂书经验,又利用按语、小注等体例引用、评论、辨析历代医药文献。透过《证治准绳》的编纂,我们不仅窥见王肯堂善于继承前辈医家的经验,懂得灵活运用编书体例,还能洞悉《证治准绳》在医药文献整理上的独到之处。

猜你喜欢

准绳按语杂病
树声
廖志峰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杂病经验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妇人杂病乳结核候”导引法
高山流水
谒中山陵
一架蔷薇满院香
《论语疏证》按语研究
《杂病广要》丹波元坚按语初探
《杂病心法要诀》对《金匮要略》的继承与发展
论CQT测试中准绳问题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