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
——着力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2018-11-19CQDK全媒体时评中心评论员唐余方

当代党员 2018年13期
关键词:名气文王扁鹊

文︳CQDK全媒体时评中心评论员 唐余方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医生。

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的医术最高?”

扁鹊说:“大哥医术最高,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不解其因,继续追问道:“你能说说这其中的道理吗?”

扁鹊解释说:“我大哥的医术之高,可以防患于未然,所以天下人都以为他不会治病;我二哥的能耐,是能治病初起之时,所以我二哥的名气仅止于乡里;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认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因此传遍全国。”

魏文王和扁鹊的对话虽短,却向后人阐述了“良医治未病”的深刻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防患未然比亡羊补牢更好。

防治疾病如此,生态建设亦然。

当前,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事件不发生则已,一旦发生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灾难性后果。因此,在生态环境领域,我们更应当注重“良医治未病”,及时发现“炸弹”,拆除“炸弹”,做到防患未然。

注重“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的事前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必须有事前防范的意识和具体举措,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

注重“其在毫毛”的事中管控。扁鹊之所以认为二哥“有能耐”,是因为二哥注重病人“其在毫毛”的病症,并能及时治疗,这样才能防止小病酿成大病。在生态环境风险的防范中,也应注重“其在毫毛”的事中管控。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小问题拖成大问题,能解决的问题变成难以解决的难题。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紧盯重点区域和重大隐患点,加大动态监管、检测力度,确保生态环境监管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生态环境就像人的身体一样,一旦出现大的问题,要想治愈就得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出现永难治愈的情况。因此,在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尽早发现问题,并尽力做到事前控制乃至未雨绸缪。

猜你喜欢

名气文王扁鹊
神医扁鹊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十五分钟的名气
为文王发愁
从“扁鹊兄弟治病”看双安全防控工作
郑玄“文王受命”问题考论
海磁悬浮列车:贴地飞行的火车
魏文王还是魏文侯?
讳疾忌医
什么是名气
什么是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