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乡村振兴五大着力点

2018-11-19曾菁华

当代党员 2018年13期
关键词:潼南人才农业

文︳曾菁华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潼南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对标对表中央要求和市委工作部署,紧扣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这五大着力点,全力打造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和引领区。

坚持改革创新,实现产业振兴。近年来,潼南区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重庆的“菜篮子”“米袋子”“后花园”。一是注重绿色发展。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潼南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农业资源利用节约高效、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提升、农业综合能力巩固提高为目标,差异化发展七大特色产业,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是深化产业融合。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成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加快建设食品加工园,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打造加工产业集群,2017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2.78亿元;立足农旅深度融合,举办“三大主题节会”,建设“五个特色小镇”“五大名山”“五个田园综合体”,打造“六养圣地”,每年接待游客突破7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5亿元;坚持线下线上并举,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全覆盖建立标准化镇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农产品网上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三是加强品牌建设。着力培育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推动潼南农业由产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目前已认证“三品一标”321个。

围绕“近悦远来”,实现人才振兴。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我们牢固树立人才强区理念,大力实施“三百三千”人才培养集聚计划,统筹用好在乡、返乡、下乡人才,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一是落实政策引才。出台乡村振兴人才、教育卫生人才等激励办法,推出住房支持、就医就学等引才留才“黄金八条”政策,为乡村振兴人才引进提供坚实政策保障。二是强化培训育才。依托党校扎实开展“两段式”主体培训,积极与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4+X”专题培训,开展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领头雁”计划等,大力培育党政、农业、旅游等领域优秀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三是搭建平台用才。坚持营造氛围、创造条件,为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柔性引进院士专家等担任产业顾问,为乡村振兴发展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紧扣铸魂强根,实现文化振兴。潼南充分发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优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抓手,打造文化乡村,培育文明乡风。一是文明乡风润民。着力提高农民道德素质,用好市民讲坛、梦想课堂等平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营造新时代文明乡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以杨氏“兴家救国、清白传家”家风为引领,打造天下廉吏张鹏翮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二是文化服务惠民。深入挖掘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地域文化,加大“潼南狮舞”“扯扯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力度,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大力推进文化下乡,积极培养文艺骨干,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1+4”国家示范项目,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引导村民提升文化素养,用优秀文化供给提振农民精气神。三是乡村治理利民。扎实开展乡村善治行动,加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建设无黄赌毒行为、无邪教活动、无矛盾纠纷上交等“六无村居”,着力实施发展环境大整治、社会治安大防控、矛盾纠纷大调处等行动,全力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统筹“三生”空间,实现生态振兴。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一是在生产上抓防治。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全面贯彻“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二是在生活上促宜居。聚焦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两项行动”,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三是在生态上重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实行“一河一策”“一库一策”,做到从流域到区域、从大江到小河全覆盖、无死角,织牢织密治水生态链和责任网,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强化重心下沉,实现组织振兴。坚持力量下沉、资源下倾、人员下移,全面建强农村党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加强政治领导。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二是提升基层组织力。整合各方力量,通过两年时间全覆盖改造升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健全村“两委”主导、群众参与、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力争在3年内消除所有“空壳村”。三是强化作风保障。持之以恒反对“四风”,紧盯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扎实开展扶贫及惠农项目资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专项整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持把反腐败斗争与扫黑除恶结合起来,严厉查处基层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全面净化农村基层土壤,切实为乡村振兴创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猜你喜欢

潼南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抗疫阻击战告捷
重庆潼南:就业精准扶贫让贫困户端上“铁饭碗”
说好潼南话 干好潼南事 做好潼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