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鉴编纂与文化自信的深入探究

2018-11-19

黑龙江史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年鉴文化

袁 欣

(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办公室 黑龙江 宝清 155620)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1)的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文化巨著浩如烟海、文学艺术精彩纷呈、社会哲学充满智慧、道德伦理完备深刻,这些宝贵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来的世代相传,已经演变成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魂和根。那么,我国的年鉴作为极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年鉴积淀着中华民族发展演变的历史与文明,以其独特的优势承载着数百年来的中华文明,厚植文化自信之根,更好的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我国年鉴编纂的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年鉴编纂的历史

年鉴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文献,也称资料性工具书。它是如实记录上一年度区域或行业(部门、单位)发展情况的文献集成。权威性、真实性、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等是年鉴的属性。我国年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成书于14世纪40年代的《宋史·艺文志》中,就有《年鉴》一卷,可惜已经失传。解放前中国曾陆续出版过一些综合性年鉴(如《中国年鉴》《世界年鉴》《申报年鉴》)、地方年鉴(如《上海市年鉴》《台湾年鉴》)、专业性年鉴(如《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电影年鉴》)(2)。其中《中国年鉴》于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当代出版史上一部综合性年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年,由于年鉴事业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从1949年到1978年12月全国仅出版了不足10种年鉴,与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出版事业极不相称。

1950年,天津进步出版社出版的《开国年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问世的第一部综合性年鉴。同年,大公报社出版类似年鉴性质的工具书——《人民手册》。随后,《世界知识手册》(1958年改名为《世界知识年鉴》)、《中国体育年鉴》《中国摄影年鉴》等相继创刊。文化大革命期间,除了《科学年鉴》外,其余年鉴全部停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年鉴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党和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年鉴事业从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应该说,这20多年来,是中国年鉴事业真正的形成时期。

中国年鉴出版工作大发展是在80年代。《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出版年鉴》和《世界经济年鉴》等6种年鉴首先问世,拉开了80年代中国“年鉴热”的序幕。1981年,中国又新出版7种,1982年为13种,1985年中国年鉴种类已达84种。到1992年,全国出版的年鉴多达522种,相当于1980年的87倍之多。

(二)中国年鉴编纂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1.内容现状

(1)组稿难、质量差。在实际的年鉴编纂操作中,各单位重视程度不一。供稿者更注重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考核,对年鉴供稿这项不参与考核的软任务不重视。内容体例不按要求撰写,返工较多,给编辑工作增加困难。很多单位上报的年鉴材料根本不符合要求,该记载的不记,大事要事挂一漏万;不该记的乱记,芝麻绿豆一把抓;有些撰稿人干脆把部门单位的年度总结一字不差地上报了事。供稿拖拉,按期到稿率低,需要编辑反复多次催稿,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年鉴稿件质量和出版时间。年鉴编纂部门与供稿部门多为同级部门,对于敷衍了事的撰稿人很难进行约束,难以追究落实不力的责任。

(2)信手拈来、闭门编鉴。由于编辑人员仅凭单位提供的总结或稿件,既不了解其单位之主体业务,又不深入调查,更未对资料严格核实,内容不突出,信手拈来,忽视一些至为鲜活的内容,仅凭一己之见,应付交差,对年鉴编纂的意义和要求毫不理解,缺乏把握事物的能力,而且不顾及年度资料的比较和查实,缺一漏万之现象屡见不鲜,使质量无法提高。

(3)缺乏负面问题的记述。这是年鉴界长期存在的问题。报喜不报忧,主要是提供资料的单位对忧的事件不提供,唯恐家丑外扬,缺乏承担责任的胆识。可以说,任何事业发展的过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更何况在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谋成一项事业,即使成绩瞩目,也不可能没有一点问题。如有个别单位发生的腐败案件,全不提供,欲盖弥彰。而年鉴人员又不了解,造成历史的遗憾,这是有违年鉴编纂的主旨。对问题的记述,是揭示矛盾,获得教训,垂鉴后人,不是对单位的抹黑。目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年鉴,通篇都是记述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成就,最多的就是用数字反映增长的情况,如:比上年增长了多少、超过了多少等等,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而对于工作中的失误,甚至是比较大的失误,则只字不提;即使偶尔提到,也是蜻蜓点水、寥寥几笔带过。我们知道,“年鉴”之“鉴”,即借鉴、鉴戒之意。这就要求我们,要如实记录工作中的失误,要讲真话、道实情,既报喜、又报忧。作为资料性文献或工具书,发挥借鉴、鉴戒作用,是年鉴的职责所在。因此,年鉴必须如实反映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现实生活中,记录失误比记载成绩意义更大。

2.出版现状

(1)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许多单位年鉴出版后,就不再重视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宣传不够,社会使用年鉴率不高,存史做到了,资政欠缺,为社会所用率很低。年鉴集中了当地当年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方面面的权威和最新信息,可以说是年度地情资源,应该为当地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但开发利用比较弱,导致年鉴的社会作用欠缺,利用率低。

(2)互联网时代来临导致的困境。当今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阅读的便捷性,使纸质版读物受到严重制约。正如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挑战一样,传统的纸质版年鉴正受到这个大趋势的冲击。许多单位由于这样那样的问题,或是经费有限,或是领导对年鉴出版的思维方式不同,对于年鉴出版这件工作不是观望就是搁浅。如果不正视这个困境,年鉴的生存与发展将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互联网+”是新生事物,年鉴必须与时俱进,因此,把“互联网+”与年鉴的转型与发展连接起来,不仅仅是追赶时代潮流,更是对年鉴文化的一种融合。

3.队伍现状

(1)人员流动较大,业务水平不一。作为史志合一的部门,人员多由元老级人物组成,一旦到达退休年龄,部门成员便又处于新老交替之中,编纂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导致撰稿质量变化较大。新调入年鉴编纂队伍的年轻人,他们虽然都有工作积极性,且文化程度也很高,有做好工作的良好愿望,但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编纂水平有高有低,对稿件把握的尺度不一,导致最终的成稿不被认可,修改时非常麻烦,耽误出版时间。另外,年鉴编纂人员必须对本地历史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编纂出精品年鉴,但在编纂队伍中,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屈指可数,甚至没有本地人。对当地区域情况不够熟悉很容易在编纂过程中出现差错,从事年鉴工作的同志稍不留神,不注意学习,导致资料采集不当,在最终的审核过程中若被忽略,对年鉴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

(2)撰稿人员过少,编稿压力较大。年鉴编辑压力大是近年来年鉴队伍的一个最为相似的问题。大部分单位的编辑人数与成书规模往往不相适应,多数年鉴编辑人数比实际需求量少,编稿压力直线上升。编稿过程一般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是从上年的年末开始进行组稿会议的准备工作并及时召开组稿会议;二是成立年鉴编纂小组,开始对当年稿件进行收集整理;三是对送到的稿件进行审阅并及时给出反馈意见;四是对稿件进行反复修改、校对后送分管、主管领导审阅;五是定稿后进行排版、校对,送照排厂修改,再校对、处理版式、穿插进行制作目录和索引,送出版社审稿的同时进行内部3轮捉错、核对整理后送照排厂修改、校对,连同出版社稿子一起再校对,送印刷厂制作。以上工作主要集中在3月至8月完成,这期间还要打电话催稿、与作者沟通交流等,处理单位的其他事务性工作,根本无法在上班时间完成这些工作量,所以很多稿件都是加班完成的。长此以往,年鉴编纂人员的健康状况让人担忧。有的地方年鉴编辑还承担单位的修志、党史或其他地情资料的编撰,更是雪上加霜。

(3)工作不被重视,编纂积极性不高。编纂人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有着强烈的心理落差。一是有些部门对年鉴编纂不重视,甚至拒绝提供资料,给年鉴编纂造成诸多困难。例如某农场内的部分驻场机构,在接到年鉴工作人员的电话时态度强硬,以自己业务繁重没时间为由拒绝提供资料;二是没有领导的重视、支持。没有领导的重视,年鉴工作举步维艰。在上级下达工作任务时,单位领导经常表现出对编纂人员的“信任”,交由工作人员全权处理,使年鉴工作人员怀着很强烈的不确定心理完成工作。在全年的工作过程中,从不召开编纂碰头会,使得上下沟通困难,很难顺利开展工作;三是与本单位其他部办人员相比,虽然工作量很大,但由于年鉴的宣传力度不够,外界不理解年鉴编纂的具体工作内容,因此他们普遍误认为年鉴部门非常清闲。年鉴编纂是一项系统工程,年鉴编辑的工作任务也是繁重而琐碎,但在同事眼里却是个“清闲”的职位,这种误判大大降低了年鉴工作者的积极性。

综上,这些问题及现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事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年鉴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法规规章落实不到位;机构不健全,编制、人员和经费不足;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之类,而这些原因同年鉴事业的文化自信缺失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我们编纂的年鉴,有存史、资政、教化功能。存史是年鉴的首要功能,资政是年鉴的现实功能,教化是年鉴的重要功能。年鉴的这些具体功能必须有文化自信的支撑,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反之,年鉴编而不用,则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

二、文化自信重大命题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一)文化自信重大命题的提出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3)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之后的两年间,习近平又对此有过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二)年鉴文化自信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意义

1.有助于年鉴编纂事业繁荣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然要求年鉴事业的科学发展,全面升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自觉引领行动的主动,年鉴文化自信是年鉴事业转型升级的巨大精神动力,事业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只有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年鉴文化,才能在行动上有所作为。年鉴系统只有建立文化自信,才能把握住年鉴事业发展的文化命脉,进一步深入挖掘年鉴的文化价值内涵,激发年鉴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形成发展合力,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变为现实,在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实现年鉴事业的价值。年鉴编纂人员只有建立年鉴文化自信,才能激发对年鉴事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推进年鉴事业繁荣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增强自我价值主动性;也才能在实践中克服得了困难,耐得住寂寞,能以“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干劲投入年鉴工作,推进年鉴编纂事业繁荣发展。

2.有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年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上有天然优势。年鉴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另一方面也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基础。

3.有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4)年鉴文化以其独特性,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有助于应对世界多元文化冲突与碰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突出道德价值作用。年鉴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滋养,年鉴文化自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力量。

4.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5)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主要通过“走出去”展示中国理念、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来形成。年鉴文化,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播中华文化基因、展现全新的中国,可以为世界文化注入新的理念、新的血液。这必然要求建立年鉴文化自信,增强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的底气。

5.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6)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访欧期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我们不难看出,文化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博大精深的年鉴文化以其独特的存史、资政、教化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要实现年鉴文化的价值,就应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为其提供“思想价值资源和心理依托”,这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年鉴文化的基本属性是地域性,可以说,年鉴文化来源于地域文化,又滋养了地域文化,打造属于一方水土的专有记忆(7)。年鉴文化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爱乡爱国热情,凝聚了实现中国梦的人才力量,年鉴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蕴含着年鉴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三、年鉴编纂与文化自信密不可分

(一)文化自信离不开年鉴编纂这一重要渠道

文化自信既发于心,又表于物;形于历史,绽于当代。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华沃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相生,既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发展环境。构筑文化自信之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文化传承工作,“传”即传达,“承”即承接,即上传下达,承前启后。历史线索需要有迹可查,编修年鉴是做好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要渠道,没有年鉴作第一手史料很难支撑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我们年鉴编纂人员,应该充分继承和挖掘祖辈们流传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做好这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年鉴编纂这一重要载体

年鉴编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年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也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这与中国代代编纂史志这一特有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年鉴作为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是展示当代中国风范的优秀载体,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存史、资政、育人作用。

(三)激发文化自信活力离不开年鉴编纂这一重要纽带

一些学者虽然重视年鉴的资料价值,但是忽视其实用价值,甚至低估了年鉴文化的价值。一些年鉴编纂人员对年鉴文化也没有形成普遍的自信。主要表现在对年鉴价值缺乏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年鉴事业缺乏信心,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内在的、强大的、支撑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目前年鉴尚未形成普遍的社会意识和家喻户晓的公众意识,对年鉴文化没有概念,更不用提对年鉴文化自信的心理认同,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所以说,激发文化自信活力对“年鉴文化缺失”“不自信”,有着尤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文化自信背景下如何发挥年鉴编纂的最大效用

(一)提高认识,坚持年鉴编纂与文化自信有机结合

上面我们说到,领导及部门对年鉴工作的支持不够,极大影响了年鉴编纂的进度和质量。为了发挥年鉴的最大效用,党政领导、各工作机构务必提高认识,坚持年鉴编纂与文化自信的有机结合。一是要坚持和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坚持将年鉴工作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地方各级政府工作任务,坚持“一纳入、八到位”(8)的工作机制。二是要有固定的年鉴工作部门和编纂人员,要与其有效履行职能、顺利开展工作的要求相适应,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专业要求,配齐配强人员,注重稳定队伍。要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分级实施对年鉴主编的专项培训,实现编鉴人员岗前培训全覆盖、培训工作常态化,支持年鉴编纂人员接受专业继续教育。三是要加强督促检查,健全和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督察通报制,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和完善编鉴业务制度和主编责任制,确保在年鉴编纂的每个环节上均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四是要注重宣传保障。借助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年鉴工作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新举措、年鉴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绩、年鉴工作者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新贡献。挖掘年鉴资源的现实价值,设计宣传主题,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贴近社会现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年鉴宣传精品。

(二)解放思想,有效推进年鉴编纂创新创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年鉴编纂工作也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年鉴编纂者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走出编官书的殿堂,融入社会,投身改革洪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年鉴编纂人员这支队伍的政治、业务水平,认真学习,加强理论研究,用理论指导编纂实践。在编纂过程中,一是要坚持正确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通过编纂年鉴和开发利用年鉴资源,为社会提供丰富、优秀的文化产品。二是要坚持质量第一,保证存真求实,确保年鉴质量。将精品意识贯穿于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全过程,编纂出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年鉴。三是要坚持改革创新。认真总结年鉴工作的经验教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时代需要,在遵循基本规范的前提下,深化改革,准确定位,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四是要坚持编鉴为用。发挥年鉴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开发利用水平,拓宽用鉴领域,增强服务大局能力,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服务。

(三)顺应时代,促进网络年鉴与纸质年鉴完美融合

2015年03月1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时提出,制订国家级“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并认为站在“互联网+”风口顺势而为,可以使经济飞起来(9)。

2015年8月,国内首份中国城市阅读指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随着手机等阅读介质的兴起,阅读外延明显扩大,手机成为第一阅读途径。手机作为新兴移动阅读方式,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纸质图书。手机阅读占38.7%,电脑阅读占17.2%,纸质阅读占27.3%,手机阅读与电脑阅读两者加起来,共56%。而且现在由于生活快节奏,人们的阅读已从原来的“深阅读”转变为“浅阅读”“碎片化阅读”,许多人已从传统的纸质阅读转向网络阅读。

可以看出,“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是大势所趋。因此,年鉴也应该要融入这个世界潮流时代大趋势中去,网络年鉴正开始呈现出蓬勃的生机,纸质版年鉴的生存和发展已受到严峻的挑战。但是,纸质版年鉴向网络年鉴转型,并不等于就不需要纸质版年鉴了,两者是可以并存的。之所以继续保留纸质版年鉴,是出于它的社会作用、使用对象和网络因素考虑。年鉴既然有存史的功能,纸质版年鉴就有存在的合理性,因为纸质版年鉴易于保存,而互联网发展30多年,更新快速,有许多网络资料已很难查询。近年来,各地纷纷建设新图书馆、档案馆、方志馆,为保存纸质版图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网络虽然能够储存海量信息且方便阅读查询,但网络也有它的劣势,容易被病毒攻击,服务器崩溃,不利于长久保存。因此,在编纂网络年鉴的同时,纸质版年鉴可以存在,两者可以相辅相成。两者的同时存在,可以满足不同使用群体的需要。

当然,编纂网络年鉴还属于试验阶段,还在探索,年鉴工作者也要努力与时俱进,常编常新,要适应“互联网+”新常态,在继续编好纸质版年鉴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编纂网络年鉴。在编纂网络年鉴的过程中,可结合新媒体技术设计版面结构,加入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充实年鉴内容。也可吸引网民参与到网络年鉴的供稿当中,使内容更加广泛。在后期的宣传扩散阶段,还可通过微信、QQ等媒介呈几何量级传播。通过这种传播形式,使网络版和纸质版年鉴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受众覆盖面更广。

综上,年鉴工作者要通过提升文化自信来推动提高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编纂出版更多高质量的精品佳作,从而推动年鉴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确保全国年鉴事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注释:

(1)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摘自百度百科。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年1日),《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第2版。

(4)摘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5)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6)出自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发表的讲话。

(7)冀祥德、宋丽亚:《论方志文化自信》,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年1月8日。

(8)“一纳入、八到位”:坚持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地方各级政府工作任务,做到认识、领导、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规划、工作八到位。

(9)出自2015年3月15日,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时发表的讲话。

猜你喜欢

年鉴文化
文化与人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地方综合年鉴志书化”现象辨析与思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年鉴工作会议暨年鉴编纂培训班在京召开
谁远谁近?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