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现实应用

2018-11-19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京焱

人民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中华中华民族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京焱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由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宣传思想工作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思想工作是使中国人民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理性看待当今世界的重要手段,毛泽东就非常重视党的思想宣传工作,他指出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要掌握宣传工具和宣传武器,“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他还强调,党要实现“从苏区与红军的党走向建立全中国的党”这一目标,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在全国公开的党报及发行网”。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迅速,许多社会思潮涌动,因而应该更加重视宣传思想工作,而中国人民可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和世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产生、发展的脉络,让中国人民认识、学习到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意识到中国如今的巨大发展来之不易。

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与时代特点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加强了在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上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更是通过各种新媒体加强对舆论的正确把控。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现在有些优秀的电视节目通过探寻中国国家宝藏后的历史故事,或是历史人物令人动容的感人信件讲既清楚了中国故事,又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思想工作,更为人民大众所喜爱。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许多重要内容都传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经过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继承和弘扬以及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中国人民普遍认同、接受、践行和维护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注重家风家教,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家庭观念,“父慈子孝”“勤俭持家”“家和万事兴”等都是数千年来传承的家庭教育。如今人民群众更是在不断升华着各自的家风,新时期的热爱祖国、奉献社会也越来越深入到每个家庭的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不断深入到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心中。

三、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十八大以来就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习近平同志强调,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强的党来领导,只有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才能努力跳出“历史周期律”,党才能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中可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到:“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忧患意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密切联系群众的科学领导方法等都有利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我们都应该不断学习和弘扬。

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在新时代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哲学社会科学是指导国家进行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科学理论,也是指导我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理论灯塔。可是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一直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太相称。因此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提出,“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而且他还强调:“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闪烁着许多理性思维的光芒,如《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对立统一的思考,荀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这些理性思辨的思想都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厚基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只有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成为生机盎然、清澈活跃的汩汩流水。

五、坚持“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我国一直推进的“一国两制”事业,不仅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也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向往,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同样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时的讲话中指出:“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我们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大家都认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传承中华文化。”所以要在青少年的教育中注重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从而更多理解“一国两制”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联系,加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地球村,各国都互相尊重,坚持合作交流,才能建设好我们共同的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蕴含着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习近平在多个世界性的演讲中提到过这一点。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就提到:“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新时代党和政府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不断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华文明中“大同社会”的理想社会的理念也被继承和发扬,中国提出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中华中华民族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