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历史告诉未来“人民日报70年作品精选”丛书巡礼

2018-11-19陈力丹

人民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报纸文章

陈力丹

在今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迎来创办70周年的日子。面对摆在桌上的10本厚重的“人民日报70年作品精选”丛书,我不由地想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他们创办的第一张无产阶级日报《新莱茵报》所做的总结:“报纸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每天都能介入运动,并从运动的中心直接发言,日复一日地最充分地反映历史,在人民和人民的日报之间发生连续的、生动活泼的相互作用。”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如其报名所示,在革命战争中一诞生,就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人民利益鼓与呼作为自身使命,同样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幕幕“在人民和人民的日报之间发生连续的、生动活泼的相互作用”的故事。

1953年,我来到北京最早的家——朝阳门内大街北侧临街的平房。我的记忆是从家里那架浅黄色木壳收音机和《人民日报》开始的。每天早晨7点,收音机里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把我唤醒;早饭的桌上,父亲身边总放着一张《人民日报》,当时还是竖排。走到门口,晨曦中成群的小鸟围绕着高高的朝阳门城楼喧闹,城楼两边的豁口,东来西往的人流、马车、公交车熙熙攘攘。我从父亲与家人谈论报纸的新闻里,知道那时在抗美援朝,知道与父亲一起工作的白发女士叫苏联专家。《人民日报》是我接触时间最长的报纸,从有记忆到现在60多年了。读着每本“作品精选”,《人民日报》各类体裁的文章总会唤起我的记忆,激动而又温馨。

随手翻开《人民日报70年消息选》,恰好是1959年4月的综合消息《容国团争夺世界冠军决战记详》,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在世界锦标赛中赢得冠军。那时我小学一年级,不识几个字,但容国团在北京机场手抱金光闪闪的冠军杯照片,激励了多少人的报国热情啊,我就读的南中街第一小学因此有了简陋的乒乓球台。1966年“大串联”,我奔赴的第一个外地城市是武汉,因为向往那里的新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如今读到《人民日报》1957年10月的消息《火车飞驰过长江》,仿佛沉浸在当年的情境中,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个欢腾的场面,那些到场的领导人:李富春、陆定一、何香凝、廖承志,还有城市建设部部长万里等等。

《人民日报》的通讯脍炙人口,记录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人们奋斗的历程。1966年2月,在我15岁生日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从此,“焦裕禄”成为我一生的学习榜样,那时我初中二年级。3月,我成为共青团员。

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人民日报》的报告文学兴盛起来,影响全国。打开《人民日报70年报告文学选》才发现,《人民日报》报告文学的历史与报纸历史一样长久。《人民日报》的报告文学不同于一般文学杂志的同类体裁,而是着重于真情书写波澜壮阔的时代,是大叙事。例如去年8月发表的李青松的报告文学《塞罕坝时间》,这是关于河北坝上一片112万亩、历时55年形成的人工森林的叙事,置于习近平总书记一段关于国土绿化的重要论述之下,于是具有了整体叙事的指导性功能。

《人民日报》的言论,特别是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一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翻阅这次出版的《人民日报70年要论选》,被邓小平批评的1979年9月的一篇评论员文章仍然入选。显然,编者意识到总结经验与吸取教训同样重要。邓小平当时说:“《人民日报》对上访问题发表过两篇文章,时间相隔不久。第一篇是9月17日,文章一出去,上访人员呼噜呼噜地都上来了;第二篇是10月22日,文章把道理讲清楚了,上访人员很快就减少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单单是报纸的舆论就可以发生这样大的影响。”党报评论,字字千钧。1993年冬至以来,人民日报独有的“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文章,就体现了报纸对大局颇为准确的把握。此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刊发了任仲平署名文章《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今天重读,仍然可以感受到作者们那种胸有成竹、沉稳把握大局的气势。如今任仲平文章已经超过100篇了,可敬可贺。

《人民日报》的理论文章也是闻名的,一个党要站在时代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党的机关报更是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最近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报纸理论文章是郑必坚为建党95周年而写的《历史性“赶考”和中国共产党》,文章用毛泽东的形象比喻归结出这样一句结论:重新振起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而又大无畏的“赶考”精神。

《人民日报》在国际上是中国的代表性报纸,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从我懂事时起,《人民日报》就是我了解世界的最早启蒙老师。例如1962年发生中印边界战争,那时我小学五年级,我常与作为地图专家的父亲讨论报纸上刊登的中印边界地图。如今翻阅《人民日报70年国际评论选》,很多文章都有一种老相识的感觉。

《人民日报》的文艺副刊继承了毛泽东开创的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的光荣传统,文艺水平与思想水平是现在各级党报中最高的,有长久的美誉度。副刊的主要文体是散文,它的美是发散性的,淡淡的却久远流长。留在记忆里的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荔枝蜜》(作者杨朔),就是发表在1961年7月《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上的。《人民日报》的散文,涵养人文内蕴,把握时代脉搏。

回顾《人民日报》的昨天,很多人都会遗漏《人民日报》在党报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这次的“人民日报70年作品精选”专有一本《人民日报70年新闻论文选》。如果论资历和知名度,当首推老领导邓拓1959年9月发表的长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新闻工作》。此文开创了人民日报关注党报理论的传统。这个传统不是纯粹的学术理论研究,而是结合党报工作实际、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对党新闻工作的思考。

弹指一挥间,《人民日报》走过了70年。从河北平山县的里庄,随着党中央进京“赶考”进入北平,从王府井搬迁到金台西路2号,在党和人民共和国各段历史的重要节点上,《人民日报》均忠实记录了党中央的声音,自身也获得发展与成长。马克思谈到人民报刊的发展时写道:如果人们打算容许人民报刊有一个发展过程,那就应该容许它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缺点。只有这样,好的人民报刊,即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的人民报刊才能形成,那时,每家报纸都会充分地体现出真正的道德精神,就像每一片玫瑰花瓣都散发出玫瑰的芬芳并表现出玫瑰的特质一样。《人民日报》正是在这样的成长历程中实践着马克思所说的“如同生活本身一样,报刊总是常变常新,永远也不会老成持重。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

2016年3月,《人民日报》副刊文章《一张老报纸》(作者高洪波)生动地讲述了生日那天友人送给他出生那年那天《人民日报》的故事。上面的每个字,从广告到定价他都认真看了,十分亲切。不论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发生过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他最后想到的是送给母亲,将这份生日礼物送给那天生育自己的母亲更有意义。中国众多的报纸里,只有《人民日报》最有这个资格,因其是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性报纸,与报纸同生同长的每个中国人,其生命的各个节点都可以与报纸联系到一起。

众多的媒介,包括互联网的各种传播形态,都不具有报纸这样的历史实物功能。《人民日报》借助有形的“纸”这一介质,真实无损地讲述着由历史上的报纸所展示的历史。因而,最有资格说“让历史告诉未来”的是保存下来的报纸。这部“人民日报70年作品精选”丛书,是70年来整体《人民日报》的缩编,最值得看的“全豹”之“一斑”。

告诉未来什么呢?尽管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变的核心理念可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句话来概括:坚持党性原则,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人民日报70年作品精选”(全10册)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本文有删节,原载于《人民日报》,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

猜你喜欢

报纸文章
文章词不达意如何破
报纸
文章导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