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多民族杂居格局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动空间研究*
——广西民族区域自治60年历史经验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2018-11-19

广西民族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瑶族壮族汉族

杨 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之所以能够在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以及各族群众的全面发展上取得辉煌成就,与区内12个世居民族的团结和睦是分不开的,而广西汉族与各民族嵌入杂居的格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频繁互动,则是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石。

一、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提供了民族团结环境

一直以来,广西都居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多个民族,形成了多个民族杂居的生活格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交往联系越来越频繁,各民族关系朝着和谐友好的方向发展。

广西是全国壮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中部与西部地区。壮族先民为百越的一支,这一支系的壮族祖先主要为骆越人与西瓯。秦汉时期,居住于岭南地区的先民称为南越、西瓯和骆越,西瓯人面对强大的秦军也有一战之力,甚至被刘安称之为“秦败之引”。

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驰弩,使临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1]614

到东汉时期,西瓯和骆越又被称为“乌浒”“俚”。

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余万内属。[2]2842交趾、合浦乌浒蛮反叛。[2]2843

建武十二年,九真激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建武)十六年,交趾女子征侧及其妹征贰反,……于是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2]2846

到隋唐时期,“乌浒”“俚”的称呼变成了“僚”或“蛮”。南宋时期,广西北部、东部与中部地区的民众被称为“撞”,居住在钦州与左江区域的民众又被称为土人。

……牂牁、兴古僚种复反。[3]503荆州极南界至蜀,诸民日潦子。[4]56

俚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今广西横县)、高粱(今广东阳江等地)五郡皆有之,地方数。[6]212

明代,广西西北部地区的僚、蛮人叫做“俍人”,西北部地区以外的民众则被叫做“僮”。

广西大藤峡、渌水、横石等山,藤县太平等乡,徭僮啸聚掳掠,甚为民害,乞选良将,多调官兵、俍兵攻灭之。[6]在宜州则有土丁、民丁、保丁、义丁、义效、撞丁共九千余人。[7]345

到了清代,“僮”得到广泛使用。而僮又被细分为布壮、布依、布土、布曼、布板等(皆为地方壮族的部落自称)。20世纪50年代,按照语言文化、生活习俗、心理素质等特征,将其统称为僮族,1965年,将僮族改成了“壮族”。由于历朝历代都实施“分而治之”的政治决策,加之壮族民众抗争意识不强,因而壮族都处于分散的状态,并没有建立过任何政权,长期以来壮族与汉族都保持和谐友好的关系。

在广西的汉族先民主要来自于湖北、河南、四川、广东等地,主要扎根于桂东北、桂东南,但在广西其他区域同样有汉族群众聚居。随着秦始皇命屠睢领军攻打百越,移居广西地区的汉族也越来越多,只是这一阶段的汉族移民较为零散,为适应环境往往会完全融入其他少数民族当中。而在明清时期同样也有大量汉族迁往广西,其中以明代卫所军户制助推的汉族移民潮为主。通过科举来桂的汉族官吏及家眷,往往居住于柳州、邕州(即南宁)、桂林,而因罪被发落、贬官来桂的汉族,则多数居住于乡村地区,与骆越先民、苗瑶民族共同居住。

瑶族最早起源自历史上长沙、荆楚地区的荆蛮,并在秦朝、西汉时期演变为了武陵蛮、长沙蛮或是五溪蛮,在南北朝后期,武陵蛮部落又分化出了莫瑶集团,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瑶族先民。[8]瑶族先民当时主要聚居于湖南北部的城镇周边,如岳阳、怀化、常德、益阳、桂阳等地,在广西则主要居住于全州、富川等地,在广东则主要聚居于连南、乐昌等地。在唐宋时期,汉文明开始加快了向西南方向扩张的脚步,这也使得瑶族先民被向外推到了桂东北地区,也就是广西总部。在元代以前,桂林、灵川、临桂等地方,都聚居了大量瑶族群众,明清时期瑶族先民进一步向南方的迁徙,也使得广西几乎遍布了瑶族聚居点,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清代中后期,瑶族在广西地区的聚居地点基本趋于稳定,此时广西大部分县级行政区都已经存在瑶族聚居点。

在长沙地区生活的武陵蛮,同样是苗族先祖。武陵蛮中的一些部落也被称之为“苗众”[9],但“众”中也有许多不同名称划分。宋代学者朱辅提出,五溪蛮里也有苗族部分,分布在五溪之地的龙胜、资源、灌阳等地区。在唐末宋初、五代十国时期,一部分苗族群众经由湖南西部与贵州东部的交界处迁徙到了广西融水,而明末清初也有相当数量的苗族通过贵州迁居到了南丹与隆林,逐步稳定为今日苗族聚居的情况。[10]

聚居于广西三江、龙胜地区的侗族群众,其先民大部分来自于宋代中期到明初时期的贵州东南、湖南西部地区。而仫佬族则是以西南官话(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重庆、贵州方言)为母语的汉族群众与广西土著僚人(壮族先祖)彼此通婚的后代,聚居地为罗城地区、柳城地区[11]。

“侗人居溪湖中,又谓之峒人。”[12]348“我们侗族祖先,落在什么地方,就在梧州那里,就在浔江河旁,从胆村一带出走,来自名叫胆的村庄。……为寻生路离家乡。”[13]31-32

毛南族则是各历史时期湖南、山东、福建等地迁居至广西的汉族与僚人通婚的后代,其聚居地一般集中于环江县,在宋代则被称之为“茅滩”,到了清代则自称为“毛难”,直至20世纪80年代,根据历史调查与毛南族的意愿,才更名为“毛南”。根据语言学家的调查,毛南族的族源很可能与壮族、仫佬族、侗族等同属于壮侗语族的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属于古时“僚人”的后代。

“毛南语和壮语(北壮来宾语)相比,在456个词汇中,有44个与壮语的声韵完全相同,有141个的语音部分相同,语法结构则完全相同。再和仫佬语相比,在488个基本词汇中,有79个词汇与仫佬语的声韵完全相同,有108个词汇的部分语音相同,两者语法结构大体相同。”[14]61-66

回族最早定居广西则是从宋代、元代开始,到了清朝初年逐步增加,主要聚居于南宁、柳州、桂林地区。

“穿山清真寺是广西历史上最早的一座清真寺,建于元代初期。当年,元军攻占桂林,在穿山、萝卜洲、望城岗一带戍守屯垦。这支元军中有不少穆斯林。驻守桂林后,他们便在穿山东北麓建寺立坊,以满足宗教生活需要。”[15]

从宋末广西地方官员多见回族不难看出,至少在宋元年间,穆斯林就已经跟随忽必烈下岭南进入了广西。

俺都刺,答失蛮人,至元三十一年(1294)岭南广西肃政廉访使。马合漠,回回人,至顺三年(1332)广西道肃政廉访使。忻都,回回人,天历二年(1329)广西廉访副使。者林,回回人,至正中广西行省左垂。慕薛,色目人,进士,至正间广西行省员外郎。伯笃鲁丁,答失蛮人,进士,至元三年(1266)广西廉访副使。[16]224-226

京族最早来自于越南吉婆群岛,后来通过涂山地区进入广西,主要聚居于中越边境的防城港东兴市。

“承先祖父洪顺三年(即越南封建王朝年号,洪顺三年为公元1511),贯在涂山,漂流到此……”[17]3

由于来自于越南,京族在解放前曾被称为安南族、越族,而在解放后经过调查,被国务院批准统一了京族称号。

“根据水族民歌的记载,水族先祖原本居住于邕江一带的‘岜虽山’,后来在战争影响下被迫迁往河池、南丹,并随后通过龙江北上贵州、广西交界处,并开始从骆越诸部落中分离出来,向着单一民族发展繁衍。”[18]5

据史料记载,今水族聚居的东谢地区,“地方千里”,人口殷实,“土气郁热,多霖雨,稻粟再熟”,粮食产量有较大增加,人们的存粮有了较多结余,能够用来酿酒以供节日喜庆之用。这些都说明了水族先民自秦代迁入黔桂边境以来,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在具有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语言的前提下,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已逐渐形成,于是,水族作为单一民族正式形成了。[18]7

由于迁入时兵荒马乱,迁居工作缺乏整体性,水族的聚居点显得比较分散。

彝族主要来自于明初时期云南大理、贵州盘县等地,他们在广西的主要聚居点是隆林、那坡。

《左传·桓公十三年》载称:“楚屈瑕伐罗。”罗与卢两部联合起来大败楚军。后罗、卢两部随楚将庄蹻入滇,然后播迁西南各地,历久演变,即成为今日的彝族。[19]10

仡佬族来自于贵州兴义地区,但迁入时间较彝族更晚,主要是在清初定居广西,目前定居于隆林地区。仡佬族族源较为复杂,目前学术界对仡佬族的族源、古代族称并没有定论,各方争议较大。

广西的多民族性,是迁入民族种类繁多决定的,而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格局,则有效保障了各民族在彼此尊重生活空间的情况下更好地进行交流、互动乃至融合。

民族团结需要一个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空间。广西自秦代以来,在两千多年的移民运动中,尤其是汉族移民的入桂,形成汉族与各民族杂居的格局。

考察广西的历史,从秦汉到隋唐时期,汉族移民入桂,来自不同的地方,到达广西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汉族支系。在桂北形成称呼繁多的“桂北平话人”;宋代由狄青率领的军队为平定侬智高的起义入桂,其后裔在桂中、桂西形成“桂南平话人”;明代由军屯制而形成的讲西南官话的“桂柳人”;清代推行招垦政策时入桂形成的“广府人”“客家人”和“高山汉”,与广西少数民族嵌入杂居。此外,还有历史上入桂的瑶族和苗族。

“在一起”才产生互动。经过两千多年的移民运动,在广西形成今天汉族与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嵌入杂居的大格局,从而为广西民族团结建构了便于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空间。

二、文化交流拉近了各民族间的心理距离

(一)风俗上的交往与融合

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因为自然、气候、地理位置与周边文化的影响,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生活习惯与民族文化,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难以被外力改变的生活习惯体系,也就是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主要体现在服装、审美、婚恋、节庆、宗教等等。[20]就广西本土的情况来看,由于广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杂居的地方,少数民族不但被中原的汉文化所影响,同时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存在彼此影响的情况。所以,不同少数民族具有相同的风俗习惯的情况在广西并不罕见,譬如瑶族与壮族、侗族的传统建筑都是干栏式建筑。广西的侗族群众深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影响,在风俗上的表现就是与壮族、毛南族一样有“不落夫家”的婚恋习俗,这点在老挝的侗族分支“康族”以及越南的“抗族”身上并无体现。

苗瑶地区的先民原本聚居于洞庭湖周边的平原地区,居所一般也是以深地基的泥瓦房为主。然而来到广西居住之后,由于广西地区丘陵密集,不得不居于山中,所以为了避免湿气侵袭、蛇虫鼠蚁的滋扰,苗族与瑶族等群众也开始学习壮族群众,建起了干栏式建筑。都安的布努瑶歌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壮族传统歌圩的影响,甚至连演奏器乐的铜鼓也是来自于广西本土的骆越文化。

在节庆方面,原本不同少数民族都有独特的节日,节日来源、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但由于多民族长期杂居,广西的各族群众也逐渐在汉文化影响下,将春节、清明、中秋、重阳等节日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庆之一。当然,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广西同样具有极大影响力,如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的歌圩,也是侗族传统的花炮节、苗族传统的“三月三节”等等。即便日期相同,但不同民族的节日文化、由来却并不一致,如壮族的三月三歌圩又被称为“歌婆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农历三月三成为“歌仙”的刘三姐;苗族的三月三节来源于伏羲与女娲在农历三月初三相会的传说;侗族的三月三是为了纪念上古时期侗族先民因忘记及时插秧而逃荒的历史传说等等。但由于广西地区各族杂居,所以当传统盛会来临时,各族群众除了庆贺本族节日,也会向其他民族的群众道贺甚至是一起过节。风俗方面的彼此融合,是广西各族群众实现和谐共处的重要条件。

(二)语言上的交往与融合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必要工具,无论哪个民族的交流、交往都需要通过语言来实现。但广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语言类型非常丰富。除了回族群众与汉族群众一样说汉语之外,广西其他10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乃至不同聚居地的同一民族,也有方言上的微妙差异。在广西,各民族虽然语言上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的交流障碍并不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长期杂居的各族群众就已经有了相互学习语言的情况,地理位置接近、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民族间更是如此。最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无疑是在广西以“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的侗族群众,由于他们长期与汉族、壮族、苗族、瑶族群众共同在一个区域生产生活,彼此之间的沟通频率也非常频繁,所以很多侗族群众不仅掌握了汉族的语言文字,还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苗语、瑶语、壮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语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进一步化解了不同民族群众之间的沟通障碍。广西许多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青壮年)都具备流利使用多种语言、方言的能力。譬如在南宁地区,就有大量汉族、壮族群众同时能够掌握白话(粤语方言)、平话以及壮语,以满足自身日常生产生活的交流需求。[21]在语言上的融合、互动,进一步加强了各民族和谐共处、团结一致的良好环境。

通过学者研究不难看出,各民族的语言通过长期沟通交流,彼此存在一定影响,一种民族语言中的一些特定词语不难在其他民族语言中找到借词原型。“(新借词)在壮、傣、侗或者是在布依、毛南、仫佬语言里,其读音都与汉语的西南官话基本接近。由于吸收进各民族语言的时间短,而且数量庞大,因此新借词不但还没有完全服从于各民族的语音规律,相反,在某些方面还突破了原来的语音系统。”[22]以壮族为例,由于与汉族的交往频繁且较为密切,壮语表述当中不难找出许多由西南官话与粤语方言变形的借词。

广西的汉族方言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例如南宁、邕宁周边地区的平话方言,就是原本的粤语方言在壮语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本土方言,其中有相当部分的词汇来自于壮语,同时在声调上相较于粤语方言,也更近似于壮语,调性跨越幅度更大。广西不同地区的壮语,也有巨大差异,在桂林、柳州地区的壮族所操语言,在借词上更多来自于西南官话,而南宁地区的壮语中则有许多粤语方言的借词。

壮语与侗语之间的借词或同源词,有雨、水、火、孩子、肠子、鸡、簸箕等等,这不仅是因为壮语与侗语同属于壮侗语族,同时也是因为广西的壮族群众、侗族群众与汉族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密切的交流互动。相比起来,壮侗语族的毛南语、水语、仫佬语有着较多的同源词。民族语言的高度融合,减少了不同民族群众在沟通时的困难,也极大消解了彼此交流的心理障碍,是广西不同民族能够在杂居环境下彼此相融相助、团结一致的基础。

(三)居住文化的交往与融合

民族文化与习俗,是该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对客观存在事物的朴素认知所形成的,所以通过观察其文化,肯定能够找到其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或价值,这也是文化或习俗能够长久生存、传承的原因。另一方面,当不同的文化出现交集时,会产生彼此交融、相互借鉴的现象,从而对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优化改善。一个优秀的民族,不仅能够传承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能够在发现其他民族文化优越之处时虚心学习、借鉴。在广西,12个不同的民族各有不同的居住环境,建筑式样也各不相同,但除了汉族的传统地居型建筑,应用最广泛的无疑就是壮族的干栏式建筑。

广西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炎热多雨潮湿的特点,加上区内丘陵多、平地少的地理环境,为适应自然环境,壮族先民发明建造了全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类型可防潮,躲避猛兽,有效改善壮族人民的生活环境。但在最初受制于生产力水平,壮族先民居住的房屋多为简陋结构,建造水平也较低,仅能用于挡风遮雨躲避猛兽,耐用性不强,居住空间狭小且防风雨力度较弱。随着汉人不断南迁,汉式传统建筑开始传播到壮族地区,壮族先民参考汉式传统建筑对干栏式建筑进行了改造优化,在吸收汉族先进工艺的同时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对建筑材料使用、结构布局完善、居住空间设计与装饰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使干栏式建筑更具有实用性与美观性。

由于汉族传统的地居建筑(硬山搁檩式)在平原地区有着坚固、功能分区明了等优势,所以也很受广西少数民族建筑工匠的青睐。当然,由于广西当地的喀斯特地貌有着丘陵延绵不绝、气温长年高企、降水量大、闷热潮湿的特点,所以广西匠人并没有直接在本地照搬汉族的传统地居建筑,而是在学习了汉族传统建筑的特点与长处后,将其中优势合理运用到了本地的干栏式建筑当中。南迁的汉族工匠也认识到中原矮小、封闭性较强的地居建筑在广西地区很难解决空气流通、防治蛇虫鼠蚁、隔绝土地湿气等问题。所以,汉族匠人们也开始在广西地区的生活生产中学习少数民族尤其是壮族传统干栏式建筑的优点,并根据汉族移民与后裔的居住习惯,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硬山搁檩式建筑,将房屋地面架空、扩大了卧室、在前后屋檐下都建立良好的通风口,每个房间都有窗户,能够让室内空气始终保持在通风干燥的状态,同时也能够避免酷暑暴晒。而在各族建筑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中,汉族也在建筑选址上逐渐贴近少数民族群众,各族群众的居住文化得到进一步融合。

广西各族居住文化的融合,也体现在壮族传统干栏式建筑对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以及水族等民族的居住文化融合上。干栏建筑是骆越文化在建筑居住上的主要特征,而壮族就是骆越先民在广西的后裔。壮族的祖先是干栏式建筑的创造者,而这种建筑也因其对广西气候、自然环境的优越适应性、为广西地区创造良好居住空间的优势,得到了各族群众的欢迎。除了回族多与汉族杂居之外,很多少数民族往往聚居于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壮族传统干栏式建筑的实用价值在这一环境下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是通风防潮还是居住舒适性上都比其他民族的传统建筑样式更优秀。[23]所以,这些民族纷纷仿造壮族传统干栏式建筑来构建自身居住环境,但同时也保留了许多本民族的建筑特点,例如侗族的重檐干栏式鼓楼、瑶族的半洞半干栏建筑和过街楼、苗族的“人字支撑顶”干栏建筑等等。由于在建筑风格上的借鉴与学习,各族的建筑选址既有本民族传统色彩,也有着与壮族传统建筑选址相同的情况存在,所以彼此的居住空间融合也愈发深入,甚至在内部居室隔断上也有着相似之处。

三、血与火的斗争增进了民族间的血肉关系

(一)农民运动不分你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解放战争取得不断胜利,中国共产党深入广西各族聚居地、各村落进行了丰富多彩、寓意深远的宣传工作,使广西各民族群众革命意识不断增强,为实现广西各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思想保障与政治保障。在党的号召、宣传与鼓舞下,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政治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广西壮族民众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纷纷参加农民运动。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由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百色起义与龙州起义分别在百色与龙州爆发,参加起义的有包括壮、汉、瑶等民族的民众。百色起义与龙州起义后建立了红七军、红八军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生活在东兰、凤山一带的瑶族民众,他们长期受到民族歧视与压迫,为反抗压迫,争取平等与自由,韦拔群真诚邀请瑶族同胞参加农讲所,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一届农讲所开展之时并没有瑶族民众前来报道,之后的第二、第三届农讲所开展之后才有瑶族群众前来学习。[24]“学员来自东兰、凤山、百色、凌云、奉议、恩隆、思林、果德、都安、河池、南丹等壮、汉族农运骨干和青年学生共二百七十六名(没有女同学,瑶族有名额人未到)。”[25]26这说明瑶族民众的革命思想与革命觉悟得到进一步增强,他们逐渐认识到了革命斗争对于翻身解放的重要性。之后,越来越多的瑶族同胞积极参与到农民协会与农民自卫军当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团结在一起,联合抵抗敌人。

在建立与保卫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上,广西壮族与瑶族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在革命斗争期间,广西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同战斗。彼此在心理上、精神上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实现各民族团结平等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抗日战争同仇敌忾

在历史上多次与侵略者进行抗争的过程中,广西各族群众展现出了极强的爱国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广西各族群众同样继承了共御外侮的传统,各族爱国青壮年纷纷入伍受训,由各族精锐组成的桂军也在抗日前线中奋勇杀敌,普通百姓在后勤保障上为各族战士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抗日战争的战火尚未烧到广西时,广西作为大后方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募兵参战。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与指导下,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为首的新桂系在广西进行了兵员招募工作,大量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入伍。

1939年底,日军集合五个师团的力量,从钦州湾登陆,上思、龙州、扶绥、崇左、邕宁等县先后被攻陷,南宁也在十日内宣告沦陷。在这个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壮、汉、瑶等民族民众,将十万大山作为据点,分别在钦州、防城、上思、扶绥等地区开展了抗日游击战,并建立了抗日游击队。在广西沦陷后,各族群众还拿起了武器,誓死保卫家园,许多英勇的广西战士就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通过压抑而漫长的抗日战争,广西各族群众齐肩并踵,共同经受了残酷的考验,建立起了深厚的抗日情感,这也是广西各族在今日和谐共处的基石。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充分展现了民族之间团结向上、互助友爱的紧密联系。

(三)解放战争齐肩并进

广西各族群众是从1947年夏秋开始参与到解放战争当中的。而在此前,钦州与博白地区在抗日战争中建立的游击队一直都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战斗目标仅仅定在保全自卫上,游击根据地分散于汉族、瑶族、苗族、壮族杂居的十万大山当中。到了1947年初,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蒋管区农村游击战争的指示》,从4月开始,中共广西工作委员会书记秘密传达了中共中央及香港特委的指示,开始组织广西武装起义斗争。[26]

当时,广西的解放斗争口号是要完全实现广西全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诉求,同时明确了广西西部地区将成为武装斗争的核心区域。[27]随后,广西省委领导将特派员黄嘉派遣到了左江地区,并将广西西南区域的特派员派遣到了右江地区,以巩固中国共产党在左右江根据地的传统优势。

在广西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少数民族聚居地作为起义的发起点和核心区域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因为在这些地方,少数民族群众不仅需要承受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还要承受当时官方对民族文化的歧视,生活困苦沉闷、毫无希望可言,所以也希望获得解放。由于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多数处于生人罕至的深山老林当中,距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核心区域较远,所以统治者在此处的政治影响并不高,而且因为深山老林地形复杂、隐蔽,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也比较丰富,所以也更有利于广西地区共产党人开展工作。

在广西各地纷纷吹起了武装起义的号角后,国民党在广西的统治力量受到了极大冲击,于是选择用更酷烈的方式进行报复。其中从内战前线回到广西休整的正规军174旅,更是对武装起义部队进行了严酷的围剿打击,试图通过人海战术与精良的武器装备,配合保甲制度实现联合防御、对调查明确为游击根据地的村庄彻底焚毁,甚至对游击队领导人发出了悬红,试图通过残忍恶毒的手段灭杀刚刚萌芽的武装起义活动。正是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少数民族群众选择在尖刀大炮的威胁下悄悄为游击队员提供食品、情报以及简单医疗。在敌人前往游击根据地进行定点打击时,正是这些少数民族群众勇敢地拿起了简单陈旧的燧发枪、土制炸弹以及冷兵器,与游击队共同御敌,彻底打击了敌人通过围剿消灭游击队的妄想。为了实现这一点,许多少数民族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例如在万冈县的围剿战斗当中,敌人将近百个壮族与瑶族聚居的山村付之一炬。[28]

广西各族群众团结并肩、共同斗争,实现了广西地区的解放,同时许多党员也通过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参加斗争,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工作、经济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是我党在完善民族政策过程中的宝贵财富。而汉族群众与其他各族群众在广西解放的过程中相互扶持、互相鼓励、团结互助的经历,也使得封建统治、反动统治遗留下来的民族歧视与隔阂得到了消解。在残酷的战斗中,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纷纷崭露头角,并在后来逐渐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力量。

参考文献:

[1]〔汉〕刘安.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西晋〕陈寿.三国志:张裔传:益部耆旧传[M].潍坊:团结出版社,2005.

[4]〔晋〕张华.百子全书:搜神后记:博物志卷三[M].武汉:崇文书局,1911.

[5]〔唐〕魏征.隋书: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史部:二十四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6]明宪宗实录:卷四:成化实录[M/OL].(2013-11-20)[2017-8-9].http://sky.cssn.cn/sjxz/xsjdk/zgjd/sb/jsbml/mxzsl_14484/201311/t20131120_844821.shtml.

[7]〔宋〕李曾伯.帅广条陈五事奏:可斋杂稿:卷十七[M].北京:线装书局,2004.

[8]蔡邨.瑶族源流探索[J].民族论坛,1997(1).

[9]龙子建.三苗、老苗子和现代苗族──湖北苗族源流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10]吴忠军.苗族“跳香”初探:兼论东部支苗族源流[J].民族论坛,1993(3).

[11]吴忠军.侗族源流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12]〔清〕彭泽修,钱元昌.广西通志:粤西诸蛮图记[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

[13]杨国仁.侗族祖先哪里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14]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环江毛难人情况调查[Z].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1953.

[15]广西地方志编辑组.广西大事记(元)[J].广西地方志,2000(4).

[16]〔清〕谢启昆.广西通志:卷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17]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京族社会历史情况[M].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1964.

[18]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编写组.水族简史修订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9]陈士林.翻译与语言[Z].凉山州语委办公室,1978.

[20]杨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

[21]刘佳,胡金.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接触与双语类型变化调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7).

[22]蒙元耀.壮傣侗语言底层之比较[J].广西民族研究,1992(2).

[23]郭红.以广西地域民族建筑为例浅析地域建筑文化[J].山西建筑,2007(34).

[24]牙远波.试论韦拔群对东兰农民运动发展的历史贡献[J].柳州师专学报,2003,18(2).

[25]左右江革命历史调查组.左右江革命史料汇编:第一辑[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8.

[26]覃伊平.柳北游击战斗生活的再现——读于慎波的《柳北烽火》[J].南方文坛,1993(1).

[27]邹冰.钱兴同志在广西[J].传承,1998(6).

[28]巴马县志办公室.国民党万冈县政府覆没亲历记[EB/OL].(2016-10-28)[2017-7-2].http://www.bama.gov.cn/html/1126/2016-10-28/content-21041.shtml.

猜你喜欢

瑶族壮族汉族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传承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Cat’s book》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