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地理教学中的开放性资源应用

2018-11-19刘雁

记者观察 2018年36期
关键词:课本中职情境

文/刘雁

在中职地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开放性资源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中职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情境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理论联系实际;与专业相结合,服务于学生的就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增加乡土知识这几方面着手,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地理教学。

一、情境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中职教师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就应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因为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具体来说,中职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前为学生设定趣味情境,引导学生跟随自己的步伐学习。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例,在讲“地球的圈层结构”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依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方法,并能说出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以及岩石圈的概念。上课之初,笔者先是为学生导入了一个情境,如:“同学们,我们挑选西瓜时为什么用手拍一拍?通过这个例子请大家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懂得要想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就需要借助一种弹性波——地震波,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了地震波的特性。这样的导入,不仅为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还激发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二、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就是要将课本知识掌握透彻,实践就是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现象的描述,这是地理教学中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讲授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可以使课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化,还能使学生借助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事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和变化”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有一个初步认识,以及能了解公转的特征、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并能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上课之初,笔者借助地球仪,引导学生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在讲“全球气候变化”时,联系到电影《后天》;在讲“地域文化”时,联系到山东的的泰山、济南的大明湖。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与专业相结合,服务于学生的就业

中职学前生将来是要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因此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站在学前教育者的角度进行地理教学。这对中职教师来说,不仅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创新。鉴于此,在实际教学中,中职地理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学前专业课相结合,为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教学“二十四节气”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对二十四节气有所了解,并可以画出一套24节气简笔画,笔者将他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并引导他们在组内相互取长补短。又如在教学“行政区划”一课时,笔者先是引导学生准备一幅对中国行政划分的拼图,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根据各省的地理位置将拼图拼凑完整。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将地理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增长乡土知识

当前中职学校采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高中教材,但是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较低,他们对地理课本中的许多问题都不了解。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将难度降低。例如在教学“自然灾害与防尘”一课时,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就自己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灾害进行思考。

五、增强地理教师的技能含量

中职学校地理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学前专业方面的知识,因此,学前地理教师应注重地理专业知识上的应用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满足学生、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从而让学生感知学习地理与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

六、结语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都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贯穿学前教育理念,使地理课在完成基础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特点,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就业。

猜你喜欢

课本中职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