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采编过度依赖技术的弊端分析与预防举措

2018-11-19陈建飞

中国记者 2018年12期

□ 文/陈建飞

内容提要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赋能新闻采编工作的同时,一些媒体也显露出过度依赖技术的倾向。这提醒我们需要警惕对技术迷信、被技术裹挟,预防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带来的弊端,切实立足内容创新,把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发展优势,以优质内容赢得用户、赢得受众。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给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和能量释放,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传播效果,而且重构了传统媒体的策划、采访、编辑、分发、评价等工作体系,使整个新闻生产流程从过去的基于经验升级到基于数据。

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赋能新闻采编工作的同时,一些媒体也开始显露出过度依赖技术的倾向,如“算法至上”“数据唯一”“机器滥用”,又如以速度优先牺牲个性质量、以算法推荐替代思想引领、以模糊抓取淹没独特挖掘、以网友看法等同全民观点等。对此,媒体人必须看到,当前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使用的新技术,尚处于应用初期,还需要不断做优化、调整和人机匹配。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警惕自身对技术迷信、被技术裹挟,预防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带来的弊端,切实立足内容创新,把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发展优势,以优质内容赢得用户、赢得受 众。

一、新闻采编过度依赖技术的主要表现

(一)算法推荐重兴趣轻价值

当前,算法推荐主要基于记忆、基于热度、基于场景、基于内容等。这些内容推荐方法的落脚点都是用户的网络浏览习惯,从用户的兴趣爱好出发,缺少把关人的主动审核干预。

可以发现,一个人手机里下载的APP越多,收到的信息推送就越多。看了几分钟某项体育赛事,下次登录会发现赛事集锦已呈现在我们的主页中;搜了一次明星花边儿,下次会有更多的绯闻八卦自动弹送到手机里。个性化推荐凸显了算法对新闻分发的意义。但算法推荐内容的匹配精度,既取决于算法的智能化水平,也取决于抓取数据的质量与数量,更取决于用户的实时需求。人的兴趣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甚至我们自己都无法完全了解自己。所以,完全围绕人的兴趣和行为建立起来的算法推荐,一味“喂食”迎合,没有主流价值引领,用户也未必买账。

(二)机器写作重速度轻个性

机器人依托大数据迅速写稿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在传媒业的颠覆性创新。但这是写稿机器人在各类既有数据的基础上,对照事先设定好的出稿流程,根据模板自动生成的,是“标准化的智力劳动”,其行文格式单一、可读性较差。而且写稿机器人获取大数据的资源体量和技术人员开发算法的水平,直接影响稿件准确度。正因为如此,当前的写稿机器人还只是一种短资讯生产工具,其写稿的应用范围还局限在需要数字说话的、格式化的财经、体育、天气预报等领域。其他需要深入采访、强调个性表达的调查报道、评论、访谈类节目等,短期内机器人不可能胜任。

(三)反馈评价重数字轻效果

新技术可以把新闻传播轨迹数字化,使评价传播效果有了量化依据。但如果把数字指标视为唯一标准,把传播效果简单异化为流量,则必然会陷入以点击率论成败、以市场份额论高低、以“点赞”“吐槽”论优劣、以“分享”“打赏”论价值的误区。

事实上,现在网络上的不少数字存在诸多问题,有的来自低俗内容,有的来自强制推广,有的来自直接造假。像假点击、假收视、假粉丝、假搜索等造假行为已渗透到新闻传播各个环节。如在微博运营体系中,热搜竟然成为一桩生意。从购买热门关键词、广告推荐位到修改认证、购买粉丝和“转评赞”等,每项数据都明码标价。

(四)数据搜索重抓取轻研判

如今各媒体建成的“中央厨房”都具有快速搜集信息、随机抓取信息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实现程度,是建立在海量数据资源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抓取的“鱼”数量多不多、质量好不好,关键是池子大不大、“活鱼”多不多。一方面,很多媒体所依托的技术公司,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所建的数据池容量不一,由此抓取的信息数量和质量天差地别。

另一方面,抓取数据时又面临“到底什么是新闻,新闻价值有多大,如何去鉴别假新闻”等问题。从实践层面看,当前网络上有很多未受过专业新闻教育或训练的网民,他们缺乏辨别真实新闻的条件和素养,也不具备获取新闻信息的资源和渠道,很可能将观点当事实,将传闻当新闻,将谣言当报道。而作为搜索工具,往往不加辨别一股脑儿地抓取,其中必然会有一些内容偏离新闻价值判断标准。

(五)表达呈现重形式轻逻辑

好内容离不开好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如人民日报客户端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抖音和国内七大博物馆联合发起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等现象级产品,火遍网上网下。这些新技术加持包装的新媒体产品,呈现方式灵活、用户体验新鲜,契合多元化的受众需求。

但也有很多新媒体产品一味迎合移动端用户碎片化阅读观看需求,在可视化时舍本逐末,片面追求“简洁”“特效”“炫酷”,而忽视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严谨性。如很多媒体在宣传十九大精神时,采用“一图读懂”的形式。“想靠‘一图读懂’,是不可能真懂的。以‘一图’替代原文的必然结果,是很难摆脱陈旧话语束缚,想准确、不走样表达好十九大生机勃勃的新的思想内容,几乎没有可能。”[1]

二、新闻采编过度依赖技术的弊端分析

新闻采编工作如果过度迷信新技术,甚至陷入“技术至上论”“技术决定论”的误区,笔者认为,至少带来以下弊端:

(一)放弃价值引领

社会的进步,既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开拓者,也离不开基本价值的守望者,还离不开时代风潮的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好的新闻内容必然蕴含价值引领和文明教化功能。从寻找“最大公约数”到激荡“党心民意的共鸣”,从诠释中央精神到宣传中心工作,从解读政策举措到关注热点事件,主流媒体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满足什么、引领什么,都需要锐利判断、冷静分析、长远考量,以辨别是非优劣、区分时机效果,从而助力问题解决、人心凝聚。

对于一些完全依赖算法推荐,而不加人工编辑和审核的方式造成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人工智能即使能迎合兴趣,但能纠正需求、引领需求吗?盲目迷信智能推荐,媒体的宣传意图还要不要了?媒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去哪儿 了?

(二)丧失作品个性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事实决不会如此简单,可以由智能机器人以“标准”概括之。新闻作品应该打上作者聪明才智的独特烙印,是作者个性化创作的产物。

而目前已有的机器写作系统只不过是对已有作品的模仿、复制与重组,更像是一个“搬运工”,并无个性可言。写稿机器人能核实细节的真与假吗?能触摸感情的冷与暖吗?能辨别人性的美与丑吗?能判断道德的是与非吗?总之一句话,写稿机器人能衡量新闻价值的高与低吗?如果传统媒体过度依赖机器人写作,那么“个性化+差异化”的新闻产品从哪里来?“人格化+品牌化”的媒体气质从哪里来?

(三)弱化采编能力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是基于数据、归纳数据、整合数据,而媒体人的工作职责是发现事实、表达事实、传播事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能梳理、整合过去,但并不能描摹当下、演绎未来。

察觉新需求、表达新态度、触摸新情感、阐释新观点,这是传统媒体人的基本能力。当媒体人越来越依赖新技术时,势必降低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访的热情和频度,势必弱化其发现真善美、发现主旋律、发现正能量的能力和水平。“抓取得来终是浅。”记者不去现场,不贴近实际,依赖技术这种“二手行为”,又如何抵达事实、抓取细节、挖掘真相?长此以往,或许连完成面对面采访的能力都将丧失殆尽,更难以指望写出有深度的新闻。

(四)拉低专业水准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曾说过:“我并不担心机器人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

当下机器人创作的稿件,多数仅属于表述基本信息、结构模板化的新闻产品,还难以反映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类问题,缺乏打动人的细节、温暖人的事件、引领人的观点。大量复杂、跨界、有深度思想、有细腻情感的新闻生产仍需要人类记者。智能机器人能取代机械、重复,但不能代替人类创意创新;智能机器人能节省人力物力,但不能代替人类思考探索;如果传统媒体人的工作,轻易让渡给写稿机器人,则意味着媒体内容生产的浅显化,意味着新闻专业水准的被拉低。

(五)消解媒体权威

对数据的依赖以及对流量的追求,导致一些媒体人逐渐放松了对内容的自我要求。如一些缺乏价值判断,甚至是庸俗、媚俗、虚假的内容,不时会被推荐。“速看,马上被删的内幕”“刚刚,中国又出大事了”“太震撼了,三百年才一遇”,不一而足。这些或混淆视听的不实之词,或博人眼球的捕风捉影,或把十分严肃的内容用轻浮的口吻表达。甚至有的媒体为了获得所谓的流量,不惜花钱买关注、刷数据,让公共平台成为私货的“大卖 场”。

以上种种乱象,不仅仅是对媒体内容质量的严重损害,更是对媒体公信力的深刻伤害,消解的是媒体多年来累积的权威性,让媒体自降格调、自毁长 城。

三、立足内容创新预防过度依赖技术

决定媒体命运的从来不是载体而是内容的质量。新技术应该服务于新闻传播,而不是新闻传播服从于新技术。“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舆论格局怎么变,原创依然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思想依然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然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2]传统媒体必须将精湛的新闻专业与前沿的先进技术相融合,通过提供价值观正确、正能量充沛的内容,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提升报道的传播力、公信力,才能在百舸争流的内容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以现场的深度赢得传播优 势

新闻的富矿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也是对媒体人的要求。接地气才能出好文章。“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媒体人要着力增强“四力”,用脚丈量大地,用笔记录时代,只有人深下去、身俯下去、心沉下去,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以现场力量增加新闻含量,才能把有温度、有厚度、有质感的作品写在人民的心中,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现场的魅力在细节。“记者在现场”是新闻人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追求。人工智能时代,倒逼媒体人要更多地到现场去,强化面对面采访,捕捉现场更多信息,挖掘现场更多细节,触摸新时代最新脉动,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同样是新闻写作,如果我们所撰写的是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类深度文章,每篇都需要大量采访为基础,要在原始素材之上,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分析、提炼出相对复杂的逻辑结构,归纳、设计出最适合主题的表达形式。这些工作每一项都需要深入、深入、再深入,思考、思考、再思考。

(二)以思想的高度赢得传播优 势

传统媒体要在众声喧哗中发出最强音、占领制高点,必须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保持自身对现实世界的洞察力与判断力,用高质量的“思想产品”来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在当下,媒体人需要进一步重视提供“言值”,就是要提供有思考、有立场、有判断、有价值的观点,在党委政府需要时、在公共事件发生中及时发声、准确表态,使思想在与时俱进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2018年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新媒体为依托,推出时政评论“央视快评”和国际问题评论“国际锐评”,做到了重要讲话、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必发声。这些时政评论稳妥把握时度效,突出“真、短、快、活、强”的特点,做到了台网并重,实现了广泛传播。新华社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与舆情,陆续推出“坚定信心,稳定预期”“中国信心从哪里来”等系列评论员文章,及时就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设置议题,通过客观理性的分析回应社会关切,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反响。

(三)以原创的纯度赢得传播优 势

就新闻而言,那些彰显个性、充满创意的作品,从来都不是复制粘贴的。比之于各种智能写作,传统媒体的优势恰恰在于对事实的发现与选择,在于对内容的提炼和表达,在于对形式的编辑和呈现。对此,媒体人一定要有自己坚定的文化自信:“知识+见识+个性表述”,这样的原创作品一定有市场。2018年,央视新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别出新裁地“以诗和歌”,通过将古典诗词改编成能够被大众接受、易于传播的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喜闻乐见”的巧妙平衡,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被誉为2018年第一个现象级电视节目。

但不得不让我们警醒的是,当下很多媒体却“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工”,对原创越来越淡漠。他们把“洗稿”视作创新,把抄袭当成节省投入的捷径,使越来越多的作品似曾相识。而在我们很多传统媒体人渐渐舍弃原创的时候,一些新媒体却通过推动和支持众多自媒体平台的搭建,使原创新闻获得另一种生根发芽的机会。

(四)以本土的黏度赢得传播优 势

地方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植根本土。本土受众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库。我们所追求的本土化并不是那种狭义的地域化。本土化的真正内涵是市场主体适应本土文化的一种能力。换句话说就是,生存在哪里,就植根在哪里;发展到哪里,就融入到哪里。地方上的事,地方媒体最接近、最清楚,也应该最有发言权、阐释权。只要立足地方、深耕地方,从用户需求出发,发出响亮声音,做出接地气新闻,那么本土化的传播定能有所成就。

2018年4月,浙江金华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会。金华广播电视总台“声、屏、报、网、端”集中开设创建专栏,并顺势推出“十路记者直击创建一线”新闻行动。该行动对照创建标准,集中聚焦不文明现象,通过“无限金华”客户端进行“图文+视频”“滚动直播”。目前已开展了13场,社会反响十分强烈,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五)以情感的温度赢得传播优 势

人与机器最大的区别是人有情感温度。创作者的个性化体验与个人化思考才是新闻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正如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卢新宁在2017年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所言:“作为记者,我为地震颤抖,但机器人不会。”

一项对机器写作的调查表明:认为机器缺少人情味的用户有39%。机器写作没有质感与温度,一直是人们对机器人写作的主要批评理由。如何通过文字展示情感温度?如何从传递信息升级为“开凿人性+开拓情感+凝聚共识”的领域?好的新闻作品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带着人的温度和情绪。哪怕是一条物价上涨的稿子,也是如此。机器人写的可能是“8月CPI同比上涨2.0%”,而记者则直接说“番茄炒蛋又贵了1块钱”。后者不仅通俗得多,而且让人感同身受。

雨果科幻文学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说:“在未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这也正是新闻人与机器写手的区别所在。

【注释】

[1] 顾勇华:《十九大话语的魅力》,中国记者,2017(11);

[2] 卢新宁:《在第23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