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骑行低碳生活新主张

2018-11-19撰文江晓

中国新时代 2018年1期
关键词:运动

撰文>>>江晓

2017年12月2日,2017捷安特&禧玛诺自行车联赛水墨大埝站暨第十七届南京金鸿翔8H团队接力赛在南京浦口水墨大埝休闲旅游区鸣枪开赛。

同日,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福建省体育局、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泉州举行。

12月10日,“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总决赛在亳州市盛大开赛。

12月16日-17日,2017年广西忻城县“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万人骑行活动和2017年忻城县第六届全国自行车越野公开赛在忻城举办。

……

在低碳环保理念的指引下,一场场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的骑行比赛在各地开展了起来,让人们享受着骑行的快乐,推动着人们向幸福生活迈进。

除了这些声势浩大的专业比赛之外,近年来,作为一种低碳、环保、健康的运动方式,骑行风在都市悄然兴起。忙忙碌碌的都市人利用休息时间,穿上酷炫的骑行服,骑上心爱的自行车,三三两两,在速度与力量中释放压力,释放心情。

骑行,不止于竞技

众所周知,骑行中最重要的装备就是自行车。自行车起源于欧洲,1839年苏格兰铁匠麦克米兰(Kirkpatrick MacMillan)制成由曲柄连杆结构驱动后轮的铁制自行车。随后法国的米肖父子发明前轮大、后轮小,前轮上装有曲柄和能转动的踏板的自行车。1874年时,英国的劳森(H.J.Lawson)在自行车上采用了链条传动结构。1886年,英国的斯塔利(J.Starley)使用了滚珠轴承和车闸,并将前后轮改为大小相同。两年之后,英国的邓洛普(John Boyd Dunlop)成功使用了充气橡胶轮胎,现代自行车至此初见雏形。

伴随着自行车的进化,众多人参与的自行车比赛也应运而生。

1868年,法国开始举办第一次自行车比赛,当时在圣克劳德公园名噪一时。业余自行车锦标赛和职业自行车锦标赛分别出现在1893年和1895年。1896年,自行车赛亮相首届雅典奥运会,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1903年,环法自行车赛的举办,真正开创了一个历史,骑行运动开始广受关注。

渐渐地,骑行被看作是继健身、跑步外的第三大运动市场。凭借着可参与性与娱乐性两大特殊性,自行车运动与旅游成为了很容易结合与推广的体育旅游项目。

近年来,除了比赛,骑行也在各个城市逐步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骑行队伍,由此形成了庞大的骑行族。在享受速度带来的愉悦感同时,骑车健身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作为一项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运动,骑行对身体的影响显而易见。骑自行车不但可以减肥,而且还可使身材匀称。由于自行车运动是需要大量氧气的运动,还可以强化心脏功能。

蔚然成风的欧美骑行文化

20世纪中叶的欧洲,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泛滥,使很多国家遇到了交通与生存环境的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城市压力,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渐推翻了以汽车为主要代步工具的政策,将骑行当成了一项方便、环保和缓解拥堵的出行方式来提倡。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英国政府和自行车骑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自行车文化活动,使国人对骑行文化进行认识上的革新,除了“每日骑车”“骑自行车周”“骑车家庭”“骑车去上班”“骑车去上学”等活动外,他们还举办了以自行车为主题的电影节、摄影比赛、自行车慈善捐款活动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每一位骑行者通过骑行活动对骑行理念、行为、习惯和规范有了新的认识,使民众在精神层面上意识到“放弃自行车就等于放弃健康和环保的生活方式”,并身体力行实践着自行车出行。

2007年,瑞典政府制定了今后20年大力发展自行车的行动计划。该计划规定相关政府部门在今后的20年,每年都要增加5亿瑞典克朗的投入用于实施自行车交通的措施等。

除了制定复兴自行车的相关扶植政策,许多国家的政府还不断加强自行车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丹麦政府为了鼓励更多的人绿色出行而建造了超过一万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其中总长达4233公里的“国家级线路”贯穿了全国的东南西北。丹麦民众可以携带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火车、地铁、轮船和飞机等公共交通,为自行车转换公共交通提供了保障。

作为国际自行车联盟指定的世界首个“自行车之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推动骑行文化方面不遗余力。在哥本哈根街头,从高级政府官员到公司白领,骑自行车出行非常普遍。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骑车的人们形成一道亮丽的流动景观。在两个轮子之上了解这个城市,也成为这个城市观光旅游的一个特色。目前,自行车已经成为哥本哈根的一种城市文化和象征。

荷兰除了有壮观的风车,还拥有世界上最密集的自行车交通网。荷兰自行车研究专业协会的数据表明,在过去的40年里,政府每年在自行车交通设施上的投资在5亿欧元左右。

同时,欧洲的一些民间骑行组织也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宣传活动,加强了民众对理性出行选择交通工具概念的革新和对自行车骑行文化理念的理解。

正是由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自行车的骑行文化理念在欧洲被成功地传播并为人们所接受,多数的欧洲人认为自行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在锻炼、休闲、娱乐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同样担任了重要角色。在法、德、比利时、瑞典等国,民众纷纷以骑自行车“一日游”的时髦体育旅游消遣活动。

美国人对于骑行也非常重视。几年前美国参议院就通过法案,用税收优惠鼓励雇主给骑车上班的雇员每月40美元~100美元的补贴。由于政府的鼓励,骑自行车上班逐渐成为美国人一种健康的生活时尚。不仅作为通勤工具,美国人还把自行车和健身、休闲结合起来,把自行车体育文化转化为大众的骑行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自行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所展现的真正魅力在于韧性培养、团队协作和挑战精神。

2017年9月,随着共享单车摩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登陆,金发碧眼的美国民众对于街头的共享单车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他们纷纷骑着单车穿行在街头巷尾,享受着骑行带来的快乐。

自行车回归百姓生活

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自行车,不过当时数量极少。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自行车产量的增加与普及,自行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对于生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自行车代表的是一段美好回忆,有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后来,随着摩托车、汽车、城市公交的发展,自行车渐渐淡出马路,传统自行车产业一度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

近几年来,环保、低碳风尚兴起,自行车又出现在我们生活中,“自行车热”重新升温。自行车再度成为人们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

在这种转变中,自行车厂商对自行车做了诸多改进,自行车的类型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它由过去的功能单一、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逐步向多功能、高科技、高附加值发展。集健身、时尚、个性化等于一体的自行车,如山地车、折叠车等成为人们的新宠。一些采用碳纤维航空材料的高档单车,虽然价格高达数万元乃至十几万元,但仍吸引了单车发烧友们的目光。

除了自行车本身性能优化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低碳环保的理念也在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时至今日,自行车早已不只是代步工具,而是成为人们周末运动休闲、强身健体、亲朋好友外出交流的一种方式。

头戴骑行头盔,身着骑行服,七八个人组成的车队在马路上飞驰而过,所到之处总能吸引不少路人羡慕的眼光。而到了节假日,不少车友往往会相约在一起组队外出骑行,他们或冲山越野,或短途骑行,更有两天以上的长途骑行。而那些发生在环青海湖、312国道、新藏线上的骑行故事,总是让人们心驰神往。

享受骑行,在骑行者眼中,比单纯的健身更有趣。骑行爱好者李先生就表示,为了健康,人们可以请私人教练,在健身房练瑜伽、玩器械,但比起只能在三五百平方米的房子里,一样是花钱,买个自行车,周末和家人朋友们一起外出骑行,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欣赏景色。

倡导绿色出行,弘扬低碳环保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和赞许。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对此表示:“骑行文化在发达国家较为深入人心,已经超越运动和健身目的,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马中超介绍说,“对以牺牲了太多环境和公共利益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的反思,让发展绿色经济成为世界新潮流。”

同时,在物质生活丰富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也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如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等。而作为绿色经济和绿色消费的代表,自行车恰好满足了人们对环境和健康的需求。

“自行车运动已成为风尚,骑行的魅力正在感染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形成了当代生活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中国低碳网首席执行官彭尚勇如是说。人们在骑行中,真切感受到了与大自然亲近的和谐之美、健康快乐之美、潇洒飘逸之美。

以往,自行车被人们当作一个代步的交通工具,如今它早已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一种生活态度。而这种生活方式,带给人们的不只是运动后的愉悦感,更是人们对于低碳环保生活的一种诉求和表达。

猜你喜欢

运动
一二·九运动爆发于何时?
“什么都不买”运动
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别把运动弄奢侈了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