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办学功利化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2018-11-18张道响

记者观察 2018年15期
关键词:功利化民办高校办学

文 / 张道响

因大部分的民办高校以学费为主要收入来源,所以他们倡导市场理念,追求市场目标,个别民办高校甚至存在有偿招生和恶性竞争的现象;教职员工队伍不稳定;管理不到位,应对突发情况不完善;缺乏内涵建设,办学缺乏诚信,导致民办教育形象受损等问题的出现,对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一、部分民办高校办学存在功利化表现

(一)教育目标的功利化

部分民办高校相对注重教育的实用价值,把学生职业技艺能的培训作为教育工作首要目标,把民办教育当作“就业升学”的手段,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价值即对人的价值的提升却被忽视,导致民办高校培养目标的片面性。

(二)教学过程的功利化

由于民办高校其生存和发展直接受市场影响,因此,如何吸引学生和留住学生已成为民办高校考虑的首要问题。为此,部分民办高校在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功利性的问题,并根据市场需求建立了一些社会急需、高回报的热门专业。技能培训成为这些学校关注的焦点,而人文教育相对欠缺,对学术探索方面也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

(三)学校发展的功利化

由民办高校面临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在竞争中求生存,一些民办高校引入了“扩展”发展战略,片面追求办学规模和规模效益,稀释了原本不足的教育资源,学校发展的功利化导致教育发展被动。

二、部分民办高校办学功利化的消极影响

(一)影响了毕业生综合素质

专业课程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这种课程理念虽让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帮助学生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快速就业。简单的“技术”教育只注重实践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及人格的培养,可能会导致学生成为无法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自身能力的个体。

(二)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些民办高校注重受教育者获得谋取生存手段的培养,如果一味只教人去追逐、适应、改造外部世界,教人“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忽视受教育者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这一教育本质,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忽视人的精神和价值的实现,有可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这种教育从本质上只能说是技艺教育,而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育人,而不是单纯只是培养他们的技能。

(三)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发展

部分民办高校理念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更多的利润”,把学校教育功利化、短期时效化,用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思维考察学校,不区分具体的实际情况一律要求“短、平、快”,忽视了教育本身规律,片面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这种短视的功利市场行为,虽能使学校获得一时之利,却也会使学校丧失其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民办高校办学功利化纠正办法

(一)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引领办学活动

当前,部分民办高校相对重视教育的实用价值,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和人格方面的正确引导作用,这些民办高校要想消除办学的功利主义倾向,首先就必须从更新教育观念、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做出改变。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是确保民办高校教育不被现实的功利追求所影响,是民办高校和走向完善的重要基础。

(二)正确把握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关系

市场规律的出发点是效率,教育规律的出发点是育人,教育要按照教育规律,确保办学活动的公益性的同时也要按市场机制分配资源,保证民办高校的经济效益,这种办学活动的两难选择决定了民办高校的发展方向和命运。如果学校活动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其发展将会遇到很大困难;相反,如果盲目追求市场功利主义,根据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标准改善资源配置,必然会偏离民办高校发展方向。

四、结语

民办高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消除办学功利性的影响。没有这种坚定理念的支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将失去其基本的思想基础。

猜你喜欢

功利化民办高校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追求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功利化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