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

2018-11-18骆文斌

记者观察 2018年1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中学小学生

文 / 骆文斌

为了达到小学生向初中生的良好过渡,保证体育教学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就必须加大对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工作的重视,这也是中学体育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通过笔者的深入了解发现,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工作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中学体育教学成效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在此背景下,加大对体育教学衔接工作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现状分析

当下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现状主要呈现了两极化现象,即过于注重衔接和缺乏衔接两种。具体来讲,许多体育教师对教学衔接认识较为深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忽略了学生在不同时期下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因此,教学活动差异化教学策略运用较少,使得重复教育的现象时有发生。而针对另一种现象来说,部分教师对教学衔接缺乏一定的认识,将中小学体育教学分别作为了两个独立的教学体系,学生在此种环境下接受到的体育知识也将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策略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环节的衔接

第一,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具体来讲,小学阶段的体育学习内容与中学体育内容存在着较大差异,这是由学生所处时期的生理特征决定的。在针对小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时,通常是进行一些较为基础的活动锻炼,而中学体育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技能训练,如跑步、投掷项目等。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对小学和初中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好小学到中学之间的过渡关系,并应用到教学内容当中,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并不是指要对小学生实施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而是要有组织、有方向地围绕教学衔接开展相关交流会,探索出适合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教学方式,从而在统一的理念和思想指导下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完成体育教学的平稳过渡。第三,做好教学评价的衔接。以教学评价方式为立足点来讲,过程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是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所以想要更好地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中学体育教学评价方式也应该充分遵循中学生仍具有的小学生心理特点,将激励的评价方式应用到中学体育教学评价当中。第四,做好师生之间的衔接。师生之间的衔接主要是指利用沟通交流等方式,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以师生为主体的情感共同体的形成。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帮助体育教师更好地了解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有助于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开展。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衔接

首先,要衔接好中小学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把握住小学生向中学生过渡的关键阶段,在了解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征后,以此为基础制定差异化的教学,使学生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动机,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其次,衔接好中小学体育学习习惯。小学阶段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其中学的体育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把握好小学向中学的关键过渡期,加大对其学习习惯的培养力度,使学生的体育习惯完成内化的转变。再次,实现中小学体育学习能力的衔接。中学阶段学生与小学学生相比,无论是从自身身体特征方面还是感知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体育教师针对处于过渡期的学生可以着重培养其运动能力和感知能力。最后,衔接好体育学习方法。体育教师可以在小学高年级体育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课后复习等不同维度给予重点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其进行灵活运用,这样学生在进入中学后,就可以利用自身的学习方法解决中学阶段遇到的各类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探索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是整个教学衔接活动的基础,而学习过程的衔接则是整个过程的核心所在。在此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当下体育教学衔接的现状,合理把握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力度,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衔接策略,保证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平稳过渡。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中学小学生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我是小学生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