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早教专业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8-11-18张莹莹
文 / 张莹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早教专业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开设此专业比较广泛。但高职早教专业还处于发展探索阶段,一些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严重与社会需求脱轨,为此,对高职早教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早教专业课程建设的方向
(一)吸取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侧重于早教专业理论知识的建设,不注重实践,是明显脱离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教育”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得比较早,在日本,实践课程是专业教育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日本教育大学协会曾提出“教育实践体验”,来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法国出台的《教育方向指导法》中明确指出大学院为期两年的学制,主要课程都是围绕着实践教学来进行的,这是学生的必修课。在我国实践课程起步较晚,特别对于早教专业,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入其中。
(二)强化理论教育的同时开展实践性教学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扩大就业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我国《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知识和行动为一体,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和教育实践培养。在早教专业的教育过程中,要边理论边实践,做到教、做、学统一结合,力求与本专业的职业规划相适宜,学以致用,学有所长。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
早教专业主要是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特别是一些早教机构,因此,要了解早教机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就业岗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高职教育部门要根据社会需求来进行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编写以及实践教学的方案制定等。
二、早教专业课程内容的建设
(一)确定教育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早教专业的教育目标是顺应早教市场的发展而确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就业能力。早教专业确定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注重对学生岗位需求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是为了精准对接,达到供需一致的标准,因此,在确立培养目标时,一定要将市场需求放在第一位,先去调查市场行情,对早教专业的岗位进行分析,了解岗位对所需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教育部门再根据岗位要求和岗位设置进行课程方面的安排。例如早教机构招聘的亲子顾问岗位,不仅需要毕业生掌握0-3岁婴幼儿的科学保健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销售能力,来推广早教课程和相应的产品,因此,高职早教专业要根据岗位的需求来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早期教育本身就具备创新创业的条件,目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适合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专业学校要予以重视,将此培养目标列入到培养计划中来,设置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模拟训练课程等。
(二)调整课程结构,注重学生职业素养
课程结构是课程设置的关键,在设置课程时要增加核心课程的设置比重,比如《亲子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是早教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此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完成对0-3岁婴幼儿设计科学的亲子活动并组织其完成的能力,该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因此,学校要注重核心专业课程的设置,加重学分和学时,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
(三)丰富实践形式,注重学生实践指导
早教专业的实践学习是实现理论和实践无缝接轨的有效方式,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上主要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是丰富学生的见习形式。见习包括仿真教学、课堂模拟以及工作见习等方式,由于在校期间实践教学形式较少,学校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早教活动一般需要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加,所以大多早教机构的课程都排在周末,这也正好为学生的见习课程提供了便利。二是编写见习报告。见习报告是学生对见习课程的的记录和总结,通过编写见习报告,可以知道自己欠缺的地方和学到了哪些实践经验,做到有的放矢。
三、结语
总之,社会需求是专业设置的基础,高职早教专业要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不断地增强专业自身的知识素养和职业内涵,以凸显早教专业的特殊性及广泛性,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更高综合素质的早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