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机器人校本课程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18-11-17张晶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创新思维中学生

张晶

摘 要:时代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使得我们和科学的关系日渐密切。机器人也由最初的想象到现在一步一步走近我们的生活,走进校园。校本课程是中小学新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校本课程可以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更宽广的空间,提高课堂的效率,并且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辟一条道路。机器人教学集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欢。构建简易机器人校本课程这个宏观目标为教学宗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我们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机器人;校本课程;中学生;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36

技术素养和科学知识是当今时代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建立对人们这种素养的形成有着独特的优势,它不但能解决器材的问题,还能节约成本,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最大化,还能解决师资薄弱的问题。健全的机器人校本课程有助于中学生勤于动脑、积极合作、动手实践和探究学习,更能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 建设机器人校本教程的宏观目标

校本教程是学校自己确定的,以学校为本位,为了解决学校与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的一个课程,是通过教师共同探索开发,适合本校自身发展的独立课程。机器人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开发机器人校本课程能有效地实现机器人教育的应有价值,且能使每个中学生都能在“玩”机器人的这一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 机器人校本课程的设计

简易的机器人课程是中学理论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结合的载体。随着接下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简易机器人教育将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中小学开设机器人课程也会成为必然。机器人课程融合了电子传感、机械制造、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很多种先进技术,备受青少年学生的喜欢。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机器人知识,根据指定的任务需求,通过小组合作,组装机器人,设定编写调试程序,打破了中学生对机器人的神秘感,培养了学生科学有序的学习能力,开发了中学生自主積极学习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目前,适合开设机器人校本课程的资源都相对匮乏,要更好地研究机器人教学,保证机器人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如聘请工程师到校对学生进行指导,再由部分学生分享给更多的学生,借鉴他们思路,吸收更为先进的科学理念,积极地参加各种比赛,和他校师生进行交流,开发适合本校的机器人校本课程。

二、实践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

(一) 在培养合作中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新的教育理念,是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在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之间的交流,在良好的氛围中合作完成实践学习任务,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鼓励中学生大胆质疑,细心求证。

(二) 培养中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

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平台,使学生成为实践学习的主人,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出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有问必回,而是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并适时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 教学中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一) 教学方法的实施建议

教学过程中,以学得技能和情感培养为目标,以多种项目、活动等形式进行开展。简易机器人校本课程中,可以通过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项目交给中学生的合作小组自己解决处理,实现一个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合作、自主思考、探索创新的新课堂。好奇心是一个孩子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机器人作为一种具有基本职能的高等“玩具”,可以很容易的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学习的自主性。课堂上寓教于乐,可以让中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 机器人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

新课程开设的宏观目标,即校本课程学习材料的编写的宏观目标,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动手操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还要在学生的需求上,选择一些简单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技能,明确学科知识和目标的定位,保证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平衡,同时还要注重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养成。因此,较为传统的知识性教学已经不能适用于当前的信息化社会,应该更注重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时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机器人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小组合作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等,应该满足以下要求:要有适当的难度,要教学相结合,要培养和训练中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 对学生的评价

灵活的机器人校本课程将学生带入了一个相对开放的学习空间,随之而来的就是学习状况跟踪和学习效果的反馈。对学生的评价则建议结合中学生多方面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比如过程性评价的方法,记录下中学生的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对中学生活动中的表现、学习的态度、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结果制定评价量规,再从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等不同角度对中学生本身进行客观、全面的综合测评,以此督促中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已定的学习目标,提高中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把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就能把课本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构建中学机器人校本课程势在必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这也关乎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机器人进行教学活动,把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让中学生尽可能的具有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学会创造,共同参与,协力建设,实现机器人教学培养中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秦换鱼.关于构建简易机器人校本课程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

[2] 张迪.浅谈虚拟机器人的校本课程开发[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Z2).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创新思维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