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17刘健云
摘 要:情境教学法即利用与教学内容相似的实际场景进行教学的方法,是现今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这一教学方法能够实际的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于知识的印象。本文主要通过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来实际的凸显情境教学法的价值以及实用性。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够直接影响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方向,拓宽小学生的兴趣层面、兴趣范围。现今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处于滞留阶段,无法取得有效的突破,主要原因就是使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使用的教学理念较为传统。学生对于固定化的教学方式容易疲倦,教师的教学压力逐步增加,进而形成一个较为恶性的循环。打破这一循环需要采取新型的教学方法,即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采取知识具体化、场景化、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以及课堂互动化的教学方式。下面就这一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分析。
一、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探析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体现为,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动态的事物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实质性的达到提高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的效果。小学生的兴趣以及关注点的时时变化,能够保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于情境模式的印象教学深刻,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情境教学法对于小学生的参与度要求较高,能够实际的拓展小学生的表演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提升小学生的能动性,使小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强化,从而实现多方面培养小学生能力的目的,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较为有利。就近而言,能够间接的促进小学生其他科目的进步,促进小学生成绩的稳步发展。
二、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指导
(一)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动态音频播放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动态音频播放应用具体操作方式就是,教师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搜集相关的视频音频,让学生结合性的学习,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层面。
以小学语文人教版中的《女娲补天》课文为例加以阐述,教师分析女娲补天这一课文所讲述的故事架构,深入理解这一课文的核心思想,所传达的涵义,分三阶段进行动态音频播放教学。第一阶段就是搜寻女娲补天的视频,建议教师选择正统的,编改较为合理的视频,最佳类型为动画。第二阶段就是教师让学生自我探索分析:女娲这么做的原因,女娲的精神,以及值得我們学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选取多段视频音频,让学生比对找出与女娲补天内涵相似的视频,加深学生对于女娲行为的理解,以及加深学生对于这一行为的认知,将这一行为生活化,对于端正学生的性格人格都有相应的促进作用。第三阶段就是让学生自我搜集相关的视频,进行结合性的讲解。该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保持积极性,保证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增加两者亲密程度,为后续的语文教学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二——学生表演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表演应用,就是教师安排学生按照课文内容或者课文相关内容进行话剧式的表演。以《将相和》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安排一组学生自我分配角色,自我排练,其他学生能够给予蔺相如或者廉颇,甚至门童自我的建议,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排练。在将相和这一课文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表演,教师根据学生理解所表演的内容进行分析,对于表演教师需给予肯定,对于不符合蔺相如的人设情况,教师可以鼓励说是充满创造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分,并且分析出自己评这一分数的原因,让学生不仅在表演中能够深入的接触这一人物,还能够在欣赏表演中,思考认知。在学生表演这一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注意的要点是表演人员的轮换以及教师不能够干预学生的表演形式,对于新的表演形式进行肯定以及鼓励,保证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同时在评论学生的表演成果时,教师注意自身措辞的恰当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参与度持续上升,学生的思维不被束缚,学生的发展空间才能更为广阔。
三、 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具雏形,所展示的效果良好,对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有相对的促进作用,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讲求方法以及基于事实,这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万全.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8):951.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7.08.794.
[2]郭力敏.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4):100.DOI:10.3969/j.issn.1004-8502.2016.04.099.
作者简介:
刘健云,河北省黄骅市,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大马口中心校。